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但金融业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协调,坚持产业为本、金融为用,在融合中加快产业的发展,在融合中促进金融资本做强,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国金融业的变革方向是什么?金融服务创新如何才能促进企业成长?如何实现产融结合才有利于企业成长?银行界和实业界的企业领导人将就此展开讨论。
主题:金融变革与企业成长
时间:2010年9月5日 上午
地点:世纪金源 一楼大宴会厅2号厅
主持人:杨 杜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发言嘉宾:
管跃庆 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矫 毅 恒丰银行监事长
刘爱明 万科执行副总裁
王红英 中国中期[1.31% 资金 研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张胜利 绿宝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 辉 中信证券[4.05% 资金 研报]资产业务执行总经理
以下为论坛文字实录:
杨杜: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论坛第二场现在开始,昨天我已经跟大家做了简单介绍,下面允许我来介绍一下台上的四位嘉宾,坐在我旁边的王红英是中国中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院长旁边是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管跃庆先生,张胜利先生是绿宝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坐在我对面的是中信证券资产业务执行总经理刘辉。
今天由我来简单做一个主持,主要是有请四位嘉宾对今天论坛的主题,就是《金融变革与企业成长》,来和大家一块分享他们的观点,我想这样做一个流程上的安排,先由上面的嘉宾对我们的主题阐述一下他们的观点和想法,然后再由下面的各位朋友,如果有问题,可以举手示意我们,先由嘉宾发言,这个主题是《金融变革与企业成长》,这里面涉及到中国的大企业如何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与金融业以及在企业内部如何用好金融的手段来促进我们的成长,包括大家已经了解到未来金融这方面的变革方向,到底怎么去走?为什么讲这个主题呢?和我们面前遇到的美国金融危机有很大关系,中国的金融点和中国企业金融业务如何既要创新,又不能做虚的,是一个杠杆,要去帮助企业成长,又不能拔苗助长,要非常理性的东西,在座的各位嘉宾一定有他们的观念,下面有请嘉宾进行分享,下面由离我最近的王院长对这个主题谈一下您的想法。
王红英: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我们想金融与实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金融与企业实体之间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每一个企业都值得思考的问题,会带来未来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现在各种资源有效的整合,政府介入到经济的这种深度会越来越广,金融对一个企业的支持也越来越深,这里就出现两个问题,一个就像以欧美经济为代表出现各位危机导致的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实体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整个管理学的理论,尤其对大企业成长发展来讲,会逐步向风险最低成本最优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觉得谈创新,谈金融对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杨杜:感谢王董事长,有一种叫产业为本,金融为用,我想问一下管董事长您的看法。
管跃庆:谢谢大家,我们这个企业是政府投资的国有企业,我们成立22年来也是企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伴随着金融改革的过程,我们企业金融资产1/3,实业资产2/3,从22年前注册资本一千五百万,到今天拥有的总资本是五百四十个亿,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体会:1、企业做产业,永远要保持成长、稳健,而金融这一块一直是支撑着我们企业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途径,刚刚我说了几个数字;第二个数字,我们现在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65%和70%之间,这就是代表着我们很大一块是从银行借贷的。2、从发展的角度,我可以举企业的例子,产融结合,金融企业对我们企业实业发展很重要,一个很偶然的行政机会,在十年前,我们集团由实业进入金融资产,我们旗下有一个35%的国外证券,今天我们感觉到从被动的行政性金融资产到今天我们离不开金融资产,尤其在去年金融危机的过程之中,我们感觉到我们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在整个金融危机中锻炼了我们企业,我们从去年的500强第403位到今年我们排在343位,上升60位,中间我感觉到企业强身健体,短期融资债务债券占70%以上转化为现在长期贷款占企业整个债务融资只有70%,倒过来,企业资金链在一定时间内规避了短期的短贷长投的发展资金链困境。我们的体会,从企业的发展是根本,金融工具、资本市场如何应用好,这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今天我们在一起讨论“金融变革与企业成长”既是这个阶段很重要的话题,我认为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暂时说这么多,谢谢。
杨杜:谢谢管董事长,张董事长,有关这一点,从您的企业角度给大家分享一下观点。
张胜利:非常感谢今天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向各位学者共同学习和交流,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浙江温州人,2003年来到合肥,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和向各位企业家学,刚开始年产值只有1.2亿,到2009年绿宝集团总产值达到32亿,从收购前的60亩地到今天发展的600亩地,从收购前的80人到今天的800人,我觉得企业发展速度的快和金融变革、金融改革、企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变革和金融改革后推出的政策对中小企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说合肥的金融界和贷款机构这些政策的改革和人思维的改革以及创新的新产品,对我们中小企业扶持做大做小起到一些推动作用,比如银行界又推出一些合同贷款,我举个例子,在前几年绿宝集团不是很大的时候,我们接了国外的几个亿品牌,又没有一定的资金,但是我们和金融界、贷款机构商量,他们很快组织一些专家,组织了机构到现场去考察调研,然后马上给我们贷款融资;我们这几年在合肥发展中,特别是在金融界产品的创新与结合,不一定扶持大的企业,也结合合肥的实际乃至安徽的实际,多创造一些新的产品,扶持我们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成功。第二是收购重组,我们收购了合肥中铁电网,像这些企业,因为绿宝的主业就是电线电缆,这个企业的主导产品一定要打好,主导产品打好以后金融界、担保机构都会给你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我想说在金融变革,特别是对我们现有的能源企业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就谈这两个案例。
杨杜:谢谢张董事长,一个很小的案例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我们认为银行贷款针对中小企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想张总的发言对我们很有启发。中信证券部得了,刘总不同于投资和做实业的,从您的角度来看,一定有很好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刘辉:从我这个角度谈金融和企业的关系,我的理解,美国金融海啸以后,实际上金融完全靠自我循环的这种膨胀模式受到了质疑,很大程度上重新回到金融和产业进一步结合的问题可能更符合今天的议题,金融和企业成长的关系,也就是说单纯的金融自我循环和膨胀,在现在是受到了质疑,我想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在出现如何用好金融,如何将金融与产业有效结合的这样一种大的方向,从我的个人长期工作经验看,长期思考怎么利用金融来促进企业的成长,这里面我仔细观察很多上市公司的案例,无论是万科金融界,还是中信证券,大家看到一个企业当处在过去的历史阶段的时候,很多企业利润规模和净资产规模、资产规模都有了接近数量级的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仔细解析它的利润来源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哪些部分源于最初产业的自我利润增长、哪些部分来源于他对金融工具的利用,这里面是分开的,但是直接把它利用资本市场所获取的利润摘出来的话,很多的公司会发现在五到八年成长历程里面,金融给他提供的最终资本形成应该说占到50%以上,甚至有些公司占到70%以上。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本质上也是资本形成的过程,这种类似于像上市公司的资本形成过程,都是依靠金融来完成的,从我这种感觉来看,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推动来看,后金融时代目前国内整个方向,资本市场应该说基本的方向是城市的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刚才说到中小企业创业板,在这个背景下,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这里未来提供给,无论是中国市场、中国经济还是中国的企业,资金来源将不断的国际化。包括前一阶段农业银行[0.66% 资金 研报]的上市。以及开始出现中东的资金,我想在资金来源的国际化方面包括未来融资主体国际化方面,会为我们将来的实业寻找到金融市场支撑,会获得更为广阔的深度和更好的基础。
杨杜:非常感谢刘总,这两年大家都热议金融危机,有的人说中国并不是金融危机的问题,而且还是金融创新不足的问题,一个企业不能做的太轻了,轻了就会空了,从经济上也是,这就是怎么理性看待中国金融业的创新作用,我想网院长在这方面肯定会有些研究,怎么让中国既能够创新变革,同时又不能有像美国这样的状况存在。
王红英:谈到这个问题,我个人看法是三点。1、一种新兴的东西,以前我们企业搞基本运作,现在强调虚拟经济,我们发现整个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虚拟经济规模化发展是一个主导趋势。产融结合之后会有效的放大、利用和推动整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金融工具运用好,把风险管理好,把杠杆稍微用百分之百产业的运作方式,你会发现收益就会发生成倍的变化。中国中期大家也了解一些,我们在深圳上交所上市的,在2007年的时候属于迷你型的上市公司,流通股只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在年初的时候变成三万,通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国市值在缩水的情况下,到现在三十多亿,整个市值翻了2多倍。我们和央视有一个节目,在每天9点25和9点50,每天早上交易时间,我们请专家谈证券市场。2、欧美有160年的金融历史,政府与市场之间差距非常大,现在有争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种争论不影响我们未来的发展,真正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最赚钱的是银行,这个案例可以说明虚拟经济的发展。3、在发展过程当中有监管、通行的问题,这个过程一定是在有序、可控、和谐的环境下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想一种融合的方式,尤其作为中小企业来讲,除了风险控制之外,还有销售利润发生极大的变化,政府在政策制定当中帮助融资平台,这里有非常多的理论和实体创新,目的是强化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杨杜:我来理解王院长的意思,刚开始是靠人赚钱,努力工作;后来发展到靠技术、技术转型;后面又到靠人、靠钱赚钱,这是企业发展的杠杆作用不断增加,来撬动企业迅速发展,非常感谢王院长。我想再问管院长,在您的企业发展中有比较好的实例或者经验、教训,因为管院长做过多年的政府官员,现在做企业,在这儿跟我们说一下比较有启示的事情。
管跃庆:谢谢,在这里也把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企业成长的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的企业在成立之初完全是事业投资,以电力资产为主,我们拥有600多万装机的电力机组,现在企业最大的发电企业在成长过程之中就感觉到,特别是这种传统的产业实业型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国王的经验、过往的积累更多的是关注市场产业生产经营,对资本市场对接,我们这个企业非常缺乏积累和经验。我前面介绍我们是在很被动的情况下,当时是为了解困接受了一个渤海证券,有了这个版块之后我们发现这两个产能可以互动。第二方面我们感觉到在实业生产过程中,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实业也有周期性的波动,当有了金融版块之后,虽然它也是波动形成的,我们感受到很少两个波动是重叠的。举个很典型的例子,2009年总共集团盈利13个亿,其中金融版块给我们贡献的是10个亿,2/3的实业资产算下来才3个亿,如果没有金融资产这个版块,资产质量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差别。反过来说今年我们金融版块相应来讲对整个贡献弱一点,实业版块上升,这个时候感觉如果有更多元的投资,会消化某一个周期阶段、某一个特定行业里头的高峰或者低谷,能够使得企业发展运行更加平稳,而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这个我的体会也是比较深的。总而言之我还是觉得今天讨论金融变革与企业成长,做企业的就谈企业,我认为企业稳健发展、稳健成长仍然是目的,而金融变革它始终应该围绕着企业发展、产业发展来相应做创新,来适应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发展,不同阶段企业也应该不断创新、不断做出新的产品,使得为企业所用,企业能够用的更好,来共同促进企业发展,我相信企业稳健发展,社会经济也就稳健发展。
杨杜:谢谢,金融和企业就是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我理解管董事长的意思是错峰互动的话企业会长远发展,刚才管董事长谈您的金融版块赚那么多钱,张董事长是不是觉得干实业都没劲了。
张胜利:可能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特别是工业企业非常难,金融这一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是一个外面的企业到合肥,大家应该知道在工业产业当中,不但要把传统产品做好,主要还有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的产品,高科技、高端的产品每一年都出来一两个新的产业,不管什么投资一定要结合本地的文化。我是从温州来的,我们利用温州的文化来管理徽商文化,这种模式肯定会失败,我们必须要做好徽商文化和温州文化相结合,共同管理和打造好企业,我们企业也是这么过来的,不但把产品做好,还要有一定的市场,我是来学习的,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多多指导。
杨杜:我听了董事长的说法,以前人们觉得温州不就会炒房嘛,那也算一种金融运作;我们制造业还是非常大的,也是融资,也有很好的基础,我想提出一个观点,安徽企业和合肥企业还是应该利用我们的产业。下面请刘总谈一下。
刘辉:应该说相当一但时间都是站在投资的角度看上市公司,时间长了以后我们对做实业的人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如果这些做企业的不能把事情做成、做大,我们就觉得自己特尴尬,我们在干嘛呢,就像回到九十年代了,特别的折腾。我们与很多做实业的人看投资金融的眼光是很相似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能够提前判断风险,觉得他能够走向成长的路径,如果这种判断是对的,可能在投资上就是一个相对比较成功一点的案例。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经常与很多上市公司打交道,有些可能是匆匆而过,有些逐渐形成相互沟通以及相互探寻的关系,有时候是蛮着急的,如果真正想把事做起来而且做好的企业,我们在心里面都觉得特别渴望能把这个资本市场很多特点能够和实业上的愿望结合起来。我想无论作为一个人,还是作为一个企业,还是作为一个群体而言,所谓的成长,一方面是把这个事情按照一定战略执行下去;另一个层面,在执行过程中怎么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来推动自己的想法和这件事情做成。金融和企业的关系,从做金融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助推器,如果我们公司没有实业想法的话,哪怕纯粹做金融的人,也是很难得到认同的,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你能用好金融工具,确实能产生很强的推进效果,这是我们做日常工作的一些感觉和看法。
杨杜:谢谢,我觉得现在有两种趋势,一个是做实业做的差不多后觉得赚钱赚的太少或太辛苦,就做一些投资;反过来从投资金融赚到钱了,觉得空虚,而且完全是个富人,又把比较虚的钱做实业,结果钱都做没了。这一点有哪位老总跟我们分享一下。
王红英:我们的企业,包括我们的部门,我们部门在资本运作上做了很多方案,像并购,我们走了18年的历程,成功案例很多,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2006年我们通过整个市场,尤其是2008年整个大势下来的时候,我们翻倍的上升,我把经营交给行业领域专家去做,我作为监督的角色,而且外聘很多独立的事务所,这是怎么解释投资的问题。现在说件稍微敏感的问题,包括现在国家的投资公司为海外投资,这也是冲动之后的反思。现在跟人大进行区域经济讨论,帮政府做一些事情,推着周期发展;包括GDP为什么控制在8%以上,只有不低于8%,投融体系才能正常运行。我想的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杨杜:企业成长过程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刚开始要做很好的定位,你是做金融的还是做实业,到了一个高的层面,我们想它就是领导和管理的问题,怎么样整合资源,把不同实业综合做,那就是管理问题、人的问题,有时我们看有些企业成功和失败,最终是落实到一个人、领导者个性的事情,你适合于干什么,有的人对钱非常感兴趣,跳出企业看企业,把企业看成符号;这些年,有的时候人是很难改变自己,企业做到一定阶段要做好各位专家,这一块管董事长,您从投资集团来讲,您又做官员,又做企业,又做实业,又做金融,这方面矛盾怎么处理?
管跃庆:归结到一点,矛盾的统一体,投资的根本还是资本的流动,从做企业的角度来讲,资本始终是追逐自己有获利的地方,不管做实业还是做金融。做官员,考虑更多的是社会、民生、公平。做企业,我认为首先只有把这块资本经营的有利,企业能够平稳增长、发展,然后所有企业员工他能够分享到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福利和相关成果,因为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企业都做好了对社会就有贡献,从这个角度,我觉得有些时候从实业资本会一部分分配流动到金融资本,我不太赞同说这是隔行,因为经济是资本流动,不可能以所有者替代管理者,只不过寻找变革的途径,是所有者在找比你更精于管理经营的专业资本运营者;反而言之,金融资本流到实业可能也有这个考虑,追逐对金融这块资本更有能力的资本运营者,用股权的办法来寻找对这块资本能够经营出更好效益的经营管理者,在发展阶段过程中有时候资本在跨行业流动,我觉得资本只有在流动中升值,这是我的理解。
杨杜:谢谢管董事长,看来政府领导和企业领导结合起来,我理解管董事长的话,做资本是没有行的,还是领导啊!这样,我们把时间交给下面在座的各位朋友,如果大家有问题的话,可以举手示意。
提问:我想请问中信证券的刘总,企业这一块能不能跟我们简单谈一下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包括有一定规模、没有上市的国有企业,如何设定一个上市的路线图?就是简单的注意要点,因为这是金融的最高境界,资本运作,谢谢!
刘辉:路线图,实际上上市有不同的板,包括是去香港、新加坡、伦敦还是纽约,这都是一个选项,简而言之,在我看来上市不仅是融到一笔钱,而且这个钱可能相对于原来规模不是很明显,最重要的是变成一个公众公司。以前我亲弟弟说,能把自己的份额做的越来越小,那你就太厉害了。以前我想上市可能是把自己份额占得越来越小的一个重要步骤。我想需要做一些类似于规划性的东西,一个就是围绕某个主业,大致上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结合你选择的目标市场要求之间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围绕着产生的问题,调整资产。整个路线图,你想这些事情到你认真去做这件事情,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时间,那么你去做这件事情到满足上市条件之间,在实际过程中要设计出对接的问题,相应的在这种情况下谈上市的问题,咨询机构和保荐人或证券公司,他自然会给你做出很多的建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间,为了上市,还需要实现增值、扩股等等事情,大的步骤还是和专家团队一起分析。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企业自我梳理的过程,具体环节,你一旦进入这个程序以后,保监机构会给你很多的建议,大的方向应该是这样。
杨杜:感谢,我对路线图实在是不了解,我认为这是利益得失,到底上市干嘛,实际上是以权换钱;第二个是以私换公;第三,我觉得是以自由换规划,以王院长做一些补充。
王红英: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尤其像我们这样很大的企业,经历了很多的过程,你上市,至少未来五年国家产业规划要清楚,昨天发改委的几位老师、副主任都讲了,你要根据政府的国民经济GDP总量、产业细分行业,朝着未来要鼓励的方向发展,不是说你有钱了,就上市。
杨杜:再有请一位。
提问:各位专家好,我们是做汽车零部件的工业体,也就是属于服务行业,现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两个,1、我们这个行当创意水平很低;2、在发展过程中感觉资金比较不足,现在虽然有四五十个亿,但是总体竞争力还比较弱,像这样的供应链企业它的版块要往前走,各位专家认为我们应该怎么走才会未来竞争力越来越强。
张胜利:你是不是在合肥做?
提问:在浙江。
张胜利:我们都是老乡,你的产业;合肥,安徽的制造业做的很大,你现在做的也很好,首先要把产品做精,把上游和下游这层关系要做好,我和你有同样的感受,配套本身利润比较低,而且流动资金非常慢,我建议你把台州的配套生产基地牵到合肥来,可能会降低你的制造成本和运作成本。既然做了,我们要做第一,既然做了,我们要做最好,我相信你这个企业在台州和在合肥,甚至在巢湖,如果在巢湖,可能更有利,而且你也不要担心,对这个产品自己作为老板心里要清楚,作为老板不清楚哪来员工清楚。我们是老乡,做任何事不能三心两意。
杨杜:谢谢,张董事长已经为合肥招商引资了,表面上如此,实际上谈到背后,在浙江台州做配件没有几年时间了,要转移。
提问:我解释一下,我们和做配件不一样,和张董稍微有点区别。
管跃庆:这块我想简单说说我的看法,我觉得首先做工业链,在现在的商业工业企业运作模式里头,你的这一块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作为现代工业来讲,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如果我们这样的生产型企业一直还是把物流,把各方面都去延伸的话,肯定做不清,那一块是你的特长,所以我想你肯定对未来的陷井是很明朗、很光明的,肯定要有信心。
杨杜:再有请一位。
提问:非常感谢杨教授和四位专家,金融变革与企业成长,如何规避风险,我长期对这个问题比较困惑,我是二轻集团的,我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无论是金融变革还是企业成长,首先是不是要探讨熟悉领域,如果把熟悉领域做好了再研究陌生领域,由不熟悉变成熟悉,就少走弯路了。第二,无论是金融变革还是企业成长,解决企业的成长问题关键是文化和智慧,让文化深透智慧,让智慧融入文化,解决它的成长关键是不是文化。第三就是管理,我通过四位专家和杨教授昨天一番讲解,在规避风险的问题上是否遵守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战略,战略具有方向性、前瞻性;第二个是基础环节,企业的成长,如果说研究成长的基础环节,是否是三张报表,透过这三张报表是否能够看企业的成长状况;第四个是风险,由于在金融变革和企业成长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那么信息不对称引起风险。第四个是弱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在正常运作当中不停的出现问题。我就问这几个问题。
王红英:一看就是学者性非常浓的管理者,我们现在谈的都是从投资的角度,要么做实业的,收益多少,要么做金融的,收益多少。现在有一般体会非常深的观点,虚拟经济如何服务实体经济,换句话讲金融就是服务实体经济,使它有更大的发展。金融本身在今天五百强或者说在特定的场所,把它定为企业的融资管理工具,这是我的一个看法。第二个我想说风险管理的问题,刚才也谈到了,从2003年到2008年,我们对钢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因为我们没有风险管理,我们没有OTC做场外交易,包括股权投资的对称工具,为不确定数据,我们为此多出5500亿人民币支付。日本采用什么方式?投资铁矿石的企业,投资股权的时候会获得资本收益,对冲了当时的成本。还有关于铁矿石的OTC场外市场,也锁定了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可能更多的还是匹配,不是非A即B。
杨杜:感谢王院长,我想定位非常重要。有请最后一位。
提问:各位专家好,我想问一个问题,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成功了,索罗斯投资海航成功了,而我们中投投资黑石暂时失败了,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很大的民族,为什么中华民族在竞争业没有超过犹太民族,各位认为在未来中华民族投资哪些海外市场会更加成功?
刘辉:我自己长时间做投资研究,我想中国的金融企业,包括在这其中的人,他们这些人以前在我眼里不是一个人,都已经神化了。我想有很多的事情,包括对国际金融本质,以及对海外金融市场,甚至对美国这个社会本身,都是逐步规避的过程,你刚才提到这些人,在我心目中逐渐从天上回到人间,这是拿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这个问题。第二个,不是犹太人或者中国人的问题,很多东西只要回到最本质的因素上,金融的投资也有成本和失败,黑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从未来资本趋势来看,几年之内就可以看到双向国际化,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都会过去。
提问:杨教授你好,我是江淮晨报记者,我想特别情报一下张胜利董事长,您说徽商文化和温州文化可能会有冲突,您能不能给我们详细描述一下,如何将将这种冲突化干戈为玉帛的?谢谢!
张胜利:温州有温州的文化,徽商有徽商的文化,这两种融合在一起,如果光用温州的温商文化管理合肥这个团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需要一个过程,当时从骨子里瞧不起个体户。说白了,我在合肥这几年走的路非常辛苦,最后总结一些经验,要把文化相结合,才能把团队管理好。安徽的徽商文化很经典。我们今天有这么好的机会到合肥投资,我们为什么在合肥投资,挣钱是目的吗?也不是目的;像我们这些企业也属于社会企业了,要想把这个企业管好,我们就先要把这两种文化精华、经典结合起来用好用足,我是这么觉得的。
杨杜:非常感谢!今天的主题是《金融变革与企业成长》,希望大家把金融杠杆做好,也希望把金融版块做好,最终还是以人为本,坚持文化,最后促进企业成长,非常感谢四位嘉宾,感谢大家!也感谢各位朋友的参与,谢谢大家!谢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