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智能制造》杂志联合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共同打造的《你好,精耕者》接力对话视频节目正式上线。面向深度参与制造业信息化和数智化建设的精耕者,我们通过接力问答的形式,为您展现当前中国制造业“智改数转”过程中的问题与路径。
对话议题涵盖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整体发展趋势,涉及新型工业化理解、制造业信息化和数字化挑战、工厂可持续建设、数据治理、智能集成管理、核心技术创新攻关等话题,以下是完整对话内容实录: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周宝东
Q:新型工业化提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要求,这给制造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
A: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以绿色能源作为战略支撑,通过持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加快推进三个转变,也就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由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如果再简单地总结,就是通过“两化”促“三转”,而两化中的产业基础高级化,它的核心就是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而产业链的现代化,它的核心是产业的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张鹏
Q:新华三自身也是一家制造企业,面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华三有哪些思考?
A:数字化如何和实体经济相结合,这也是新华三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制造业里面,我们想躬身入局,真真正正理解智能制造中间的这些环节,否则的话,谈数实融合,可能更多的是空对空了。原来我们的制造业更多的是人力密集型,现在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大潮中,如何实现人机协同,一方面是极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第二方面也通过以机器智能为主的制造,大幅提高装备的精密度和制造的效能。
鞍钢集团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数智院首席科学家陈百红
Q:制造业走向中高端,给数字化建设带来了哪些挑战?
A:目前来看,缺乏顶层设计、转型方向和目标不明确是数字化转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业务场景中面临的数字化转型挑战,主要包括研发,生产、销售之间缺乏数据协同,无法快速传递反应需求。鞍钢数字化转型从2021年开始进行数字鞍钢建设,到现在已经开展了三年了,今年的重点主要是进行平台建设,让数据进行资产化,下一步就是做数据挖掘、数据治理。
沈鼓集团信息数据中心主任郝玉明
Q:数字化转型升级给企业科技创新攻关,带来了哪些价值?
A:科技创新我们认为是纵向的,往高处不断的攀登和探索,还有往深处不断的挖掘,做一个横向和纵向在广度、宽度层面的一个探索和固化,同时形成这种新的标准化能力和水平,反过来助推科技创新的水平能力再往上提升和迈进。在我们沈鼓,在高端装备制造业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做了大量的这种单元技术创新和流程应用创新,对于我们沈鼓的压缩机产品,在结构、力学、气动、流体,材料,工艺还有控制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多科技创新的成果,也有这种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我们在产品工艺的数字化孪生,将产品加工制造的这种工艺过程、装配实验流程,都用这种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虚拟化,数字孪生起来以后,减少无畏的成本浪费,解决了人工的这个投入,还有提高我们这个工作效率和这个产品的质量,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我们也正在利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打造我们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我们全产业链上下游的数字化创新和赋能,实现这种整零共同体,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实现“四同步一平台”,就是同步研发设计,同步生产制造,同步物流仓储,同步运维服务,构建这个沈鼓高端装备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山东能源集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利波
Q:目前,一家工厂可持续建设,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如果是从我们矿产企业,或者说能源企业来讲,首先我能够去生产出,一个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因为现在客户需求变化是越来越快,怎么能快速的能够连接用户,第二就是作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工厂来讲,怎么去降低成本,怎么去提高效率,怎么去提高我的安全,因为我们矿产企业,它的底线和红线就是安全,在这些情况的发展下要快速的满足客户,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整体企业战略,是智慧山能,满足整个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成为绿色能源供应商这个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我们提了五个方面“转”的这个要素:转组织模式,转用户的体验,转这个管理的模式等等进行五个“转”。整个数字化转型来讲,我认为首先是要从场景上,取得这种价值的一个突破,把监管的问题,把大家合规的问题,把这个安全生产的这些诉求,进行相应的约束。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专家、生产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彭先涛
Q: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能源产业数字化建设,一个最大的底层逻辑是数实融合,那么该如何更好地挖掘数实融合的价值?
A:第一个我们先要保证现场这种数据的准确性,夯实我们自己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基础,然后只有保证这个数据来源是正确的时候,才能对我上游的决策,或者说生产现场的实际进行一些真实的反馈。因为现在做数字化这些东西,最开始肯定是一把手工程,先从管理的角度去推动这个事,让现场的IT和OT更好的融合之后,才能够逐步的去推广,当我现场的一线人员,一直到技术人员,甚至到管理者,发现这些数据能够带来一些价值的时候,他会主动的去改变这种思想,去积极的拥抱这种数实融合的一些改变。现在这些算力算法,或者说技术,尤其新一代信息技术,它一直是不断的迭代更新的,能够让数据的来源更加的高效和真实,通过技术手段把我所有的数据有机的结合,能够让数据的范围更广更深,体现出的价值更大。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陈晶
Q:你认为衡量一家工厂智能化程度的关键指标是什么?
A:我觉得衡量一个智能工厂的关键可能是要从三个层面出发,一个是它的整个自动化的程度,这个自动化的程度,应该讲是根据它的这种生产流水线,所有的这些产品在工艺在设计上,它的整个一个自动化整会有多高;第二个层面,应该是它的整个一个数字化的层面,我们在整个生产过程当中其实有很多数据是我们需要反馈,是需要实时采集,有大量的海量的这个数据,所以衡量一个数字工厂在这一块我认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我们再往后面再进阶的,其实就是一个智慧化的这么一个过程,那我们讲“智”和“慧”,其实是两个概念,我认为“智”它更多是在算力,“慧”它是有自主决策,有这种辅助的这种功能,所以我在想就是未来的这种智能工厂,它一定会在生产工艺当中收集大量的数据之后,它能够进行自我判断、自我修复,它能够进行工艺的一些自我的一些调整,来满足、优化、提升它的产能也好,它的质量也好。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信息总监雷博
Q:数据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我们如何更好地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真正的价值?
A:目前说的这个信息化的覆盖率,主要是作为IT的对流程的支撑,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对数据的利用的还是聚集在一个,就是信息密集性的数据,比如说通过这个叫产品的历史的数据来改进产品的性能,优化工艺的稳定性这个等等的,制造这块的优化,它制造的计划的这个排定,就上预测这块,就是来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来调整这个预测的准确度,做这个事。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监何晶
Q:智能制造涉及“人机料法环”等多个环节,要协同多个部门,我们数字化的建设如何做到高效的、统一的管理管控?
A:为了应对现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我们柳工自己提出了一个叫做“三全战略”,第一就是全面的智能化,然后第二是全面的国际化,第三是全面解决方案。我们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其实一直是按两个维度来做的,一个是整个产品的数字化,产品的数字化就是整个我们从研发到工艺设计到制造,到整个的仿真设备的这个互联,就是工厂的智能制造,以及我的产品的车联网这一块,我们都会把它连起来,打造一个真正的这个产品的数字孪生,那另外一块是我们的这个经营的数字化,那经营的数字化最重要的是把整个所有的业务能够线上化、信息化,然后打通所有的信息流,使审批更方便,提高他的整个内部的效率,运营效率。
我们就通过整个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去减少蓝领工人的需求,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的焊接,焊接是整个应该是我们工程机械里面最辛苦一道工序,但我们现在就是说我们把从下料到焊接这块全部改成无人化了,大大的减少了对人的这块需求。
另外一边就是对上下游的一个管控,对我们供应商,我们现在把我们所有的产能是开放给我们供应商,就我们每一天的生产计划,到我们三个月的生产计划都会告诉我的供应商,我大概要生产什么东西,那请你去帮我们去备货,那供应商也很拥抱这样的改变,在20年前,我曾经就遇到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可能要做一个产品的更新换代,我们预计供应商大概只会有200台的库存,但是半年以后供应商说我这里还有500台,这个就很难去确认最终供应商到底存了多少东西,因为我们也要对我们的核心供应商去做帮扶,那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他未来三个月我去生产了什么东西,供应商是可以直接通过SRM系统看到我的计划了,那他也会根据这个量来去备货,他就不会再随意的去备那么多货了,现在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山钢集团山信软件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元福
Q:很多人说从信息化向数智化转型升级是一次企业的全面重塑,您怎么看?
A:作为制造业来说,尤其是对流程行业,进行这个数字化转型还是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的,不是以前的那种简单的这个信息化、自动化这样的项目的实施,而是整个企业从底层到生产管理到经营的话,都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整个的这个信化管理水平,都要往智能制造这个方向发展,这里很重要一点就是我们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数字化转型而转型,我们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提高我们的产品的质量,生产工序的稳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这些都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来提升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制造业来说,现在重点是往云边端三个方向去发展。端就是在智能装备端,在底层这一块,要实现数字的互联互通,要实现机器人化、无人化等的应用,边就是边缘计算,要实现这个操作的集中管控,这一块也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云这一层的重点是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的智能化,所以说制造业现在都在往云边端三个方向发展。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行业BG总裁张力
Q:新华三服务了众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观察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哪些需求变化,新华三能够为之匹配什么样的能力?
A:可以说,我们与中国新型工业化一路同行,见证了许多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的观念的转变、投入的加大、业务的成长,数字化转型效果不断显著,印证了中国制造企业在把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之一,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拉动业务增长的新举措。新华三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深耕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20余年,服务了300多家世界500强和400多家中国500强企业,例如在央企,大部分的央企已经制定了完整的数字化转型的线路图,成立了自己的数科公司,信息化业务地位显著提升,并且大部分完成了私有云的建设和规划,新华三有幸参与了50多朵央企云的建设,对央企数字化的进程有着深入的体会。
接力问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数智化热潮正在重塑人机协同的新的生产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精耕者深入智能制造,未来人和机器的对话,将创造哪些新的价值?——画面中出现的机器人发出“滴滴滴”的应答声后,缓缓走向工厂深处,视频由此进入尾声,也预示着新华三未来将持续深入转型一线,精耕务实,与更多制造企业领军者携手,以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时代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