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杭州金羚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金羚羊”)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其旗下品牌自嗨锅消费者绝对不陌生。如今,以味精等调味品为主业的莲花健康(600186)要将其收入囊中。3月27日晚间,莲花健康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杭州金羚羊不低于20%股权,同时,杭州金羚羊实控人将促成莲花健康成为其控股股东,以此来进军速食市场。布局曾深陷食品安全风波的自嗨锅,对莲花健康来说,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拟收购杭州金羚羊
自嗨锅要来A股了。3月27日晚间,莲花健康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杭州金羚羊不低于20%股权,自嗨锅为后者旗下品牌。
莲花健康表示,3月25日,公司与杭州金羚羊间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蔡红亮,标的公司股东Panda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签署了《投资意向书》。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杭州金羚羊不低于20%的股权,蔡红亮促成公司成为标的公司的控股股东,包括但不限于支持修改杭州金羚羊章程、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等。本次交易对价预计介于3亿-6亿元之间,收购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银行借款)。
据了解,杭州金羚羊成立于2018年5月,拥有自嗨锅等品牌,是一家从事方便餐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自嗨锅为市场知名自热火锅品牌,据媒体报道称,自嗨锅品牌线上全渠道在2021年“双11”期间总销售额突破1亿元,连续四年霸榜第一。
自嗨锅的火爆,离不开铺天盖地的营销。自嗨锅一方面频繁在综艺节目和影视剧中进行广告植入;另一方面,其联手欧阳娜娜、那英、华晨宇、谢娜等明星在直播间和微博大量“种草”,演员林更新、虞书欣都曾是自嗨锅代言人。
在业绩方面,据莲花健康公告,杭州金羚羊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8.2亿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约为1993.85万元。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莲花健康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对方电话未有人接听。
逾七成营收来自味精等调味品
本次收购杭州金羚羊,系莲花健康在食品领域新的拓展。目前,莲花健康主要产品为味精、鸡精等调味品,2022年上半年,公司逾七成营收来自于味精等氨基酸调味品。
据了解,莲花健康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食品与调味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已形成以味精、鸡精为主导,以其他调味品系列、小麦面粉系列产品组合的绿色产品结构。
据莲花健康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莲花健康逾七成营收来自于味精等氨基酸调味品。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味精等氨基酸调味品实现主营收入6.29亿元,收入比例为73.09%;面粉和面制品实现主营收入1.11亿元,占比约为12.87%;鸡精等复合调味品实现主营收入9725万元,收入比例为11.3%;此外,公司还有1.44%收入来自有机肥和水溶肥,1.31%收入来自于其他业务。
莲花健康表示,公司实施本次收购,旨在完善公司产业布局及提升未来盈利能力,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截至目前,莲花健康未披露2022年年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13.15亿元,同比下降1.09%;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4881万元,同比增加32.98%。
针对莲花健康此次收购,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莲花健康作为一家主营味精的企业,去加持自嗨锅,是看好了自热食品的发展。在朱丹蓬看来,虽然自嗨锅最近这几年整体运营并不是说非常抢眼,但是从整体前瞻性的这个角度去看,未来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机会的。针对本次收购是否能对莲花健康有所裨益,仍有待观察。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自热食品是方便与速食食品的一种,与外卖、快餐相较有着更高的性价比、情景适用性比与便利性,这是自热食品得到快速普及的主要原因。自热食品想要规范发展,还需要迈过行业标准与生产规范、食品安全、市场培育与消费者认知等几道坎。
自嗨锅食安风波不断
值得注意的是,自嗨锅背后的食品安全风险不容小觑,曾多次陷入食品安全风波。
以最近一次风波为例。据澎湃新闻报道,四川38岁女子陈婷(化名)和母亲、女儿三人疑因在家食用“自嗨锅蒜香花蛤粉”后食物中毒被送医。其中,陈婷病情持续恶化,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尸检报告显示,检验结果符合胃肠道摄入途径导致急性食物中毒的医学特征。不过,中毒是否由食用“自嗨锅蒜香花蛤粉”所导致,需要办案单位结合进一步的调查情况予以认定。
自嗨锅方面对此回应称,事发后立即成立调查小组,针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调查,留样进行检测,检验结果均为合格;委派工作人员去事件发生地展开调查,协助会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该批次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除了此次事件,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自嗨锅”,共有投诉信息近600条,其中大多是“吃出皮筋”“吃出虫子”“吃出毛发”“肉变质”等食品安全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指出,食品安全是一个关系到每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家食品企业,自嗨锅应该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把控更加严格,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同时,应该加强对供应商和生产环节的监管,确保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卫生。此外,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