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国际贸易的“标配”。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推动高水平创新、形成高质量高价值的知识产权,是推进技术贸易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营造具有活力的创新生态。
4月20日,在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中企视讯《知新大讲堂》第十六期线上开播。上海市开发区协会特聘讲师、上海市专利试点示范项目验收评审专家万玫做客直播间,长三角知识产权发展联盟秘书长郭国中担任主持人,从产业园区的角度出发,解读知识产权运营的内涵与重点工作。
知识产权是链接科创生态要素的“开锁钥匙” “如果把产业比作咖啡,知识产权就是咖啡伴侣,二者融合才能搅拌成一杯更好喝的咖啡。”万玫表示,知识产权一头连接着市场,一头连接着创新,是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支撑。科技园区作为促进知识创造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格外重视对知识产权的孵化与保护。与律所等机构不同的是,科技园区主要通过汇集要素、融合产业、聚焦重点和裂变生态,形成适合科技创新、持续科技创新的“热带雨林”式科创生态。
科创园区所提供的的科创生态要素服务一般包含9个方面,完整覆盖“政、产、学、研、孵、中、金、媒、协”。万玫指出,知识产权与以上服务的关系是互惠互进的,将带动服务链条更好、更快地转动。因此,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科技园区需要思考如何在创新生态链中融入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与其他服务资源进行整合。
针对园区应该重点做好哪些知识产权服务,万玫给出了一个金字塔模型:底层是挖掘布局代理的需求,也是体量最大的需求,占比约为65%-70%;往上一层是诉讼需求,需要依托专业的律所,占比约为15%-20%;再往上是运营交易和导航检索分析需求,约占5%-10%;顶层是企业战略咨询需求,约占5%。这一模型涵盖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四大环节,可供科技园区参考与借鉴。
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双示范园区”,漕河泾开发区建设了知识产权园区基地和服务平台,支撑全生命周期科创服务体系,不断发挥“溢出效应”。园区通过开展质押融资、上市企业辅导、知识产权证券化、高价值专利培育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为进一步打通知识产权的“供”与“需”,园区以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信息发布、对接活动举办与点对点调研,协助企业实现供需精准衔接。
“目前,很多企业将知识产权当做‘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部分知识产权工作由法务甚至是行政部门兼任。“万玫强调,知识产权实际上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科创需求,是企业的刚需。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首先要明确定位,认清自身处于入门、防范风险、专利增值还是专利垄断的阶段。然后,再根据知识产权管理的阶梯,分步骤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万玫强调,科技企业只有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动力”和社会各界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外动力”双向作用下,才具有更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知产”变“资产” 作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路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越来越获得企业的青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
万玫以“延中”商标为例,解读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优势。“延中饮料以知识产权质押获得5000万元贷款,这是上海历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金额最高、放贷金额最高、纯商标质押融资金额最高的一单。从商标评估到放贷仅用了25天时间,不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效率,也降低了融资成本。”万玫说道。
目前,在上海市级专利试点示范项目中,知识产权金融的占比分数最高。市知识产权局将对认定的试点示范单位开展项目分别给与总额不超过40万元和60万元的资金支持,其中专利试点企业发明授权专利要求达到5项,示范企业要求达到10项。上海各区也制定了相关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例如徐汇、松江、青浦等地区都可按贷款基准利率给予企业50%的利息资助。万玫提醒,企业必须在贷款合同结清之后,才能申报相应的补助政策。
为更好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漕河泾开发区建立了“科技园区+银行+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评估(担保)机构+政策”模式。通过搭建融资平台,对需求企业进行遴选,并组织银行、评估机构等对接。万玫指出,目前的质押融资以发明专利为主,推荐企业做一些商标质押融资,获批的可能性会相对高一些。
“知识产权运营是一套系统工程,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市场、懂管理。”万玫表示,企业申请专利的最初目的可能是为了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或是获得政府的相关自主资助。但实际上,通过IP市场化运营获取经济利益,才是知识产权由“纸”变成“钱”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