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淮北相山:以服务软实力推动产业硬升级

作者:刘海洋 邵波 2023-07-11 10:02 来源:中国企业报 次阅读
 
淮北相山:以服务软实力推动产业硬升级

“下一步计划,我们先是争取公司上市,其次想将公司总部和研发机构迁入相山。”淮北市星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闳生在7月3日召开的一个小型政企交流会上表示,星光公司作为安徽省淮北市的招商引资项目,2019年由苏州进入淮北。创业以来,受益于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但效益连年翻番,而且成功跻身为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发展势头可期。

星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相山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仅在相山经济开发区内,翌光科技公司的二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盛美诺和今麦郎等公司的数字化改造步伐加快,中科淮北多肽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捷报频传,3400套人才公寓如期开工,深粤电路板等20多个PCB项目相继投产……诸多项目背后,或是新客商纷至沓来,或为老客商追加投资。

“我们立足生物科技和信息产业两大主导产业,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淮北市相山区委书记朱龙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依托淮北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契机,相山区大力支持“双创”平台建设,以服务的软实力,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的硬升级。

“老产业”高举高打

淮北市相山经开区作为安徽省首家省级食品工业的专业园区,10多年来,在承担绿色转型使命的同时,持续推动着生物科技(绿色食品)产业,加速迈向百亿级产业集群。

“我们这里地处黄淮海平原,粮、油、果、蔬、畜等原材料供应充足,周边300公里半径辐射20个地级市,带来超2亿人口的市场容量。”陪同记者调研的相山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汝东升介绍,落户在此的大学实验站、食品检测中心、中式车间、物流产业园、蒸汽管网等基础配套齐全,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产业配套。

汝东升所言,从不久前落幕的“2023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上也可见一斑。当时,在为期三天的会展上,就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韩国、波兰、保加利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5个国家的200多家企业走进相山,携30多个品类2000多种产品亮相“食博会”,实现签约项目51个,协议投资总额达280亿元。

为做好绿色食品的集聚效应,相山区一边利用既有资源做活存量,一边利用滚动优势做大增量,通过“双招双引”,广东嘉士利、今麦郎集团、苏太太食品等一批国内知名食品企业落户于此,高质量、高水平的产业发展集群初具规模。

在安徽盛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作为一家生物科技类食品企业,公司研发的包括胶原蛋白等多种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已经形成了非常强劲的竞争力。目前,企业正全力加大对设备的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数字化改造、智能化生产,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研发新产品,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与盛美诺相隔不远的安徽苏太太食品有限公司,在标准化的厂房内,全自动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串联出一条“行云流水”的生产线,花生、南瓜子、兰花豆等坚果经过预处理、油炸、调味、冷却等工序后,摇身变成精致的休闲美食。再经包装、喷码、分拣等工序,随即发往全国各地。这家企业,在赢得一季度开门红之后,正加大马力冲刺二季度。

其实,除了“盛美诺”“苏太太”,在相山经开区,截至目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名牌产品8个、省“工业精品”1个,共有农产品初加工类企业70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

在各种利好因素的加持下,相山区生物科技产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高标准建设的生物科技大健康产业园,集研发、中试、生产、检测、平台销售于一体,拥有1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7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及完善的配套设施,重点聚焦高端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食药同源等健康产品,引进了人良生物科技、北京德兰和创、中山完美集团等一批优质的生物科技、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类企业落户,形成了休闲食品类、早餐类、烘焙类、软饮料类和肉食品加工类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伴随食品产业复合式的发展,相山区食品产业链条正逐渐向预制菜、调味品、功能性食品、药膳、益生菌、氨基酸、生物活性肽、生物提取、生物制造等方向,做更高端的延伸。

“新势力”异军突起

尽管相山经开区调整、增加信息产业至今不过三四年的时间,但其全力打造的信息产业链,不仅一改过去单一的食品产业状况,而且迅猛发展的势头已成为推动园区发展的又一强劲动能。

“依托上级政策有力支撑,相山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文章,为更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朱龙表示,相山区抢抓长三角重点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扩张机遇,积极招引科技水平高,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缺少的企业,把补链、延链、强链的工作落实、做细。

2022年以来,相山经开区立足食品制造(生物科技)、信息产业两大主导产业,聚焦重点项目建设,从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等电子元器件,到多层高密度线路板,再到信息终端设备、消费电子、虚拟现实(VR)等终端产品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正在加速构建。

“淮北市目前还没有国家级产业园区,但相山经济开发区定位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汝东升介绍,产业园规划面积10000亩,其中2300亩集中发展PCB产业。而不断释放的高质量标准化厂房,为头部企业的进驻预留了充足的独立地块,重点发展PCB、半导体、光电显示、智能终端、新能源等产业。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信息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看到,包括6栋标准化厂房、1栋办公楼、1栋食堂在内的主体工程已全部封顶,二次结构装修、楼体外立面施工也几近完成。该项目工程占地约130多亩,室外给排水、电气、暖通、绿化、铺装等公共配套一应俱全,概算投资约5.8亿元。在此之前,园区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4万平方米,入驻电子信息企业20余家,总投资50亿元。

作为配套工程,投资11亿元的3400套人才公寓正在稳步建设,届时可满足1.2万人入驻;凤竹路东延和凤云路、迎凤路实现通车,打通了园区交通微循环。其次,阳极氧化中心、高端电镀等专业化的PCB污水处理 厂(6万立方米/天,已建成2万立方米/天),不但为企业带来充足的环保容量,而且,园区也因此可以提升招商门槛,从“招商”到“选商”的趋势正在形成。

随着载体的不断完善,相关门类的高精尖电子信息企业陆续进驻园区。翌光科技、四通工程检测、钰磁功率电感等30多个项目开工建设;雷根生物、创蓝集成、深粤电路板等20余个项目竣工投产;以深圳再兴电子、泽力新能源、果力智能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相山经开区初步建成。至此,包括PCB、半导体封测、光电显示、数控加工、智能终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产业,产业链协同发展效应初步形成,皖北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承载集聚区初具规模。

“主城区”对标提升

相山区做大食品生物工业、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除了先天的禀赋优势和配套能力,还有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有一流的营商环境。

“招商引资是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淮北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吴发喜结合全市的双招双引情况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近些年来,包括相山区在内的全市各区县,在招商引资上敢拼抢,在项目建设上敢拼争,在工业发展上敢拼搏,尤其相山区,在拼经济、稳增长、促复苏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主城区”的担当和作为。

据介绍,为进一步优化营商和投资环境,相山区完善了常态化开展创优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四送一服”,构建清亲政商关系,提升服务软实力,加速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新兴产业集聚。同时,加快推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品牌化发展和绿色化提升,充分发挥曦强、今麦郎等智能工厂引领作用,相山区先后帮助多成电子、川淮电路板等11家企业实施“上云”和“用云”,以丰富实际场景应用,释放数字赋能活力。

该区主动对标省、市“三重一创”发展战略,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对标长三角区域,从财税扶持、金融信贷、要素保障等方面落实包保制度。比如,相山经济开发区投资1.2亿元建设的13.9公里供热管网建成投入使用,园区企业的用汽价格从600元/吨降至300元/吨左右;新建园区供水管网9.4公里,完成双电源双回路供电线路改造,利用峰谷电价差别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通过对标对表,相山区一方面制定出台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措施“40条”、VR产业政策措施“39条”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正大源饲料、果力智能、工科检测、阜邦生物等企业争取“三重一创”扶持资金;另一方面创新推出园区贷、项目贷、人才贷、信用贷、科技贷,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推企业做优做强。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求各有不同。”汝东升介绍,为了能给进驻的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时段的服务,他们已探索并实施“管委会+公司”的服务形式,继而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支持、高效运转的管理运营体制,并通过企业家活动日、企业家沙龙、重点项目专班等对接渠道或推进机制,共同构筑相山发展新动能,提升企业竞争新优势。

本报记者 江金骐 文/图


点赞()
上一条:一年吸引30万高校毕业生,合肥靠啥2023-07-11
下一条:淮北相山:以服务软实力推动产业硬升级2023-07-11

相关稿件

江苏靖江:以“硬举措”增强营商环境“软实力” 2022-09-06
湖北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29条“硬举措”护航“软实力” 2023-06-05
提升“软”环境 升级硬政策 2021-12-02
白城市委常委、副市长梁仰椿:营商环境是最大的硬资源和软实力 2018-07-24
重庆璧山:创新“金钥匙”激活产业转型升级 2021-04-12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