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湖区民宗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导”字入手、“融”合发展,创新举措、守土有责,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力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不断提高民族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拓展并擦亮区域民族工作特色品牌。
“导”之有方、“融”合力量,民族工作“主心骨”有效夯实
滨湖区民宗局以更高站位谋篇布局,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从实现对口援助工作和城市民族工作有机融合等方面,把握重点关键,谋划全区民族工作。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民族宗教工作,及时召开区民宗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下发滨湖区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书,为2024年我区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指明方向。以更高频次宣传引导,坚持“以学促思”,组织加强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开展“互学互鉴”,组织各民族代表人士参观学习,交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加强相关学习及信息宣传工作,民宗方面多篇文章录用央统网站和省统网站,拍摄反映民族团结主题视频《汇聚民族情 共圆湖湾梦》。以更高标准实践创新,按照“创新品牌亮点,打造一流平台”的思路实践。近年来创新打造“湖湾同心圆”梅园开原寺地铁主题车站,扶持注册并实体运行全市首家“红石榴品牌”文创客厅,2023年成立“湖湾石榴红”民族工作联盟,整合辖区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红石榴家园”阵地资源,构建对话交流、资源共享、创建共谋的平台,合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联盟成员单位中船702所接待全国少数民族参访团来锡参观,2024年发布包括龙文化主题创意设计大赛在内的五大民族主题活动。
“导”之有效、“融”情教育,民族团结“一家亲”氛围浓厚
强化全程育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原动力”。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院所教育特色品牌。打造马山峰影小学民族特色运动课程、民族画信交流、民族音乐团;丰富蠡园中学民族团结法治长廊的普法活动;组织青山高中新疆班开展走进第二故乡的活动;联合江南大学发布龙文化主题创意设计大赛,推动校地共建谋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
强化家园建设,为城市各民族融合提供“好平台”。成立“无锡市滨湖区弘扬民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平台和品牌文创。围绕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深入挖掘民族地区党外知识分子助推家乡发展、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事迹,以及科研院所东西部合作共建项目成效,建成并高效运行湖湾“同心楼”阵地。“红石榴家园”蠡湖馆暖心促就业,专设“红石榴就业”点,全区首个“红石榴家园”社会组织“零聚”创建点推出“邻里一家亲,真情你我他”的民族团结社会化服务项目。
强化项目培育,为民族团结工作品牌注入“新内涵”。实施“石榴籽项目库”培育工程,将民族工作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大项目,以及社会面精准扶贫、社区治理等工作相结合,探索“平台化、项目化、品牌化”融合创新、协同工作模式。联合团市委开展“青暖童心”无锡—阿合奇青少年画信交流和物资捐赠活动;协调区宗教慈善基金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开展困难少数民族结对帮扶;开启度假区“石榴籽赋能行动”,与人社、经发、社事、旅游等部门加强协作,不断解锁民族同胞共同富裕的技能“密码”。
“导”之有力、“融”入专业,东西协作“山海情”越写越深
深化各民族“三交”成果,民族团结进步“种子”深植心间。2023年开展滨湖—阿合奇文化教育交流项目,雪浪中心小学和阿合奇县团结小学将民族“三交”融入校本课程,以教学资源共享等方式实施民族团结一家亲教育模式,助推两地各民族青少年文化交流。聘请一批文化教育交流使者,积极搭建滨阿共享交流平台,激活民族工作新动能,注入民族团结进步新动力。
发挥统战对象社会服务功能,东西部协作之花美丽绽放。举行东西部交流共建项目签约,探索东西部协作“新模式”,组织开展滨湖与新疆阿合奇、青海民和之间文化、教育、旅游等系列交流共建活动。区佛协委托华藏寺定期远赴滇、川等民族地区开展助学慈善,公益慈善义举总形成逾十万公里,助学款项捐赠累计100余万元。为少数民族同胞解难题办实事,在政策范围内充分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同胞创业发展,辖区西北人家负责人为区民宗局送上“心系民族群众,实干民族工作”锦旗。
统筹统战资源挖掘特色阵地,东西部协作和民族融合硕果累累。在马山宜马快通建设项目摸排出近千名少数民族建设者,开展“送服务进工地”,建成马山“红繁榴笑”阵地作为民族同胞在第二故乡的候鸟驿站。湖湾“同心楼”阵地自建成以来,通过省级“红石榴家园”验收,高质量承办了全省民族体育表演项目培训、“东西协作,共铸同心”——无锡市对口帮扶海东交流对接会、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会议等。通过强有力的阵地建设、内涵丰富的活动,滨湖区“中华民族一家亲、团结进步共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巩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