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大宗商品贸易发展,助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RCEP促进大宗商品贸易
大宗商品贸易涉及农林牧渔、能源化工、金属矿产等诸多行业,是构建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大宗商品贸易备受瞩目,随着RCEP生效实施,自贸区建设不断升级,贸易壁垒降低,为大宗商品跨境交易提供更多机会。
RCEP于2022年正式生效实施,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覆盖世界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贸易量。RCEP生效后,关税减免、原产地累积规则等政策落地,为区域内国家的经贸往来及产业链构建带来利好,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日益密切,中国与东盟间大宗商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王伟军表示,棕榈油、成品油、天然气、煤炭、橡胶、塑料、大米等产品,是我国和东盟之间联系比较密切的大宗商品,其中互动最好的产品包括棕榈油和铁矿石。棕榈油和铁矿石每年进口量很大,随着市场的发展,棕榈油、铁矿石已深刻融入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的贸易定价体系中。
当前,全球自由贸易化进程放缓,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构,区域化的局面正加速形成。随着RCEP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商品关税降低、货物通关高效便捷,推动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更加频密,大宗商品贸易日益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与东盟进出口规模达到6.52万亿元,增长15%。随着RCEP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深入推进,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4.68万亿元,同比增长0.8%。
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之一,多年来积极进行新型棕榈产品的研发,扩大棕榈油在各领域的应用,如今市场上的棕榈油产品在食品和非食品领域应用广泛多样。
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署长拿督·巴威斯表示,马来西亚政府实施了可持续棕榈油认证计划,旨在促进马中两国棕榈油的可持续采购。中国一直积极支持绿色政策,并采取一系列值得称赞的环保措施。作为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之一,马来西亚一直渴望与中国建立进一步合作。
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积极参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累计办理金融创新业务近224亿元人民币,为中马“两国双园”配套港口入园企业建设、中国印尼经贸园合作园区、文莱摩拉港项目等提供融资超过176亿元人民币,助力广西和东盟国际大宗商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建行通过实施金融科技战略,致力于快速实现创新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赋能大宗商品的交易业务发展,为中国—东盟大宗商品贸易注入新动能。”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副行长张石强说。
广西独特区位优势助推经贸合作
广西与东盟陆海相邻,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多年来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持续增长。独特的区位优势,推动广西成为面向东盟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和仓储的基地。
广西大宗商品资源丰富,白糖、木材、生丝、氧化铝、纸浆、有色金属等产量居全国前列。同时,大量木材、有色金属、油气、煤炭、水果等东盟特色大宗商品通过广西进入国内。2023年上半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613.8亿元,占广西外贸总额的47.6%,其中,大宗商品发挥进口“压舱石”重要作用,从东盟进口各品类大宗商品增速超40%。
繁忙的北部湾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陆奇东 摄
钦州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位置,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出海口,拥有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多个开放合作平台,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基地具有独特优势。2022年进口原油突破300亿元,口岸进出口总值突破1700亿元。今年上半年,油品、化工品、锰矿等大宗商品批发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增长36.3%。钦州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中国与RCEP大宗商品交易链、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合作的重要枢纽。
钦州市市长王雄昌表示,钦州将继续以“港口通道”为关键支撑,以“产业项目”为关键抓手,以“开放创新”为关键动能,积极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全力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钦州片区,做大做强做优向海经济。
2022年11月,由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委会主导,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南方锰业集团共建的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启动运行,主营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初期以锰系产品为切入点,形成全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体系,逐步向新能源材料、化工、棕榈油、有色金属等临港产业拓展。为更好地促进大宗商品贸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期现联动交易平台于今年9月18日正式启动,同时发布新华(北大宗)·中国锰矿价格指数,以期通过提供全链条一揽子交易解决方案,助力提升双循环产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价值,助力广西钦州打造重点面向东盟的大宗商品跨境交易服务枢纽。
据介绍,截至今年9月18日,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累计完成交易额127亿元,现货交收469.4万吨,线上资金结算19.97亿元,注册会员企业117家,大宗商品资源要素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锰是钢铁生产及新能源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原料,每年我国消耗大量锰矿,90%以上依赖进口。进口来源国包括澳大利亚、南非以及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等国家。其中,大部分锰矿通过天津港和钦州港进口。
“钦州港对锰矿进口的服务,除了港口装卸、仓储物流等传统服务,后面还会配套金融支持等其他额外的服务功能。”国际锰协中国委员会主席、南锰国际董事长特别助理周健表示,随着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建设,钦州港将成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循环的关键点,同时也可以提高国内大宗商品交易价格的透明度,提升买卖双方对市场公允性的认可。
随着RCEP全面实施,广西与东盟跨境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空间大、发展机遇多。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北部湾港是中国南方大宗商品主要的进口港口,钦州港在进口锰矿及粮食、铬矿、木材、铜金矿等产品方面优势突出。目前,钦州已形成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农产品和粮油加工等大宗商品加工贸易和临港产业基础,产业配套相对完善。
“钦州港开展大宗商品期现结合空间广阔。”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凯舟介绍,今年5月,依托钦州港作为南方最大、中国第二大锰矿进口港的优势,郑商所正式批准在钦州保税港区增设锰硅交割仓库,标志着我国南方地区第一家锰硅期货交割库落户广西。截至今年8月底,钦州港有交割仓库、厂库7家,涉及原油、液化石油气、豆粕、白糖、菜油、菜粕、锰硅等品种。
业内期待推动大宗商品贸易高质量发展
大宗商品贸易不单是交易,而是一个集合贸易、物流、金融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系。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期待各方携手努力,共促大宗商品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RCEP区域的大宗商品贸易活跃,大宗商品交易的综合服务商已经出现,随着RCEP的深入实施,迫切需要大宗商品交易的综合服务商提档升级,进一步提供综合性的、高品质的更精准更系统的服务。洪涛建议,进一步提升钦州大宗商品供应链枢纽地位,促进大宗商品交易创新、供应链畅通、产业链协同、价值链提升。
北部湾港务集团除提供基础的港口和物流服务之外,也是大宗商品交易的积极参与者,每年进口大宗商品近20亿美元。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树新表示,希望下一步继续作为港口和物流的服务商,给相关贸易企业和生产企业提供更好服务,积极参与大宗商品交易,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
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彭培珊表示,希望把平台真正变成连接各行各业的连接器,提供一站式的供应链服务,让商品交易变得简单,商品流通更高效便捷,构建钦州港为基点的大宗商品交易流动性,形成良性的生态体系,对产业的提质增效形成支撑作用。
多位专家表示,当前中国—东盟经济形势发展面临新的契机,在RCEP和供应链金融、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有利条件下,大宗商品贸易将迎来更大发展,有利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黄伟京表示,希望与各方共同加强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合作,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重要支点,促进大宗商品和关联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的高效衔接,服务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升级。
越南工贸部亚非市场司副司长苏玉山表示,当前全球和地区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越中在确保和维护供应链方面有着共同的关切。东盟和中国工商界应该研究结合各自优势,合作构建从原材料产地到生产中心、产品消费体系的链条,为构建区域完整供应链、支持工商界作出贡献。协调合理利用现有连接越南、东盟和中国的公路、海运、铁路运输路线,合理分流通关货物,确保供应链畅通、货物生产。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不断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新活力,双边贸易有望再上新台阶。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5G等领域合作持续推进,为中国—东盟大宗商品交易创新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李硕表示,我国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水平,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贸格局。愿与东盟各国一道,推动中国—东盟大宗商品交易创新发展,支持广西搭建大宗商品多主体交易和对接平台,构建面向东盟的大宗商品交易渠道,不断提升广西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交易活跃度,打造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生态圈、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价格信息中心。(记者 潘强 朱丽莉 赵欢 南宁报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