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总结形成,在我们党成功驾驭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凝练而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全面贯彻的基本方略。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党全国上下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新发展理念革故鼎新、破旧立新、焕然一新,是对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科学回答。新发展理念传承党的发展理论,系统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这些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全党全国上下思想观念革故鼎新,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加快形成;体制机制破旧立新,发展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
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内在联系,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新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具体的实践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既有各自内涵,又相互联系、互为支撑,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一体领会、一体贯彻,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
新发展理念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指导原则。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机遇和挑战之大前所未有。只有充分发挥新发展理念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指挥棒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有清晰的路线图,我们才能有效破解一系列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在新征程中育先机、开新局。
新发展理念能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是检验领导干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新发展理念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更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只有站在政治的高度,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对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切实把新发展理念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切实提高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不断把先进的发展理念转化为重庆的发展实践、工作实效。结合重庆实际,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崇尚创新,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在今年年初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强调要“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挖掘内需潜力,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关键在强化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部署要求,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等为引领,强化“双一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着力营造“近悦远来”创新环境,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关键在解决“卡脖子”难题。要深化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升级方向,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协同发展,着力解决集成电路、汽车电子、传感器、创新药品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等“卡脖子”问题,加快建设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挖掘内需潜力,关键在协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要增强消费恢复发展后劲,扩大绿色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扩大“两新一重”、公共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技改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互促共进的良好态势。
注重协调,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强调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协调发展任务繁重,优化经济布局,必须处理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 区域之间,重点是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要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抓手,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深入推进川渝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作协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保联建联治,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要以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为牵引,推动中心城区强核提能级、主城新区扩容提品质,落实区县对口协同发展机制,促进重庆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一区两群”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
城乡之间,重点是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个基本面。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持续推进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铁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和“850+”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计划,着力构建“米”字型高铁网和“市内航空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世界级机场群;深入推进以“两江四岸”为主轴的城市更新,持续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
倡导绿色,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强调“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蕴含着“降碳”“减污”“增绿”三个方面的要求,目的就是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要聚焦“降碳”,抓紧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培育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要聚焦“减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要聚焦“增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厚植开放,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重庆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要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提升开放通道效率,强化通道、口岸的功能整合与统筹运营,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要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两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各类平台提档升级、协同发力。要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扎实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要提升营商环境水平,着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加快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优化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政务环境、政商环境、城市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到重庆“行千里·致广大”。
推进共享,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目标;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专题研究共同富裕问题,作出了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等重要部署,为我们推进共同富裕明确了方向路径。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要统筹效率和公平,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加大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调节力度,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要统筹需要和可能,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求。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社会治理等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 唐良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