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或糌粑(藏语:རྩམ་པ་,威利语:rtsam pa;中文:糌粑;拼音:zānbā)是西藏和喜马拉雅地区的主食,在该地区的中部地区尤为突出。它是用烤过的面粉制成的糯米饭,通常是大麦粉,有时也有小麦粉。它通常与咸味的西藏酥油茶混合。它在土耳其斯坦和蒙古也有食用,在那里被称为 zamba。
“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
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又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决一点茶水就行了,用不着生火做饭。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稞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稞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制作时先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不去皮。然后把糌粑放在碗里,加点酥油茶,用水不断搅匀,直到把糌粑捏成团为止(“粑”就是成团的意思。)糌粑携带方便,适于牧民生活。出门只要带上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找一点茶水就行了,不必起灶用火做饭。还可在糌粑里加入一些肉、野菜之类,做成“稀饭”,藏语叫“土巴”。
另外,糌粑还可以煮成稀粥吃,藏语叫“糌土”。藏民们习惯于把糌粑装在画有龙、凤、树叶等图案的木制糌粑盒里摆设或食用,有的糌粑盒用金、银、铜来包装,十分昂贵,过去,只有达官贵人才用得起,如今一般百姓家里也随处可见。
【古荣糌粑】
古荣糌粑,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古荣乡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古荣糌粑产于堆龙德庆区的古荣乡,有数百年历史,曾作为贡品专门供应达赖喇嘛、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以及贵族。古荣糌粑的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洗、火炒、脱皮、精选、水磨5个步骤。历来制作糌粑的技艺有很多种,水磨糌粑是其中最古老的一种制作技艺。制作时先用开水把青稞烫洗干净,趁热装入口袋,捂置20分钟左右,随后进行炒制,炒后再进行脱皮。精选即除去石子等杂质,待冷却后用传统水磨磨粉。用水磨磨糍粑,水磨安在水渠上或天然溪流上。下磨盘固定,上磨盘与木制水轮轴杆固定连接。轴杆穿过下磨盘中央的孔下伸,下端安水轮,由轴杆带动上磨盘转动。上磨盘有进料口,进料口上端安一固定的皮漏斗,内装青裸花。在漏斗下端绑一横木,横木末端垂直地安短棒,与上磨盘边缘接触。磨盘转动就震动木棒,青裸就徐徐流入磨盘进料口,不断磨出糌粑来。昌都地区则插一棍在漏斗内,下端悬在进料口,糌粑是用青裸同洗净的细砂混合经火炒熟,再将细沙筛除后磨成粉而成。古荣糌粑为灰白色,粉末状,色泽均匀一致,具有独特的青稞麦香味,口感香甜。
2014年1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古荣糌粑"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雪域糌粑节】
卓木齐,通天河畔一个藏族传统古村落,是青海藏区最美的村庄之一。卓木齐,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尕朵乡。每年藏历二月二十二日为卓木齐村的糌粑节,这已经传承了千年,历史极其悠久。同时,这项活动也是玉树大地惟一的苯教文化祭祀活动的遗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原创性。一年一度的祈福盛会,虽然不是人山人海,但狂欢至极,热闹非凡。藏族糌粑节是一种纯民间的农耕民俗活动,处处展现民风纯朴、原始热闹、欢乐祥和的景象。
每当节日到来,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首先由僧人和穿戴一新的小学生向请来的贵宾敬献洁白的哈达和纯香味美的糌粑,同时进行歌舞表演,从而制造出欢快热烈的气氛。请神诵经、祈祷祝福,是当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项目。
在卓木齐村的格秀经堂里,供奉着一只神鸟。相传该神鸟是附近尕朵觉悟神山的管家,它的颈项上挂有一串钥匙,据说是开启尕朵觉悟神山财富、智慧、健康、福寿宝库的钥匙。
请神仪式由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年轻壮汉来操持。壮汉们扛着神鸟,与13位手持彩箭的男子和13位手捧糌粑酥油团的年轻女子一起,迎请白色的神鸟来到村子的广场上,祈福的诵经声也随之慢慢响起,把祈福的风马抛向天空,祈福的高呼声响彻天空。等诵完经文,撒完风马,便将请来的神鸟护送回格秀经堂里继续供奉。
此时,疯狂的“糌粑大战”便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