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地道道的重庆人,我热爱重庆的山城小路、绿水楼崖,更热爱重庆的红色精神和巴渝文化。”生在重庆,长在重庆,一生的事业也扎根在重庆;出道工业,精于管理,却为重庆文旅产业发展竭尽所能。刘旗,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重庆文旅的大推销员
每次提到重庆的文旅,刘旗都意兴盎然,他说,重庆将持续打造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三大旅游品牌,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文旅+”战略,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业态,以大文旅增强城市发展能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统筹保护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脉,让重庆山水颜值更高、人文气质更佳。
作为热门旅游城市,近年来重庆文旅产业迅速发展。每逢假期,络绎不绝的游客聚在山城,吃美食、看美景,感受重庆“行千里,致广大”的魅力。刘旗说,重庆在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 开放保障力度,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服务和为游客服务,持续增强“最宠游客的城市”品牌效应,切实增强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他说,“要将重庆打造成最幸福的旅游目的地,所以不论本地群众还是外地游客,只要你来到重庆,就能领略山水之城所独有的幸福感!”逢人便说重庆好,刘旗俨然是重庆文旅的大推销员。
刘旗介绍,重庆文旅委根据当地特点编制了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为引领,按照主客共享城市资源和公共服务,共享文化旅游发展红利,在为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让游客分享和融入当地生活。同时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配合国家层面出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加快川渝文旅的共融共生、共同发展。”
文化旅游是一个城市的内涵,也是外延。近年来,重庆文旅事业呈现良好复苏态势,2021年,重庆成为全国最受欢迎旅游城市之一。“未来文旅产业发力的方向在哪里?”是刘旗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因此,面对媒体和大众对重庆文旅的赞誉,刘旗总是认真的说,“我们的工作存在很多不完美,一是重庆文化企业、园区数量和规模均不够大,旅游拳头产品 还不够多。二是文化旅游产业招商、人才、科技、用地、金融、版权、外贸、数据等方面的服务机制和平台建设与最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三是在利用科技力量赋 能、改造、转型传统产业和抢抓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重大机遇布局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提案彰显文旅本色
作为一位已然全情投入到文旅事业上的文旅人,今年两会,刘旗带来的提案依然是以文旅产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从宏观方面关注文旅产业政策,也从微观方面关心文旅业态发展。
《关于中国和埃及联合申报世界水文遗产的提案》中,刘旗提出,中国和埃及同为人类历史上的文明古国,境内均存在孕育人类历史文明的大江大河,是世界上目前仍保存有水位观测实物遗存的水文遗产国家(仅有中国白鹤梁题刻和埃及尼罗尺石刻)。刘旗在提案中建议,两国通过联合申报世界遗产,有助于促进中埃双边关系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和埃及文化交相辉映,有利于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
《关于将重庆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提案》中,提出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多项国家重大战略的汇聚之地,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因此,提案建议将重庆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有利于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
《关于促进“剧本杀”新业态发展的提案》是关于一个新兴行业的具体发展的提案,刘旗提出,近年来,带有角色扮演属性以及注重推理玩法的“剧本杀”引起广大群众的兴趣,特别是成为当下年轻人社交娱乐的新体验模式。数据显示,在国内消费者偏好的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沉浸式剧本娱乐用户占比达到36.1%,仅次于电影和运动健身,成为当下主流休闲娱乐方式。随着“剧本杀”行业的快速增长,不断更新迭代与其他产业融合“破圈”,形成极具潜力的“沉浸式经济”。但在发展过程中,该行业存在着“内容无审批”“版权无保护”“行业无监管”等问题,本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避免进入“不管则乱,一管就死”的怪圈,特提出建议:开展内容审核与版权保护;培育“沉浸式”文旅服务平台;推进技术和艺术高度融合。
采访结束后,刘旗又开启了推销模式,他说,重庆拥有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享誉世界的三峡文化、可歌可泣的抗战文化、彪炳史册的革命文化、独具特色的统战文化、感天动地的移民文化,是一座文化厚重、情怀悠古的城市,“欢迎大家来重庆,我们力争让每一位来重庆的游客都感到幸福,将游客一宠到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