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创作的诗歌《从前慢》中这句话,承载了许多人对传统书信和邮政文化的特殊情怀。
如今,在繁华的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圈,一条独具特色的“邮政文化街”——督邮街引人注目。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瞬间回到“车、马、邮件都慢”的历史年代。
政企合作改造老街巷
重庆邮政源远流长,从古代邮驿到近现代邮政,见证并推动着巴渝大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据中国邮政重庆市渝中区分公司总经理贺靖军介绍,如今的解放碑一带在明清时期曾名为“督邮街”,因这里有一官办邮局而得名,是当时巴蜀最热闹的街区之一。解放碑一带厚重的人文历史与邮政的发展息息相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管川东地区55个县邮政业务的东川邮政管理局便坐落于解放碑太平门。
2018年,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入选商务部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名单,开始打造“全国示范步行街”。彼时,在解放碑民权路、八一路交汇处,有一条Z字型布局、全长约180米的背街小巷——邮局巷正面临环境脏乱差,商铺产权分散、业态低端、经营不规范等问题,亟待改造提升。
为此,重庆市渝中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讨邮局巷的改造提升规划,同时就设计方案对外招标。中国邮政重庆市渝中区分公司专门组建设计团队参与竞投,最终,该团队凭借对邮政文化的深度挖掘、聚焦人民群众需求的理念及优秀的创意设计,被渝中区政府选中,双方达成合作意向。
按照规划,通过政企合作共建的方式,对邮局巷临街商铺和环境景观进行改造提升,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首条以邮政文化为主题的街巷和渝中区首批全域旅游发展示范点,并将这条“邮政文化街”重新命名为督邮街,以此扮靓街巷“颜值”、彰显文化“气质”,提升城市品质。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市聚焦城市存量空间提质增效,按照“受惠于百姓、放权于区县、让利于市场”理念和原则,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提升和有机更新模式。
“确定由我们来主导‘邮政文化街’项目设计和建设后,在进一步充实设计团队力量的同时,我们又快速组建起建设团队、推广团队和运营团队。”贺靖军告诉记者,“我们对邮政有着特殊的情怀,十分珍惜这个传承弘扬邮政文化的机会。”
“让改造的每一步都经得起时间考验”
然而,要将设计规划变为现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旧基础设施多、安全隐患大、街巷环境基础差……这些都是横亘在眼前的难题。而其中最难的一点,就是街巷内产权单位和商户们的不理解。有人担心所谓的改造提升就是个面子工程,有人担心自己的生意会受到影响,还有人担心老街巷原有的风貌特点将不复存在……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和中国邮政重庆市渝中区分公司通力协作,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并把商户和周边居民请来,耐心为大家介绍街巷改造提升的规划设计及其未来前景,将群众的意见、建议融入设计规划中,终于得到了商户和居民们的认可和支持,项目开始得以顺利推进。
复建东川邮政管理局大楼作为纪念馆、开办解放碑主题邮局、设置“邮票上的重庆”主题墙、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改善街巷景观……“邮政文化街”打造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将邮政元素与地域风貌相结合,努力让邮政文化、巴渝文化、街巷文化融为一体。
“我们统筹考虑专家的意见建议和商户、居民的诉求心愿,力求让改造的每一步都经得起时间考验,对得起历史。”贺靖军说,“在督邮街的改造提升过程中,小到一个邮筒的颜色、一个物件的摆放,我们都会精心考虑。”
秋日,和煦的阳光照进督邮街,街巷里熙熙攘攘,中国邮政卡通形象“雁雁”、“雪线邮路”、邮政自行车、“邮戳板凳”、蟠龙邮筒、大龙邮票雕塑、“邮票的故事”展示墙等邮政文化元素构成的充满年代感的场景,吸引众多游客不时驻足观赏、拍照留影。
参观完督邮街,来自西安的张女士深有感触。她说:“在这个繁华的商圈,还能置身于这样一条复古的老街,让人感受到时光的交错,满满的年代感扑面而来。”
纪念馆内,老邮政办公用品、机要邮政水壶、邮政办公印泥、邮票鉴定工具、邮政办公相机、邮政工作笔记、重庆记忆图片墙……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将中国邮政和重庆这座英雄之城的悠久历史娓娓道来。
创新发展模式 满足多样化需求
经改造升级后的督邮街人气逐渐旺了起来,但却存在着消费产品种类少、消费业态不丰富、消费体验差等问题。“邮政文化街”推广和运营团队多次召开会议,分析问题原因,商讨更好地将文旅与商业相结合的具体举措。
最终,团队确定了改进措施,决定不仅要继续更好满足中老年人群体怀旧等情感需求,还要聚焦青少年群体,深挖邮政文化,并围绕邮政文化推出更多文创产品、丰富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努力将“过路客”变成“回头客”,让邮政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弘扬,让邮政文化价值发挥出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随着通信方式的变化,传统书信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很多年轻人对邮政历史和文化比较陌生。”中国邮政重庆市渝中区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兰说,“所以无论是从经营转型压力的角度,还是从要让邮政文化、书信文化得到更好传承的角度,我们都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更好满足各年龄层的多样化需求。”
如今,解放碑主题邮局内琳琅满目,除了邮件普服和以“古典文学”“艺术瑰宝”“十二生肖”“人文重庆”“壮丽山河”等为主题的各色邮票和明信片销售外,还有独具特色的以邮政文化、重庆元素为内涵的文创火锅底料、文创冰箱贴、文创托特包、文创水杯等众多文创产品供游客选购。
在主题邮局盖戳区,不少游客将印有洪崖洞、十八梯、磁器口等景点图案的“风景戳”盖在刚购买的“旅游护照”上,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打卡山城美景。时不时还能看到一些家长在这里教孩子写信、贴邮票、盖邮戳……然后把信封放进邮筒,一封信就这样寄了出去,书信文化也在此得到传承。
“喝一杯邮局咖啡,写一封信给爱的人”——在督邮街邮局咖啡厅,一句标语尤其醒目。这个以邮政文化为主题的咖啡厅于今年“五一”前夕正式开业,咖啡厅以富有邮政文化特色的店面环境和餐具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休闲或阅读、写作。
“今年截至国庆节,我们这条街里的邮政网点综合收入约1100万元,其中文创产品销售达700多万元,超过了我们的传统主营业务。”李兰说。
作家余光中曾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记者正准备离开督邮街,只见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牵着手,伫立在邮票主题墙前,久久不愿离去……(记者 王全超)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