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大模型”的风持续吹来!在近期的外滩大会、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生成式AI、大模型”再次成为“顶流”话题。大模型今年在国内遍地开花,包括蚂蚁、度小满、马上消费等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布局和研发金融大模型。
马上消费作为持牌消金机构,率先试水大模型,在前不久推出全国首个零售金融大模型“天镜”。马上消费人工智能研究院陆全关于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的本质区别表示,天镜正是瞄准了产业应用,基于马上消费在零售金融的实际业务场景产生的真实需求,而研发的相关应用。在被企业认可后,产生了大模型真正的应用价值。依此来说,天镜植根于场景,落地于场景,更像是金融行业的场景大模型。
这一点正是业内热议探索的方向,通用大模型如何在金融领域落地和应用持续深入?
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PK,多家消金机构探索“马上经验”
大模型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探索,学界、产业界的专家形成了共识,大模型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但对专业能力和逻辑严谨、精准性要求严格的金融行业,业内在讨论拥抱大模型的同时几乎都提到了落地金融行业面对的诸多挑战。
当前大模型都是百万、千万、上亿的训练参数,难免会有一些杂质数据掺进去。陆全表示,数据本身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定风险,大模型受限于这些数据,会因不能分辨真假,无法确定自身生产的内容,会带来事实性偏差“幻觉”。此外,金融大模型还无法解决一些关键数据的反向数据泄露防护问题,无法做到真正的开源,行业数据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合,这也是一大挑战。
当前的大模型很难做到每一份决策都稳定、精确,再加上行业合规方面的挑战,导致大模型的应用在金融行业知易行难。
目前,只有工商银行基于昇腾AI的金融行业通用模型、马上消费的“天镜”等寥寥几家机构涉猎,更多的金融机构则处于谨慎观望状态。
业内人士表示,从行业应用路径来看,科技巨头提供通用大模型,或者技术能力强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金融行业大模型,具体的金融机构基于这个行业底层模型,用自己的业务数据去做私域训练,然后做私有化的部署和应用。
但业界倾向认同:通用的大模型往往只能解决80%的问题,而在面向金融行业细分领域时,还需要结合信贷传统模型在深度学习领域的积累。
通用大模型在金融行业宽广有余,纵深不足。对此,陆全表示,相比通用类金融大模型,天镜更具专业和场景优势,通用大模型想进一步渗透到风控等金融核心业务,还需要在垂直领域精调。
“天镜的价值并不在于可以直接把模型照搬给其他金融机构,而是因马上消费提供出一套基于机构自身业务研发大模型的经验和落地的内生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其他机构落地大模型并产生价值”。陆全还透露道,在天镜大模型发布后,已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了解和学习天镜的研发过程和相关落地应用产品,如智能客服助手、数据分析助手等。
天镜大模型四大核心领域,9月底上线智能客服助手
正如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近期所言,“卷大模型没有意义,卷应用机会更大”。大模型最终要落地场景。
大模型和场景融合是一个不断演进、探索的过程。蚂蚁集团副总裁徐鹏认为,大模型的应用生态还不够繁荣,应用场景也还没有那么丰富。
目前天镜大模型在汇集智慧、唤醒知识、众创价值、数字分身四大核心领域已经成功落地相应的场景产品,包括在营销获客、风险审批,客户运营、客户服务、安全合规、资产管理这六个零售金融最典型的场景,以模型和数据驱动业务,解决行业痛点问题。
汇集智慧,主要应用在人工客服场景。通过大模型提炼萃取一线优秀人工坐席客服经验,汇聚成群体智慧,从而拥有一对多服务客户的能力,也可作为人工坐席的辅助角色。据了解,经过近3个月的运行,其意图理解准确率达91%,高于传统AI的68%;客户参与率61%,高于传统模型的43%,也高于人工坐席平均28%的水平。
唤醒知识,主要为解决提取、利用非结构化文档中的数据资料的痛点。例如,将企业招股书、财报、经济预测数据等文件上传后,天镜大模型可深入解析金融领域专业术语,同时查询定位多个不同文档,洞悉金融图表隐含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众创价值,是为了降低使用数据的门槛。天镜大模型SQL生成平台不再需要代码等专业指令,使用者可直接向AI说“大白话”,天镜即可自动理解需求、展开检索、生成答复,按照人的意思去完成数据挖掘的任务。
数字分身,旨在打造“数字外表+智慧大脑+情感内心”三合一的数字人,擅理解、有温度、懂心理的智能秘书,或不休不眠的智能“打工人”。通过上传资料并定制一些参数,只需5分钟的数据训练,员工即可拥有自己的数字分身,代替员工完成大量工作。
陆全强调,天镜大模型从一开始研发,就专注于真正帮金融企业去落地,去产生实际价值。
陆全还透露道,9月底还将正式上线基于天镜大模型的人工客服智能助手,实时响应用户的问题和需求,优化客户体验。
作为首家自研大模型的消费金融机构,马上消费让大模型从理想照进现实,是大模型技术向金融领域深入渗透的标志性事件,代表了持牌金融机构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新高度。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