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说:“芒种三天见麦茬”。在芒种时节,北方的冬小麦开始收割。用丰收的麦粒代替糯米包出来的粽子,同糯米粽子一样味美。正如宋代诗人陆游在《时雨》中所言:“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麦饭飘香,是芒种时节的特色风光。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6月6日或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径75度的位置时为芒种。芒种的“芒”是指麦类等谷类为芒的作物开始收割,“种”则是北方谷黍、稷类作物开始播种,南方有芒的水稻也要插秧。芒种时节是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期。宋代虞似良《横溪堂春晓》曰:“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此时,“三夏”正忙,夏熟作物要收获,夏种作物要播种,春种的作物要管理,广大农村唱响夏收、夏种、夏管的交响曲,是最为紧张的繁忙季节。
芒种时节,风、雹、连阴雨及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多了起来。在古代,农家靠天吃饭,而时天公会不作美,连日的阴雨往往会造成小麦在穗上发芽,烂于田间。而夏种时,如遇伏旱严重的天气,会使夏播的秋苗直接旱死。这时节,古代的农民可以说是心急如焚。宋代范成大《芒种后积雨骤冷》曰:“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该诗描绘了当时,农夫在阴雨连绵时节,冒着寒冷身披蓑衣插秧苗的场景。所以在古代芒种出现了一些祈求上苍保佑的活动。在南方,有芒种祭祀花神的仪式。在北方,有一些祈雨或祈晴活动。芒种前后,还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戴香包、饮雄黄酒等民俗活动。
时代变迁,今天的我们是用双手改天换地,山河依旧在,春风更缠绵。在芒种时节,我们除了感受“三夏”之忙,更要体验夏日之美。宋代赵师秀《约客》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我们要用激情领略大美中国,去看去听去思:“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芒种时节,愿君品味出五彩时光,流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