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代表委员们在履职期间,一直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扎扎实实推进“双碳”工作。
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磨长英注意到实施“双碳”目标过程中,提升企业主观能动性和体现区域生态价值的问题,并在两会上提交了相关提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磨长英委员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与欧洲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所需60年相比,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是史无前例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鼓励企业积极采用低碳技术,提高减排意识,同时还要通过市场机制推动西部地区尽快把生态环境的“吸碳”价值体现出来,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才可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目标任务。
《中国企业报》:企业作为实施“双碳”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您认为目前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和问题。
磨长英:一是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控排”认识有待提高。调研发现,有些企业出于短期利益考虑,对“控排”持观望态度,甚至侥幸地希望政府为了“保发展”而调整政策。二是碳排放数据不完善。当前,我国不少企业自动化管理程度低,数据管理不规范,政府对企业真实的排放数据信息无法准确获取和核实,使得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排放标准存在较大的不准确性。三是专业能力不足。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刚启动,相应的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尚未成长起来。有企业反映,虽然他们已经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也投资建设了一些“吸碳”项目,但缺乏把“吸碳”、“减排”的成果转换成经济效益专业能力,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四是制度设计对各区域情况考虑不足。
《中国企业报》:那么如何提高企业“控排”的意识,推动企业去参与到实际的行动中?
磨长英:建议各主流媒体、各职能部门加强节能减排和碳市场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和知识普及,为全社会提升“控排”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建议加强对“控排”优秀企业的正面宣传和奖励,让更多企业认识到参与“碳交易”的广阔前景,提升企业“控排”的积极性。另外,加大资金支持,改善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基础条件。一是制定碳金融发展规划,鼓励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盘活碳资产。二是建议中央财政牵头设立“碳交易”引导基金,支持达到国家重点排放单位标准的企业用于工艺技术改造、大数据管理等节能减排项目,改善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基础条件。
另外,要注重强化专业培训,提升碳资产管理和服务能力。还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通过建立补偿机制来促进公平发展。如对于南方地区电厂,建议根据地区差异划定热电联产判定标准,将供热比低于一定比例的机组归为纯凝发电机组类型。
《中国企业报》:除个人的提案外,今年您也在联名提案中提出推动西部地区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何特别强调西部地区的工作?
磨长英:从我国各地发展情况看,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生态优势明显,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资金、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加上近年来持续推动核、风、光等新能源发展,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非化石电力装机占比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都相对较低。例如,云南、广西、贵州等省(自治区)2020年碳排放总量分别约为1.7亿吨、2亿吨和2.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三省相加占全国总量比重约为6%左右,人均碳排放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成。然而,由于基数较小,也客观上造成了西部地区继续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空间更小、难度更大。总书记指出,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要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
《中国企业报》:提案中建议通过碳汇交易体现西部地区的生态价值,这方面将产生怎样的意义?
磨长英:当前,控制“排碳”的碳交易工作正在全国有序开展,然而促进“吸碳”的生态碳汇交易工作却较为滞后,致使西部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无法形成生产力,未能体现出应有的生态价值。为此建议要尽快修订完善自愿减排交易相关办法,优先保障林业、岩溶等碳汇项目及风、光、生物质等新能源类项目的碳减排量交易,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吸碳”的“金山银山”;另外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成效,考核碳排放控制目标,对碳排放量核算时,建议扣减地区生态系统碳汇量,从而鼓励各地推进林业、湿地、海洋等领域碳汇建设,助力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