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勇
今年全国两会对国资国企发展重点任务予以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经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锤炼,我国的国有企业走向更加良性有序的发展新阶段。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国资委委书记、主任张勇近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时,结合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要求,介绍了天津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中国企业报》: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天津国企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天津的国资国企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我们认真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一招,以改革促发展、化风险、强党建,全面完成天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88项任务,“一企一策”改革从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国资国企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和变化。
一是三年行动“改革红利”逐步显现,天津国资国企呈现回升向好的态势。全市国资系统监管企业效益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6%,实体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大幅增长。
二是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两个一以贯之”深入落实,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董事会、经理层规范建设不断加强,两家企业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全国国企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全面实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深入开展中长期激励。实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升专项行动,两家企业通过重组重整成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天纺标成为我市第一家登陆北交所的企业。着力优布局调结构、培育新动能,天津港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枢纽港口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泰达控股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与央企合资设立注册资本100亿元的通用机床集团,组建了海河设计集团,做实做强中环信息产业集团。实施国企资产盘活专项行动,认真落实房租减免政策,助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发展。
三是国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制定出台系列规范性文件,推进“智慧化”“穿透式”监管,建立监督协同机制,监管效能明显提升。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指导推动重点企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造血机能、补充优质资产、盘活闲置低效资产、调整债务结构等具体举措,走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市场化法治化推进重点风险企业重组重整,取得了重要进展。严格重信守诺,加强国有企业信用管理,建立了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
四是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国资国企“姓党为民”政治本色充分彰显。全面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对标对表抓好贯彻落实,养成习惯形成自觉。完善党建考核、约谈、问责机制,建立对监管企业领导班子政治谈话机制。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形成“鲶鱼效应”。实施“国企英才培养工程”,建立国企人才库,搭建“国企英才”招才引智平台,在疫情期间指导国企大力度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三不腐”同时同向综合发力,各级企业管党治党意识明显增强,政治生态向善向好。深入开展“勇担社会责任、诠释国企担当”活动,国有企业在城市运行、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和抗击疫情、能源保供、食品稳价等关键时刻,不讲条件、挺身而出,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好评。
《中国企业报》:面对新的改革发展要求,接下来天津国企改革将在哪些方面再度发力?
张勇: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对标对表天津“十项行动”,抓紧研究谋划天津新一轮国企改革,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加快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大国企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力度,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加快建设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发展动能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
《中国企业报》:目前,天津正在实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十项行动”,请您介绍一下天津国资国企目前的实施情况。
张勇:“十项行动”是天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未来一个时期全市发展的总体“施工图”,落实全市“十项行动”是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抓手。市国资委根据全市“十项行动”,制定了《国资系统落实全市十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每项行动的具体目标、具体举措,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项目化、清单化推动落实落地落细。
一是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重点是统筹国资系统优质资源,主动服务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健全完善服务央地合作共建机制,合作共建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构建完善“大交通”网络,提升国有企业资源聚集、服务保障能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
二是在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重点是依托国有企业产业基础,加大在港口航运、交通物流、石油化工、食品冷链、国际贸易、区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布局,加快石化产业园、纺织工业园、粮油生产基地、轨道Z4线、滨海西站二期等在建项目进度,谋划实施泰达软件园等一批新项目。
三是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方面。重点是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打造国企原创技术策源地,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实施“国企英才培养工程”,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率先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四是在港产城融合发展方面。重点是发挥天津港集团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陆海“双向”拓展服务辐射功能,建设东疆二期集装箱码头、北方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和交易中心等项目,推动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构建港口经济生态圈。
五是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重点是进一步做强绿色石化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创产业,大力发展机床、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食品集团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全产业链,推动纺织、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实施“老字号”振兴工程和“品牌+”战略,在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关键节点上争当“先锋队”。
六是在中心城区更新提升方面。重点是发挥国有企业土地资源优势,围绕打造未来产城新空间,高标准启动城投海河柳林设计之都和泰达科创城等起步区建设,加快实施一批城市更新和廉租房项目建设,推动轨道交通集团“轨道TOD+城市更新”发展模式,结合CBD、金融街、高教园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推动“腾笼换鸟”吸引优质产业项目。
七是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重点是落实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任务,以食品集团等涉农企业为主做好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大项目、发展休闲农业等文章,加大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金融支持力度,为乡村建设提供产业、产品和金融服务。
八是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重点是推动国有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双碳”循环经济示范国企,加快能源、石化等企业节能减排增效,加大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节水、污水处理、垃圾发电等生态环保领域的投入和布局,支持排放权交易所投资入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中心,积极构建双碳产业体系。
九是在高品质生活创造方面。重点是强化国资国企社会责任,全面提升城市运行和民生保障能力水平,在公交、地铁、能源、水务、食品和金融等社会服务窗口单位启动“窗口亮化”行动,组建康养集团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推动旅游集团加快实施大运河、海河文化旅游带拓展提升改造工程,推动国企稳岗就业和职工增收,为人民群众营造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十是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重点是实施国有企业“强根铸魂”行动,全面系统整体加强我市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人才队伍,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切实将国资国企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发展优势、创新优势、竞争优势,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全市发展大局。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