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9月我国首次提出“碳中和”时间表后,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碳中和”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中和”也被频频提及。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发现,随着“碳中和”概念走红,银行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投资逐渐风生水起。
记者梳理中国理财网数据发现,截至目前,各银行及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ESG主题理财产品已达57只。分析人士称,银行理财业践行ESG投资理念有助于创新业务模式,促进机构转型和提升投资收益,加强风险管理等。
ESG主题产品达57只
中国理财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各银行及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ESG主题理财产品共57只,发行机构包括农银理财、华夏理财、华夏银行、建信理财、兴银理财、苏州农商行、光大理财和中银理财在内共8家。其中,华夏银行发行产品数量最多,有34只;农银理财位居第二,发行12只;华夏理财发行4只;建信理财发行3只;光大理财、苏州农商行、兴银理财及中银理财各发行1只。
据农银理财投资经理包剑介绍,ESG主题理财产品通常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认购起点低,一般是1元起购;二是产品期限灵活,1年至3年不等;三是优选信用主体,避开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经营管理混乱的企业,致力于在获取长期、稳定投资收益的同时,还能助力绿色产业,践行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类产品收益率也较为可观。包剑表示,农银理财发行的12只ESG主题产品中,结束首个开放期的ESG每年开放第一期和第二期产品都已跑赢业绩基准,尚未到期的ESG主题产品都在稳健运作中。此外,中银理财的一只ESG主题产品,截至2021年3月4日,该产品净值为1.1202,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10.11%。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认为,银行理财业践行ESG投资理念具有丰富意义。一是有助于创新业务模式,促进机构转型;二是有助于提升投资收益,加强风险管理;三是有助于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实力。
光大理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ESG涵盖环保、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评价和体系。在这三方面做得较好的企业,风险相对较小。通过ESG策略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推动理财与ESG融合发展
ESG投资是一片新的蓝海已成为银行业的共识。
不过,普益标准认为,国内资管行业在发展ESG投资方面还面临不少阻碍,主要表现为ESG评级体系以及机构ESG信息披露不完备、实践应用程度低等问题。
谈及如何实现银行理财业与ESG投资理念的融合发展,兴业银行副行长陈信健表示,为更好发挥ESG作用,使其真正成为破解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需加快推进完善ESG整体制度框架、完善ESG信息披露制度、加强ESG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丰富深化ESG投资市场。
施懿宸则认为,一方面,要合理设置投资门槛,制定费率优惠方案。现阶段,由于ESG投资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对这一产品和相关理念较为陌生,投资参与度较低。银行理财业可通过投资门槛的合理设置,搭配制定适当的费率优惠方案,鼓励个人投资者主动了解ESG投资理念。另一方面,要整合ESG投资策略,丰富ESG理财产品类型。
施懿宸表示,现阶段市场中的ESG理财产品主要为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业需要进一步创新ESG投资方式,加强权益类产品的研究开发,深入挖掘民生、环保、普惠、养老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需求。同时,银行理财业还需要提升自身在ESG领域的投研能力和对投资资产的管理能力,加强底层标的资产的ESG相关数据获取、处理方法和分析工具的开发和运用,从而为多种类型ESG理财产品的打造提供坚实基础。此外,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培育负责任投资者也很重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