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22年重点工作中指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定梅在履职期间多次就健康中国建设进行调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建议。
魏定梅认为,目前,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仍以诊疗为主,提供护理、康复、心理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较少。截至2020年,我国医院共计35394个,而提供康复、护理疗养等服务的机构仅有3000余家,满足居民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的能力严重不足。此外,健康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不高,中医“治未病”运行机制及管理机制不成熟。大多数试点医院并没有实行配套的管理措施和规范,管理体系不完善。
魏定梅从建立机制和完善管理体系提出相关建议。她建议在市、县两级建立健康教育中心,独立承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工作职能,确保工作网络健全,工作责任压紧压实。同时,推动健康管理服务多元化发展。在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供给同时,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建设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等社会办机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多元互补、上下联动、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健康服务体系。
在建立健全健康管理体系方面,魏定梅认为,建立和完善健康管理机制,探索购买社会化服务,为群众提供健康信息采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健康干预等服务。加速培养健康管理师,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水平。医保部门将健康咨询管理纳入医保报销,以预防保障群众少生病、不生病,切实减小群众因健康素养不高,生病后报销费用对医保基金形成的压力,促进医保基金良性发展。
魏定梅建议,针对中医“治未病”机制欠缺问题,建立完善的中医“治未病”运行机制。加大对中医“治未病”的教育宣传,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明确中医“治未病”收费目录,提高群众接受度。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