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读懂新疆柯柯牙荒漠变绿洲的“密码”

作者:王胜男 牟利民 2023-07-28 15:1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次阅读
 
读懂新疆柯柯牙荒漠变绿洲的“密码”

根,深深扎进戈壁;枝,高高伸向天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柯柯牙,随处可见高大挺拔的新疆杨,它们如同整齐列阵的卫兵,守护着林网内的禾黍盈盈、林果飘香。

  置身林海,让人很难相信这里就处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北缘,很难想象30多年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风沙迷漫的景象。

  1986年,阿克苏地区启动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37年来,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明天,阿克苏各族干部群众如同一棵棵新疆杨,以昂扬的姿态扎根荒漠,接续奋斗,筑起集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于一体的“绿色长城”,创造了荒漠变绿洲、戈壁变果园的绿色奇迹,为荒漠化治理贡献了柯柯牙模式的智慧与柯柯牙精神的财富。

  盛夏时节,《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来到阿克苏地区,以柯柯牙为起点,循着一片片绿意、一个个故事去破解柯柯牙荒漠化治理模式成功的密码,为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提供更多可能。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干成”

  1986年以前,柯柯牙是沟壑纵横的亘古荒原,每到春季,柯柯牙黄土高台的沙土借助风的力量,扑向阿克苏市区和温宿县城。

  阿克苏人关于风沙的记忆刻骨铭心。20世纪80年代,阿克苏一年有100多天都是沙尘天气。东风西风交汇于柯柯牙,狂风夹杂着黄沙,一夜之间就能摧毁几十万亩农作物。沙尘遮天蔽日,相隔两三米都认不清人,在屋里白天也得开灯。更紧迫的是,阿克苏市南部沙漠离城区只有6公里,并以每年5米的速度不断逼近。

  前人不是没试过引水治沙、植树造林。据《温宿县志》记载,清朝末年,当地贵族想在柯柯牙栽植花木,专门从吐鲁番聘请工匠开凿坎儿井,穿引地下水,耗资甚巨却几无成效。民国时期,地方官员也曾尝试垦荒造林,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结果由于干旱缺水也宣告失败。“年年植树年年荒,年年植树老地方”,一句顺口溜道出了在柯柯牙植树之难。

  一难在水。20世纪80年代,阿克苏年降水量不到60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2800毫米。

  二难在土。1985年,阿克苏地区组织技术人员对柯柯牙区域58个土壤剖面的土样分析显示,土壤盐碱量平均值高达5.58%,最高达9.87%,而造林要求土壤盐碱量不得超过1%。

  柯柯牙,维吾尔语意为“青色的崖壁”,可那时的柯柯牙却是满眼土黄色,黄土台地地貌状况复杂,地势高低不平,有大小沟壑数百条,最长达800米、最深10多米、最宽30多米。

  要改变阿克苏的生存环境,首先必须种树阻挡风沙,而且要种的不是几棵树,而是百万亩林。这样庞大的工程、这样苛刻的绿化条件,远远超出任何个体的改善能力。这件事谁来干、谁能干成?

  答案是:只有中国共产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为了根治风沙危害,1985年,阿克苏地委领导班子带着功成不必在我、利在千秋万代的责任和情怀,作出了在柯柯牙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决定,誓用宽幅林带挡住千年风沙。

  沉积了几千年的黄土在盐碱的作用下坚硬如铁,“坎土曼”(当地一种类似铁锹的工具)砸下去直冒火花,有的地方即使用炸药也只能炸出脸盆大个坑。面对困难,阿克苏人选择迎难而上:修渠引水、平整土地、灌水压碱、改良土壤,用铁锹、锤子一点点砸,用十字镐一点点挖,终于,在百万植树大军的汗水浇灌下,1987年的春天,柯柯牙荒原上出现了一抹亮眼的绿色,树木成活率达87.3%!

  政贵有恒。此后的30多年间,七届阿克苏党政班子接续奋斗,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各族人民群众,以愚公移山之志、滴水穿石之功开辟了一片片绿洲,创造了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伟大业绩,更铸就了“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柯柯牙精神。

  在柯柯牙纪念馆展厅,从1985年至今的5张卫星遥感影像清晰地记录了柯柯牙从“没有绿”到“一抹绿”再到“连片绿”的变迁。第一个10年完成人工造林3.3万亩,第二个10年完成人工造林6.55万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委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柯柯牙绿化工程迈上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持续巩固先期27万亩造林成果的基础上,新增造林93万亩,累计造林超过120万亩。

  1996年,柯柯牙绿化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2001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8年,阿克苏市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阿克苏地区先后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荣誉。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从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这些案例来看,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

  是的,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而且这件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干成!

  “以林养林”让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

  把树种活只是第一步,保住来之不易的绿色,更是长远的考验。

  阿克苏地区林业和草原局中心林管站高级工程师张志军介绍说:“在很多地方树只要扎下根,三五年后就可以靠雨水自然生长。但在柯柯牙这样的干旱区,树从种下去开始,全程都需要管护,等中央拨款或光靠地方财政资金绝不是长久之计。要让生态建设的成果延续下去,必须调动民间力量,鼓励社会参与,并让建设者享有绿化带来的经济收入。”

  柯柯牙逐步探索出“以林养林”模式,结合南疆独特的光热资源,在防护林网中套种苹果、核桃、红枣等经济林。政府先期投入开发种植,然后以优惠的政策承包给种植户管护,经营权归承包户所有,政府得绿,百姓得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目前,经济林已占整个柯柯牙绿化工程的86%。

  7月,记者走进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原核桃林场),这里是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的一部分,也是著名的纸皮核桃“温185”的培育地。现在正是核桃硬壳期,绿色的果实已有鸡蛋大小,林下几天前刚浇过水的地皮仍然湿润,泛黑的土壤结皮上隐约可见一层薄薄的青苔。炎炎夏季,漫步核桃林间,有种沁人心脾的清凉。

  “原先这里是几千亩光秃秃的戈壁滩,沙子夹着石头,风一刮起来,打到脸上生疼。”林场园林三队队长罗汝华回忆说。2000年,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林场开始带领周边群众治理戈壁、改良土壤,大面积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核桃是“懒人树”,不像苹果那样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精细的管护,所以,收益虽然不如苹果,仍然受到各民族群众的欢迎。“起初种树确实吃了不少苦,但最终坚持下来的都赚到了钱,”罗汝华说,“核桃林长起来了,风沙小了,环境好了,还能给种植户带来每亩3000元左右的纯收入。”

  “以林养林”模式不断丰富完善,发展出经济林树种“长”“短”兼种、“林”“农”兼顾等新模式,推动生态更加稳定、效益更加可观,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还给易地扶贫搬迁的农牧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共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在阿克苏冰雪蜜翠园设施农业基地,从天山深处搬迁到帕克勒克村的奇曼古丽·依米提正在大棚里忙着为樱桃树拉枝。谈起现在的生活,她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过去在山里种地、放羊,生活条件很艰苦。现在我们夫妻俩在果园务工,一个月合起来有七八千元的稳定收入,家里还有8亩核桃和一些羊,生活很幸福。”

  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温宿县引进成立了阿克苏冰雪蜜翠园果业有限公司。副经理文鹏举介绍说,从2020年开始平整土地种植樱桃,目前基地已建成550座大棚,采取“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一户农民承包5个大棚的日常管理,以劳动力入股,收获后除去生产经营成本,与公司对半分红。今年挂果量约70吨,樱桃采摘、批发、电商等销售情况都不错。预计明年进入盛果期,按一个大棚2吨的产量计算,承包农户每个大棚能获得3万—5万元的收益。

  发展林果业的收益有效平衡了“养林”的支出并有盈余,生态与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至2022年,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种植总面积达到450万亩,果品产量259.64万吨,总产值182.03亿元,林果产量、产值均列新疆第一位;农民人均林果收入566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25%,其中阿克苏市、温宿县等荒漠绿化生态治理工程所在县市,林果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系统治理续写人沙和谐新篇章

  当年在柯柯牙栽下的树苗只有1米来高、小指头粗细,30多年过去了,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筑起围绕阿温城区的绿色长城。

  以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为引领示范,自2015年起,阿克苏地区又相继规划实施了阿克苏河流域、渭干河流域、空台里克区域“两河一区”3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关停小散乱企业上千家,构建了以绿洲防护林体系为中心,以水网、路网、林网为通道的生态屏障。

  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工程是阿克苏第五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工程规划思路由原来单一的植树造林防风固沙,转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着力打造集防沙治沙、再生水及农排水规模化利用、湿地修复、沙漠旅游、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系统治理示范工程。

  “在五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实践中,柯柯牙模式不断升级。从战天斗地求生存、扩绿种林谋发展到修复绿洲生态屏障、治理流域生态安全,再到如今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阿克苏人与沙逐渐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关系——和谐。”张志军说。

  在阿瓦提县境内的艾西曼区域,一望无际的流动沙丘上,一条条黑色的滴灌带勾勒出五线谱般的线条,高高低低、蓬勃生长的沙枣、红柳、梭梭等树苗如同跳动的音符,正谱写新时代的绿色乐章。不远处的艾西曼湖碧波荡漾,岸边芦苇摇曳生姿,野鸭等水鸟自在游弋。

  阿瓦提县林草局艾西曼区域管护站负责人蒋军介绍说,这里的灌溉用水重点利用城市中水、农排水,造林成活率达85%。植被盖度逐年稳定增加,过去难觅踪迹的塔里木兔、狐狸等野生动物,现在不时能看见它们在湿地旁徘徊觅食。

  阿克苏五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总规划面积564.9万亩,计划造林483.3万亩,目前已完成造林478.04万亩。阿克苏地区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35%提高到9.04%,年降水量从不到60毫米增加到120毫米,每年沙尘天气从100多天减少到30天左右,湿地面积增加到234.42万亩,减少水土流失1290万亩。

  如今的阿克苏“城在林中、水在城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脸上写满幸福与自豪。但在柯柯牙,人们仍然保留下一条原始地貌的深沟,提醒后人曾经的柯柯牙是怎样的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阿克苏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党委书记刘宁表示:“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握好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弘扬柯柯牙精神,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绿洲,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优良的美丽阿克苏。”


点赞()
上一条:CBAM的实施直接影响全球产业碳减排通道2023-07-25
下一条:读懂新疆柯柯牙荒漠变绿洲的“密码”2023-07-28

相关稿件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柯桥论坛在绍兴开幕 2022-11-15
李柯:比亚迪“最重要的女人” 2023-04-23
顾雏军获43万国家赔偿,还想上诉索要“格林柯尔系”股权、土地 2022-01-09
伊斯坦布尔百年地铁线老而不衰 2022-01-25
数实共生 “布”期而遇——2022柯桥时尚周(秋季)华丽启幕 2022-11-17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