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北京“两区”建设这样干!

2022-07-05 11:20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北京“两区”建设这样干!

2020年9月,北京正式启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两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更好发挥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的引领作用,我们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一、“两区”建设带动下,北京对外资吸引力更加凸显

“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北京的重要任务,也是2021年北京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五子”当中的“一子”。一年多来,“两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三大特征,立足降成本、享便利,创新实施了上百项政策制度创新,进一步筑牢了“两区”的开放引领优势。

科技创新方面,全流程走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企业从申请认定到获得批准用时仅一个月,较常规审批流程大幅压缩80%以上。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已覆盖北京市2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300多家重点领域的中小微企业投保的3300多件专利,保障金额超过了33亿元。

服务业开放方面,率先落地证券业、期货业过往资历认可机制,搭建了全国首个省级境外职业资格证书查询平台;首创“推荐制”人才引进模式,实施外国人工作许可、工作居留许可“两证联办”;落地实施非金融企业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外债一次性登记试点范围扩大至北京自贸试验区;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范围;深化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加强与RCEP缔约方海关合作,升级有关原产地证明的智能审核;建成互联网医院32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131家。

数字经济方面,国际首个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科技创新平台在京设立;依托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在全国率先建立数字经济中介产业体系,全国首个跨境数据托管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实现北京首次突破自动驾驶车辆早晚高峰测试限制,出台国内首个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细则;积极推进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工作;推进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空港通关物流全流程全链条数据共享。

“两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促项目落地,累计落地了上百个标志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在“两区”带动下,2021年北京市新设外资企业1924家,为2008年以来最高值,增长52.6%,高于全国29.1个百分点;合同外资437.1亿美元,增长1.1倍,规模创历史最高;实际外资155.6亿美元,增长10.3%,为历年第三峰值。2022年一季度,北京市实际利用外资60.2亿美元,同比增长21.9%;自贸试验区所在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6.3%提升至91.6%,提高5.3个百分点。

二、充分发挥“五子联动”资源优势,打好组合拳

(一)把握一个定位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当前最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它充分整合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各种要素,既是推动国内大循环的新引擎,也是促进国际循环的主阵地。要从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中理解“两区”建设,从立足引领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枢纽平台中把握“两区”建设。

(二)利用两类资源

第一,北京的要素资源。比如,科创、金融等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要素资源。第二,“五子”联动的资源。北京“十四五”时期要在五个紧要处落好子,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这“五子”,即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数字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建设覆盖全市域,联动其他四子,要充分发挥“五子”联动的资源优势,下先手棋,打组合拳。

(三)释放三个效应

第一,形成叠加效应。在区级层面,“三城一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中外合作产业园区等功能区叠加“两区”建设。一方面更加聚焦园区定位,明确重点承载;另一方面多重政策并行叠加,形成优势互补。

第二,释放乘数效应。“两区”建设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密切联动“五子”,使彼此辐射带动作用交互凸显,同频共振,呈现乘数效应,将促进发展动能递增。

第三,发挥联动效应。立足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构建跨区域合作共赢模式,深化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京津冀产业合作新平台。发挥大兴国际机场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推动“一核两翼”联动腾飞。建立“1+N”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机制。

(四)探索四类开放

第一,产业开放,发挥开放引领作用,分类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在不同领域助力产业腾飞。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瞄准主导产业(科技创新、生物医药),实施开放赋能,促进国际合作,破解体制机制难题,筑牢产业发展根基;二是瞄准战略新兴产业(绿色金融、数字经济),实施开放铸链,通过培育产业生态,打造应用场景,创新监管机制,加快构筑新的增长极;三是瞄准细分行业(时尚消费、美丽健康、离岸贸易),实施开放集美,疏通政策堵点,强化特色优势,形成一批小而美的产业。

第二,园区开放。以自贸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园区为依托,实施园区发展提升专项行动,以“功能再造”和“政策会诊”为抓手,进一步明确重点产业的承载区域和细分方向,立足打造国际先进经贸规则先行示范区的目标,树立各自的关键IP标识,形成各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提升“两区”建设辨识度。

第三,要素开放。立足投资自由便利、贸易自由便利、资金进出便利、人才从业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功能目标,进一步聚焦人才、资金、数字、知识产权等关键要素,以市场主体诉求为导向,分专题滚动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推动高水平要素开放。

第四,制度型开放。立足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和优势产业定位,对标RCEP、CPTPP等国际先进规则,形成一批国家战略需要、开放度要求高、自身禀赋好的制度创新。特别是结合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促进数字贸易示范区与数字贸易港建设统筹联动,推动国际合作,探索规则对标。

随着“两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北京副中心政策制度不断创新、优质项目加速汇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平台建设日益完善。“十四五”时期,北京将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以首善标准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主讲: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北京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根据《发展之策:“五子”联动,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讲稿摘编整理)

点赞()
上一条:年中地方经济观察:政策落地显效 经济稳中向好2022-07-05
下一条:揭秘商圣故里的“营商密码” 2022-07-05

相关稿件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北京经开区成企业聚集新高地 2021-01-05
北京: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制度创新护航“两区”建设 2021-03-25
全国人大代表,德宏州委副书记、州长卫岗:加强中缅合作 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 2019-03-19
重磅文章 | 北京这样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高地 2022-01-13
兰州新区全力打造甘肃省外贸新高地 2022-05-23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