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建设副董事长、总经理窦晓玉表示,商业航天既是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也是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的战略要地,正在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刀尖舞者”闯海南 记取初心建航天
日前,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获悉,在海南文昌,由中国航天科工航天建设打造的我国首个商业化运行的航天发射场——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为确保2024年按期首发而日以继夜地鏖战。
航天建设海南项目团队就是在航天强国梦的感召下应运而生,他们是一群为探索国内首次而跋涉的“刀尖舞者”——承接的火箭装配工艺技术状态在国内尚无先例,行业首创;承接的航天发射场为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行的发射场,商业航天界普遍关注;航天建设因此成为国内设计行业首家涉足商业航天发射场设计的单位;该发射场建成后将具有首个支持多型火箭、多种燃料的通用型发射工位;是我国首个全流程支持全新测发模式的发射场;也是首个采用创新型导流降噪系统的发射场;还是首个具备航天科普、教育、文旅板块的商业发射场,公众在此可近距离观看火箭发射。
窦晓玉表示,七个“首”是对这支团队使命与价值的最好概括,也是他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动力和荣光所在。
“分秒必争”迎挑战 不畏艰难抢工期
“中国首个”对团队既是荣耀也是挑战,而新冠疫情的爆发无疑增加了挑战难度系数。疫情期间,网友们戏称:“北京人的每一次出差,都像是离家出走。”2022年10月,海口刚刚恢复与北京往返的航班,设计团队火速来到文昌进行现场对接。当时有一场对接会议是在海口,为不在行程卡上留下轨迹,需要在4个小时内离开海口回到文昌,团队分秒必争地计算出发与返回时间。文昌与海口高铁往返需32分钟,高铁站与会场往返需93分钟,开会90分钟。最终团队圆满完成对接,将第一批资料送回北京。
面对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工艺系统复杂,工期又非常紧张的情况,设计团队只用了20多天,就完成了常规需要2个月的初步设计。2022年11月,为高效协作完成任务,设计团队兵分两路——一部分在文昌驻场,方便及时与使用方讨论工艺流程、方案布局;另一部分在北京,提供技术支持并及时更新各建筑单体设计图纸。他们开启了“007”模式——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24小时待机,为火箭首发提供坚强保障。
疫情当前不退缩 按时交工获赞扬
基于多年在航天领域的设计咨询、科技质量和数字化管理等经验,窦晓玉在履职和工作中对商业航天发展更加关注,也更能体会到阶段目标实现的背后,都离不开项目团队攻坚克难、担当奉献。
2022年12月,受疫情影响,航天建设海南项目团队北京成员相继出现身体不适。有的发高烧带病工作,一粒布洛芬顶4个小时;有的带着5岁的孩子加班到凌晨,她在一边画图,孩子在一旁盖着衣服趴在桌子上睡觉;刚休完产假回来的宝妈提前断奶,每天早出晚归只能看到孩子的睡颜。设计团队成员在北京的家属和孩子也纷纷感染新冠发起高烧,有的家属直到快好了才告诉项目一线的家人,“主要是怕他担心又回不来,等快好了告诉他,让他安心就好”。
远在文昌的团队成员内心很是焦急担忧,充满了对家人的愧疚。但一想到以后带孩子来看火箭发射,心中便充满了自豪感、使命感。1000余张设计图纸和超12万字的技术报告,在超常规工作模式下顺利完成。
建设卫星超级工厂 协同航天新业态
“中国未来发展规划蓝图为国有企事业单位加速推进商业航天和民营企业积极探索商业航天,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空间。”窦晓玉说。
2022年6月,“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由航天建设设计的该卫星超级工厂,是吉利集团打造的首个脉动模块化卫星智能制造中心,也是国内首个民营企业卫星制造中心。项目规划建设卫星研发中心、部组件智造中心等,助推吉利汽车采用卫星通信、卫星数据应用等手段,实现车载万物互联及高精时空服务。
该卫星超级工厂作为中国首个深度融合航天制造和汽车制造能力的卫星量产工厂,完成了卫星量产AIT颠覆性创新的关键一步,充分借鉴汽车产业智能化、自动化等大规模量产制造模式,提供业界领先的商业卫星制造及AIT服务,推动了商业航天制造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窦晓玉表示,商业航天是技术迭代快、经济效益高且产业协同强的航天新业态,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新增长极,也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