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子绞车班到女子高山配电室,从百米井下到优秀人才工作室,从350KV配电室到矿灯房,全国五一标兵岗、山西省五一巾帼奖、山西省能源行业“五小”创新奖……系列荣誉的背后,离不开一批批朝气蓬勃的青年团队,他(她)们扎根矿山,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诠释了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对症下药的“技术大拿”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刘家梁矿生产楼上只留下值班、带班的员工,但是对于人才工作室的王福西来讲,创新室的培训工作才刚刚开始,在他的身边,围着四五个年轻小伙,他们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强力皮带监控及堆煤保护”的创新原理。
“创新就是要体现价值,比方说这个‘强力皮带监控及堆煤保护’一方面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强力皮带安全稳定运行。”王福西详细介绍了近期的改革项目,列举了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强力皮带监控及堆煤保护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的讲解已经不是头回,为使更多的青年能够在创新工作室实现自身价值,王福西总是不厌其烦一遍遍讲解自己在创新实践中的感悟。
针对不同类型的徒弟,王福西签订师徒合同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制定阶梯式的培训计划,不仅强调基础知识培训,还采取现场实践操作的方式,围绕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技术难点、难题,共同研究改进制约安全生产的落后工艺。多年来,王福西带领团队创新了27项“五小”成果。累计培育出年轻骨干人才23名,矿井各岗位技术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多名技术人才走向了领导岗位或成为专业技术领域的带头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10月份,刘家梁矿职工创新工作室顺利通过了山西省煤矿工会的验收,对于王福西来讲却是另一个新的起点,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解决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怎样才能节约创效?随着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兄弟单位、忻州供电公司等单位纷纷来前来交流经验,王福西总是笑脸相迎,倾囊传授自己的所学技能。时间不负有心人,2023年5月,王福西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这个奖名副其实,为矿山青年职工树立了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好榜样。
井塔上的“铿锵玫瑰” “开车前确认,电压正常,安全回路显示正常,液压站残压正常……”这是轩岗煤电公司焦家寨矿立井队绞车班“手指口述”的日常工作。90后丁胜兰,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立井队绞车班工作,3年来,她从不埋怨、从不叫苦,通过不懈的努力,从一名绞车司机成长为绞车班的小组长。
绞车房内机器轰隆隆转动,组长丁胜兰一遍遍重复着口令和动作,从交接班、开车前的准备工作到绞车的正常运行,定时巡回检查各项安全操作指令,要求每个人的“手指口述”都要一气呵成。
“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往往是在大量的重复中形成的,我们只有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才能对得起我们身后的这面荣誉墙”,在绞车班的荣誉墙下,面对一面面“全国五一巾帼奖”、山西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丁胜兰庄严地对绞车班的女工们说。不难看出,学历并不等于能力,丁胜兰从参加工作起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型绞车司机,无论是班前、班后还是轮休时间,她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总是一遍遍对着镜子练习“手指口述”,一遍遍翻看《安全规程》,带领全组绞车女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矿灯房里的“光明使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轩岗煤电公司入井员工的足下,有一盏盏明亮的灯,照亮着他们深入矿井深处的路。
“您叫什么名字?”“请您戴好安全帽”“您下井注意周边环境”……
这是各矿井口经常能听到的声音,作为矿井的窗口单位,无论是焦家寨矿还是刘家梁矿,灯房女工总是柔声细语,时刻将安全的叮咛与希望挂在嘴上。
“矿灯是矿工生命的守护神,而我们肩负着矿工的安全,每次擦拭矿灯、维护自救器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手里捧着的是一个安全的守护者。”刘家梁矿矿灯房组长说。
为了兑现无坏灯、无病灯、无红灯的“三无”工作承诺,刘家梁矿灯房的女工以“勤听、勤问、勤看”的工作方式,认真检查每位出井员工交回的矿灯和自救器,并且定期在下井员工中开展矿灯使用情况调查,根据员工反映情况,及时解决矿灯、自救器的坏损问题,实现了矿灯、自救器完好率100%。
“我们每天都要来回穿梭在每个灯架之间,一年365天,这里24小时都会有人坚守岗位,每每看到平安出井的员工,我们总能够联想到自己对家人平安出井的期盼,带着这份期盼,我们都会尽职尽责地保障矿工的安全。”说起矿灯房的工作,充电工李红燕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