迪尔化工董事长孙立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交所上市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作为发展的新起点,公司未来将加大自身产品开发力度,拓宽国内外市场,沿着硝酸、硝酸盐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向下游延伸。上市以后,公司将以供应优质的熔盐储能新材料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与影响力,提升公司行业领先地位。
● 本报记者 董添
深耕硝酸、硝酸盐主业
“最近几年,迪尔化工整体发展步伐加快,经营业绩稳健增长,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超过8亿元(未经审计)。公司将在此基础上,合理借力资本市场,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力争实现持续、蓬勃发展。”孙立辉对记者表示。
据孙立辉介绍,公司深耕硝酸、硝酸盐领域。其中,硝酸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公司从事其研发、生产及销售已超过20年,目前已成为国内主要的硝酸生产商。公司秉承以高品质驱动高质量发展,凭借自主掌握的工艺技术以及长期的生产管理经验积累,生产的浓硝酸产品质量稳定,高于国家标准;稀硝酸产品浓度覆盖范围广、产品纯度高,可满足稀土、电子、试剂等高端行业需求。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硝酸行业供需格局不断优化,其中以苯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行业为主的浓硝酸需求市场已整体趋稳;同时,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推进、新兴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光热储能规模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新型环保肥料、新兴工业、光热储能等市场需求将带动稀硝酸的消费,公司硝酸业务在稳健发展的同时亦具备长期增长潜力。”孙立辉表示。
公司依托装置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布局硝酸盐等业务也有近十年。随着公司业务布局的扩大与竞争实力的提升,硝酸镁产品已获得欧盟REACH认证,硝酸钾产品纯度高,可满足熔盐储能、光学玻璃制造等高端应用需求。基于优良产品质量以及长期积累的良好供应口碑,公司逐步构建了成熟的供销网络,与上下游优质客户、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已逐步成为“硝酸-硝酸钾、硝酸镁-硝基水溶肥”“合成氨-硝酸-硝基苯-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核心企业。
打造一体化生产体系
公司以硝酸产品为核心一体化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建成一批关联性强、环保性好、集约化高、资源节约型的化工项目,形成了硝酸及下游产品硝酸钾、硝酸镁、硝基水溶肥产业链条。公司现有年产13.5万吨硝酸装置一套,另一套年产13.5万吨硝酸生产装置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后公司硝酸产能合计达27万吨。其中,稀硝酸产品具备可以就地转化为浓硝酸和硝酸盐产品的灵活性,公司可根据市场行情调整浓硝酸、稀硝酸的生产及销售量,并确定下游硝酸盐产品生产计划,从而保障高利润产品满负荷、中间利润产品保客户、亏损产品限产或停产,提升经营抗风险能力,具备较强的产业基础和竞争实力。
据孙立辉介绍,目前,公司研发创新主要围绕主产品的新品类拓展、针对生产工艺的提质、降本增效及精细化展开,自主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其中,提升质量方面,公司浓硝酸品质高,精制酸可满足稀土等行业客户的高端需求、精制硝酸镁可作为水处理剂的原材料、高纯硝酸钾可满足熔盐需求;降本增效方面,公司拥有酸性水综合利用、循环水系统优化和气流烘干技术,单项技术每年为公司节约的实际成本都超过百万元。
公司进入行业二十余年,拥有硝酸、硝酸盐系列产品生产经营许可资质,具备较大规模的生产储存能力。公司核心团队成员稳定,许多员工都是自公司成立起便在公司参与生产经营,具备成熟的生产及管理经验。孙立辉表示,公司上市后,未来将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对核心人才进行激励,进一步激发创新潜能。
熔盐储能技术前景广阔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建立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风电互补调节的风光热综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已是我国“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熔盐储能技术作为能够解决弃风弃电问题的关键,将受到光热发电发展提速的有力带动。
根据迪尔化工招股书,本次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拟主要用于年产20万吨熔盐储能项目(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3.27亿元;新建年产10万吨两钠生产装置、年产20万吨熔盐复合装置。借本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契机,公司通过募投项目建设进一步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形成“硝酸-高纯硝酸盐-熔盐”一体化格局。
对于布局熔盐业务,孙立辉表示,在我国新能源产业逐步向高质量跃升发展的背景下,可应用于光热发电、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零碳园区”清洁供热供气等场景下的熔盐储能技术前景广阔,公司尤其看好熔盐级硝酸盐的产品市场。因此,公司紧随行业机遇抢先布局。
目前,公司硝酸钾生产已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准,通过自主研发,公司完成了熔盐级硝酸钾产品的生产技术突破,并实现熔盐级硝酸钾的量产与销售,是国内现阶段少数无需二次加工提纯可直接生产熔盐级硝酸钾的企业之一。2022年,公司熔盐级硝酸盐销售订单量超过3000吨,基于先进工艺路线、一体化布局以及先发进入市场的客户资源积累,公司以供应优质的熔盐储能新材料为目标拓展业务布局,亦具备良好基础。“未来公司将在专注经营,巩固主业的同时,把握市场机遇,争取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与影响力,提升公司行业领先地位。”孙立辉表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