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去年营业收入排座次的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29日在京公布。国家电力公司以4003.95亿元位居榜首。500强去年总的营业收入为61054.7亿元,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5933亿元的63.64%。
中国企业500强是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推出,并在其组织的“中国企业发展报告发布会暨中国企业500强论坛”上公布的。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在发布会上说,中国企业不能做“虚胖子”,要做大,更要做强。这也正是本次论坛的一个鲜明主题。
据介绍,为做好“入世”后的应对工作,促进我国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大企业,今年的中国企业发展报告中增加了中国企业500强分析。500强企业的排序是按照国际惯例,在企业自愿申报基础上,由中介机构审定产生的,此次排序不是简单地为排序而排序,而是综合、科学地排序,目的在于促使企业不仅做大,而且做强。因此,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大企业的状况,反映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实施“抓大放小”政策后我国企业所取得的成果。中国企业500强已把握了中国经济的命脉,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总体来说,2002年500强有五个特点。
一、总体规模扩大,企业间差距也很大。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整体规模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其人均利润、人均营业收入、人均资产收入率等经济效益与效率指标都有较大改善。占大型企业单位数7864家的6.36%的500强,2001年完成营业收入占当年国内总产值的63.64%,其平均营业收入增长13.16%,平均资产增长9.86%。但500强企业中,差距很大,排序第一位的国家电力公司和排序最后的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相差近200倍。不过这种差距呈缩小趋势。
二、效益增长低于规模增长。500强的人均利润、人均营业收入、人均资本、平均资产利润率和平均资产周转率等经济效益和效率指标,其增长速度低于企业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增长速度,甚至有少数企业亏损严重,约1/3的企业利润缩水。
三、产业分布中,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是重要力量。500强企业中,第二产业的企业占72.8%,第三产业占2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金属业的企业最多;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金融业的收入比重超过了10%;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邮电通信业和金融业等垄断行业企业盈利能力最强;第三产业企业的资产占绝大部分,金融业企业资产所占比重达到63.1%;各类批发业企业人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周转率最高。从实现利润上看,第一产业只有0.43%,第二产业63.33%,第三产业35.76%,差距极为明显。
四、地域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同,呈东中西排列趋势,东部优势明显。在500强中,东部地区企业个数占78.4%,营业收入占90.05%,利润占91.7%,资产占96.08%。
五、国有经济虽然占绝对地位,但其经济的效益与效率却是各类型所有制企业中最低的。在资产利润中,国有企业为1.06%,外商投资企业为8.64%,私营企业为13.73%。人均营业收入和资产周转率外商投资企业均为最高,分别为158.89万元和189.25%。
尽管中国企业500强有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但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报告指出,一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平均资产规模只有2002年世界企业500强的6.46%,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平均营业收入只有2002年世界企业500强的5.26%;二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低。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人均资产,分别只有2002年世界企业500强的12.95%、29.62%和1.57%;三是盈利能力水平低。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平均利润水平只有2002年世界企业500强的12.06%;四是创新能力低。根据对我国钢铁、煤炭等16个行业调查,我国多数大企业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少、创新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是主要原因;五是国际化水平比较低。我国500强企业中还没有出现主要以全球市场配置资源、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
报告认为,为了缩小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的差距,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企业,一方面,国家应逐步完善发展大企业的配套政策,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企业应当在如下八个方面下功夫,加快培育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一、认清差距,树立信心,坚持正确的发展观;二、围绕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制度和管理创新步伐;三、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四、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五、推进企业并购、重组与战略联合;六、探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途径;七、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八、大力塑造企业诚信精神,增强企业社会责任。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