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外药企交易数量明显增加。“并购拆分是制药行业的主旋律,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医药医疗行业合伙人蔡景愚认为,并购拆分将实现人、产品、资本等资源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帮助企业完成业务转型的重要“引擎”。
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医药医疗行业合伙人蔡景愚
药企并购拆分项目的三大驱动因素 从事医药医疗行业咨询多年,蔡景愚结合普华永道的服务案例分析认为,近期的交易有三大驱动因素:
一,生命科学和制药技术大发展。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各类新药和新的治疗技术涌现。孕育新技术的初创公司和具备强大临床研究及商业化能力的行业巨头之间会出现相互融合的需求,加快“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新药研发进程。
二,快速而重大的监管环境变化。以“三医联动”为特征的新医改,努力提升仿制药质量,从而引导过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降价,以便腾出更多资源支持创新药。对企业而言,进入带量采购的产品资产价值下降,剥离这类资产会提升投资回报。然而即使是创新药,仍然需要适应竞争加剧、医保“灵魂砍价”、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新常态。“如果新药所处治疗领域不再是药企优先关注的赛道,企业仍有可能通过交易为这些新药找个更适合的运营方”。
三,全球资本市场波动。过去几年生物医药行业欣欣向荣,倍受资本市场青睐。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受监管政策变化、国际关系影响、及美联储“收水”影响,高估值行业目前正处于“挤泡沫”阶段。行业下行初期,卖方明显活跃,而买方则相对谨慎;在市场底部区域,买方“抄底”意愿回升,将迎来新一轮并购浪潮。
并购趋势延续,为企业转型提供机遇 蔡景愚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医药行业并购交易将呈现三大趋势:
1.带量采购从化学口服药扩容到药品全品类和部分医疗器械,卖方剥离成熟产品的倾向更加明显。买方在延续成熟产品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将更多考虑如何打造购入资产在生产、质控、营销、全球商业网络方面的平台效应。“将创新药与平台型公司相结合,就好比给航母更新新的舰载机,可能为买方带来更大的价值,比如加速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进程。”
2.中国大型制药公司延续“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为了助推技术创新和新业务发展,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可能在不失去主导权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本,增加员工持股计划。买方不仅要评估在研管线本身的“成色”,也需要帮助大型药企提升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双赢。
3.生物科技企业估值受到双重压力:一方面是政策和市场竞争影响,另一方面是美元回流。这可能给大型制药企业的股权收购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直面医药行业并购交易三大痛点,实现“从战略到落地“ 潮水起伏,冷暖自知。
“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都要把交易并购项目看成一次难得的转型机会。”结合普华永道众多案例和相关经验,蔡景愚认为,当前药企并购拆分项目存在三大痛点:
一是在理解快速变化的监管环境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交易结构和未来业务模式。中国的“三医联动”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了解海外国家的政治、经济、药政和市场环境,国内外法律法规体系非常庞杂,企业管理层难免“百密而一疏”。因此,组建一支懂行业、知法规的交易项目管理团队至关重要。
二是正确理解交易价值,并制定可实施落地的交易价值实现方案。“交易价值不等于交易价格,好比购买学区房的真正价值是孩子上学、家人居住和长期投资”。正确认识交易价值,需要回归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实现路径。蔡景愚提出“一体两翼”模型来描述药企战略主题,以“产品组合”为核心,“商业模式”和“运营能力”协同助力企业发展。买方在交易中不仅获得产品组合,也要思考如何在交易后以更低运营成本、更高执行效率,向客户提供医疗产品及增值服务。
三是企业可能缺少管理交易并购项目的成熟经验、方法、团队。并购交易虽是行业主旋律,但对每一家企业的管理者而言仍属低频业务。加上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项目以外的日常工作繁忙,管理者希望借助有经验的专业服务机构预判未来可能遇到的“坑”,规划和执行“避坑”方案。
“普华永道除了有丰富的并购交易项目管理经验,还有专注于医药行业的咨询团队,以及运营和供应链、组织和人力资源、财务与合规、数据和信息系统专业咨询顾问,为客户提供从战略到落地的‘一站式’的服务。”
药品降价,药企何去何从? 对于企业家而言,创新商业回报如何实现?“这是行业发展面临的一大症结。”蔡景愚指出,欧美发达国家为了鼓励创新,奉行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逻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太可能完全参照欧美体系,产业创新和保证国民获得相对公平的医疗环境的矛盾可能长期存在。新药国谈降价,没有好的商业回报,如何激励科学家和企业投入下一轮创新,将影响并购交易的核心逻辑,甚至是中国医药产业未来的走向。
辩证地思考,“新药就要享受高价格”这一观点也值得商榷。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在任何一个治疗领域,一款新药都很难成为医生和患者独一无二的选择。“黑猫白猫,逮着耗子就是好猫。医生和患者更注重疗效和不良反应,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蔡景愚认为,CDE去年7月在肿瘤新药研发领域重申临床价值的意义,再次向业界传递了政府对创新的态度。
未来,制药企业创新该何去何从?蔡景愚认为应该始终坚持三点不动摇,即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综合考虑多个利益相关方(政策制定者、支付方、医院管理层、医生、患者)的利益,坚持商业模式特别是推广模式和支付模式的创新。
近期,普华永道邀请100位普华永道转型力专家,全新打造了“转型力共创会”频道,于《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平台上线,开启了38场大型网络直播活动,深入探索企业转型。
“这是我们咨询公司面对新时代、新形势的一次尝试,也是我们对传统咨询运营模式的一次反思。”蔡景愚说,“如今的咨询行业和上世纪截然不同。环境变化快,客户水平高,客户的业务和组织越来越复杂。我们希望‘开门办咨询’,通过“共创”贴近客户、贴近产业中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参与行业重塑的过程,促进制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