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生产布局重构加速,推动中国产业链升级,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应对。在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的协调、高效、安全发展是重中之重。产业链的形成经历了“由点及线”到“由线结网”的演变过程,产业链中初始节点是产业链的关键载体,关联基础在于各节点之间的比较优势是否形成互补,这是“强强联合”的重要前提。社会资本在串联各节点过程中起到一个关键的媒介作用。所以,产业链演化或者说转型能够实现的关键在于——要找出产业链中各个主体之间,有效适应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最优的一个生产网络组合,这个生产网络组合就是产业链构建的基础。
产业链的形成
从产业链的概念看,学术界对产业链中节点的判定一般分为核心企业和产业集群两种类型。第一个类型:从企业为节点构成的产业链来看,以网络化组织而非单个企业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生产组织内部专业化分工带来的生产弹性是产业链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二个类型:从集群为节点构成的产业链来看,各产业集群之间在企业维度、价值维度、供需维度和空间维度交织形成产业链,四个维度之间的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在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是推动对接机制形成的重要力量。基于乘数效应下的“1+1>2”价值增值模式是产业链形成的重要驱动力。
产业链演化:各阶段的关联基础
产业链演化需要基于四个维度,也就是说,它的各节点的比较优势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区位优势,二是政策优势,三是产品优势,四是技术优势。区位优势来自于低成本优势,它的核心要素是自然条件、劳动力和资本;政策优势来自于政策性红利,包括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营商环境,以及地方政府的服务配套。产品优势主要来自于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包括品牌、标准、关联厂商整合能力。技术优势也叫产品迭代力,集成了核心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关联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
产业链发展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早期阶段:区位关联。从产业链的角度说,早期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在人口集聚的地区更容易形成竞争优势。城市是最早产生除了农业以外其他产业的地方,就是因为城市中人口集聚。当然,早期产业一般来说比较低端,产业链条比较短,覆盖半径也比较小,基本依托镇域或县域的尺度来布局。从技术投入密度来看,这种技术投入的形式更多的是“师傅传授徒弟”式的工匠技能传递,具有一定程度的技术(知识)锁定效应。
成长阶段:政策关联。政策关联的重点在于通过优惠政策实现产业及产业链在区域的集聚,再通过政策手段(包括税收优惠、税收分成、供地优惠、基础设施保障、其他政府服务配套等)来降低企业及产业链的成本,进而使其在更大的区域内形成竞争优势。改革开放形成的政策洼地为企业和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吸引了关联产业集聚,筑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又进一步往两端进行高附加值阶段的延伸。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产业逐渐向园区内集聚,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但整体还是属于低成本优势导向的发展模式。
中期阶段:产品关联。产品关联是在区域里的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过程中形成的。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华为和丰田。华为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丰田汽车的发展带动了日本丰田市相关产业及丰田汽车配套产业的发展,使丰田成为一个汽车产业城市。通过产品关联,各个产品为核心企业的关键产品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成熟阶段:技术关联。到了产业链发展的成熟阶段,从消费端来看,用户需求的多样性显著提升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始缩短,产品的快速迭代能力是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为了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和快速迭代,敏捷制造及精益制造就变得非常重要。把一个概念性产品快速变成样品,成了产业链竞争中一个很高的境界。
中国产业链演化动力来源
为什么产业链会不断演进?它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竞争迫使产业链各企业之间更加团结;二是通过产业链构建,通过长期合作降低企业的信用和生产成本,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企业战略、竞争优势、需求环境、要素条件、支持性产业情况、发展机遇和政府是影响产业链演化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结合外部市场需求,通过“三来一补”等新的生产模式倒逼产业链的调整升级,这一阶段产业链的布局主要以外部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链的竞争力来源于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市场的需求萎缩,以外贸为导向的产业链面临着较大压力,国内要素红利开始消失,尤其是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给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一系列深刻变革。
近年来,我们的产业链开始面向国内布局,国家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未来我们面临着内需提振难度较大和国外厂商争相涌入的双重挑战,这会对产业链产生重大冲击,每一次内生或外生因素的冲击都是产业链演化的主要动力。
(根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叶堂林《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讲稿摘编整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