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创新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创新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世界科技强国竞争,就是比拼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什么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比如,科研院所、领军型企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实验室等,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利用好、组织好、发挥好它们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
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二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创新离不开产学研,企业必须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产业链上其他环节企业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三是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四是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三、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2016年以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突破了不少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取得了一批改革成果,在塑造良好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个重要事例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在瓦特之前,蒸汽机已经被发明出来了,但却应用得不多。为什么?效率低,不稳定,也不够安全。1763年,纽科门蒸汽机已经出现。时任格拉斯哥大学仪器修理员的瓦特,奉命修理一台发生故障的纽科门蒸汽机。当时,这种蒸汽机有着明显缺点: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燃烧大量的煤,以至于无法离开煤矿。距离稍远,运煤速度就无法跟上烧煤速度,只能停火歇工。瓦特发现,如果把加热和冷却过程分离,在气缸之外设置一个单独的冷凝器,专门用来冷却蒸汽,便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1768年,在量热学开拓者布莱克教授的指导下,瓦特成功研制出带有分离式冷凝器的蒸汽机。后来,该机被命名为“瓦特蒸汽机”,其工作效率是纽科门机的3倍,耗煤量却仅为后者的1/4,很快就在各个煤矿取代了纽科门蒸汽机。
瓦特能够改良蒸汽机并非偶然,英国当时像瓦特这样从事发明的人很多。杰克•戈德斯通在一本书中说道:“推动众多产业实现工业化的因素很多,包括工人教育和训练程度的提高、金融和资本对新产业的投资以及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但在每一项重要技术改进的背后,都有着相应的技术创新。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发生,是因为英国最先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自然哲学家的思想、仪表技师、手工艺人的技术与企业家和工厂主的目标不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积极地相互交流汇聚到了一起,造就了连续涌现、不断加速的新变革。”创新需要一种环境和氛围,一种文化,一种制度,一种习惯,一种风气。所以,形成一种氛围十分重要。
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和协同化,继续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