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虚假购销合同,进行虚假轮换;顶格报损,虚增粮食损耗量,套取资金;违规与民营企业签订协议,允许企业滚动使用代储粮食……广西一例粮食购销领域贪腐案显示,一些“粮耗子”成为了粮食领域的“大蠹虫”。贪腐行为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在严查腐败的同时,须完善管理机制,指导涉粮国企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性活动。
以陈顶新、“空气粮”
“粮耗子”贪腐花样多
“看到一些同学、朋友经商发大财,住高档别墅,就想方设法挣钱。”广西桂林市第一、第三粮库原主任曾贵良在忏悔书中这样写道。
因多项违纪违法问题,曾贵良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记者追踪这一地方粮库贪腐案发现,其种种作案手法,是“靠粮吃粮”的典型。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粮库储备粮需要定期更换,即购买新粮来替换旧粮。而粮食购销领域的贪腐,常常就隐藏在这“一轮一换”之中。
最典型的套路是以陈顶新。“陈粮和新粮是有差价的,根据市场波动略有涨跌,但因为粮库轮换数量往往以千吨计,这里面有着巨额的利益差。”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名工作人员说。曾贵良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购入了2008年和2009年产的早灿谷,作为第一粮库轮入的新粮,并两次向市财政虚报申领轮换补贴,套取国家资金。
这种做法在各地通报的粮食购销领域贪腐案中屡有发现。四川省青神县国粮管理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陶永鸿勾结粮商将1276吨陈粮卖出,再将其中896吨以新粮名义回购入库,并从中获利20万元。
虚假轮换、虚假收购的“空气粮”则是“转圈粮”的升级版。粮库与粮企勾结,签订虚假粮食购销合同,只在账面上做一下手脚,粮食都未曾出库,就完成一次“轮换”,而国家的轮换补贴款就进了粮库账户。2012年,桂林市第一粮库有市级储备稻谷3000余吨需要到期轮换,因新、陈粮食差价大,曾贵良决定与桂林市一家粮油公司签订虚假供销合同,在未实际发生购销业务的情况下,对稻谷进行了虚假轮换。
粮食存储环节也有猫腻。业内人士介绍,粮库陈粮出库、新粮入库期间称为架空期,一般情况下,轮换粮架空期不得超过4个月。但在2015年至2018年间,桂林市第一粮库曾出现超4个月的“超架空期”问题。在此期间,曾贵良仍然按照满仓计算保管费用,并向财政部门虚报申领补贴。
此外,曾贵良还和粮商勾结谋利。2000年,第三粮库面粉厂职工集资成立鑫圣物业服务中心,时任桂林市面粉厂第三粮库厂长、主任的曾贵良以第三粮库职工的身份,出资3万元入股,直到2019年,才将股份全部转出。在任期间,曾贵良还多次违规与民营企业签订粮食代储委托协议,并允许企业滚动使用代储粮食。
今年1月,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十起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中,曾贵良案赫然在列。经查,2002年至2005年,曾贵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他人共同私分第一粮库小金库资金40万元,个人分得13万元,涉嫌贪污罪;2009年至2019年间,利用职务便利,个人决定以第一粮库名义将累计8620万元公款供民营企业进行营利活动,谋取个人利益180.9万元,涉嫌挪用公款罪;2009年至2020年间,曾贵良非法收受他人价值总计10.39万元财物,涉嫌受贿罪。
系统相对封闭
监督“真空”致贪腐易发
剖析基层粮储贪腐频发原因,从个人私心作祟,到管理体制不完善,深层原因需引起重视。
“嘴里是公,脑袋里全是私”。桂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在侦办曾贵良案件时,其凡事必称从单位效益出发,一切为了职工福利。“转圈粮”是为了避免粮库经营损失;而让民营代储企业滚动使用储备粮,是为了减少保管费用;违规出借国有资金,是为了粮库闲置资金“发挥余热”……种种行为看似为企业利益着想,本质却是假公济私。
内控制度“失效”让“粮耗子”肆无忌惮。办案人员介绍,基层粮食系统“守门人”官小权大,曾贵良在担任地方国企主要负责人期间,手握一把手权力独断专行,班子会议走过场,甚至对重大经营决策、重大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不提交班子会议讨论,最终把权力当做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内控机制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包括与民营企业合作,深层动力也与利益联结相关。两家公司员工大多都是原来粮食局员工,关系很紧密,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互相包庇。”办案人员说。
此外,基层粮食系统具有一定封闭性,粮库主任在粮食收购、存储、销售等环节自主性较大,外部监管发现问题较难。桂林市属第一、三粮库170多间门面场所出租,租赁合同多数缺失,无法准确统计租金数额。而曾贵良案中4个月的“超架空期”问题,是办案人员对粮库财务等工作人员做了长时间思想工作后才掌握并核对相关账单确定。“但具体空仓多久,已经无从考证,这也侧面反映粮食领域贪腐隐蔽性强的特点。”桂林市纪委监委第十一审查调查室副主任何建良说。
加强监管与制度建设
指导涉粮国企合法合规经营
从国家到地方,储备粮有着一套严密规范。贪腐行为直接导致一些粮库国家政策性粮食无法常储常新,甚至会有劣质粮进入储备体系中,威胁粮食安全。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一名工作人员说,粮食购销领域基层干部职位小但权力大,级别低但资源多,基层监管缺失缺位、粮食购销领域腐败清存量、遏增量仍需加大力度。“应对涉粮问题线索开展清底式‘回头看’,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
推动涉粮机制改革,完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打破基层粮食系统封闭圈,也能有效遏制粮食领域腐败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和储备局工作人员说,应持续推动“智慧粮库”建设,按期建成覆盖政策性粮食的数字化监管系统。
记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看到,改造后的智能化粮仓内的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着粮食的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保管员在办公室就可以对粮食出入库信息进行确认,粮食的存量、损耗率一览无余。
“粮库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防范粮库因人为管理存在的‘损耗粮’‘空气粮’等情况发生,当前广西智能化粮库改造正在进行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工作人员说。
基层国有粮食企业生存问题也值得关注。桂林市发改委三级调研员王少宾说,基层国有粮食企业承担很多政策性业务,但是生产经营活动往往面临困难,特别是县一级粮库,经营活动发展空间有限,建议在严查腐败的同时,指导涉粮国企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性活动。(记者 吴思思)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