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中企助力沙特打造绿色新城(共建“一带一路”)

作者:孙寅翔 2023-02-23 15:09 来源:云南网 次阅读
 
中企助力沙特打造绿色新城(共建“一带一路”)

近年来,中国与沙特两国战略对接和各领域合作都取得良好进展。中方支持沙方“2030愿景”“绿色中东”等一系列重大发展倡议,积极参与沙特工业化进程,助力沙特经济多元化发展。在沙特“2030愿景”框架下,红海海岸正在打造一座绿色新城。其中,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所属山东电建三公司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红海公用基础设施项目正积极助力新城建设。日前,本报记者来到红海之滨,探访项目现场。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变身新景观

  红海岸边广袤的荒漠中,一片片芦苇丛郁郁葱葱,不时有成群的飞鸟落下。“这里的人工湿地,就是我们的‘污水处理厂’。”山东电建三公司项目经理莫兵介绍,这个生物“污水处理厂”由两片芦苇丛和一片莎草地组成。红海新城地区的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后,先经第一片芦苇丛滤去大颗粒杂质,然后泵入第二片芦苇丛,待重金属等物质被吸附,最后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莎草地,再次过滤后流入蓄水池。

  红海新城项目位于沙特西部的塔布克省,占地2.8万平方公里,是沙特“2030愿景”中的一项重点工程,被称为是“新一代的城市”。项目预计2030年完工后,每年可接待100万人次国内外游客。新城建设的一大亮点是未来电力供应将100%来自清洁能源,成为全球首个融合多能源互补系统的大型商业化公用设施项目和最大的离网储能项目。

  红海新城的饮用水均来自海水淡化。一部分淡化水还承担着另一种功能:水冷空调。淡化的海水经过一座集中供冷站,被冷却到4摄氏度左右,继而被泵送到红海旅游项目的各建筑中用于空气换热,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集中供冷站的电能来自项目配套的光伏发电厂,依靠冷站内配套建设的4万立方米蓄冷罐,白天剩余的光伏电能还可以冷能的形式存储其中,实现夜晚连续供冷而不再消耗额外能源,真正实现绿色节能环保。

  目前,中方建设的人工湿地项目一期投入使用后,已实现每天6000立方米的水资源回收处理能力,等到该项目全部完成投用后,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天1.6万立方米。莫兵指着远处一片丛林说道:“那块育苗基地的灌溉用水就来自这里。将来红海新城需要大量绿植,对灌溉用水的需求量很大。”

  光伏+储能,为城市提供绿色电力

  走进项目配套的光伏电站现场,整齐排列的光伏板一望无际,每一排光伏板顶头都有一个长方形“盒子”。“这是我们的自动清扫机器人。”莫兵说,沙漠地区使用光伏发电的好处是日照充足,缺点是风沙大,沙尘会影响光电转换效率。自动清扫机器人可以定期清理掉光伏板上的沙尘。莫兵打开一个手机应用程序,点击启动,机器人就开始工作。

  在光伏电站的另一侧,是一排排白色集装箱。这是由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储能箱,一些储能箱已经通电,整个项目储能规模预计将达到1300兆瓦时。储能箱场地旁边还有一个备用内燃机电站,遇到天气状况不佳或者夜晚耗电量大、电力不足时,可以满足急用。据介绍,整个项目共有25台生物质燃油内燃机,分布在6个不同厂区,作为备用能源提供绿色电力。

  记者登上一条正在作业的铺缆船。只见船中央立着一个高架,大海碗粗细的电缆盘绕其上,缓缓通过高架向船尾蜿蜒,然后“乘坐”一道滑梯滑入海底。海岛管网区域项目经理赵允鹏介绍,远处还有一条船在配合作业。海底自动机器人在那里下水,沿着海底电缆冲开海床,完成铺设。他表示,海底自动机器人可在最深100米的海底作业。

  红海新城项目规划有22个旅游岛,每座岛屿上将建一个或多个豪华酒店、度假村。线路总长达1万多公里的电缆输电网络可以为这些海岛及红海新城各个区域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

  加强合作,共同探索能源转型

  红海新城项目建设的绿色化、智能化受到沙特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媒体和业内人士的积极评价。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红海旅游项目首席执行官肯·拉尔森表示,整个项目共有18个EPC分包商,中国电建所属山东电建三公司综合评分排第一,已实现1742万安全工时,展现了中企良好形象。

  中国电建沙特国别代表朱京表示,沙特以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理念打造红海旅游项目,致力于绿色无污染的能源供给。中国提出“双碳”目标,沙特启动“绿色沙特”倡议,低碳项目成为中沙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中国电建将发挥自身优势,与沙方加强绿色合作。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发展迅速,并利用技术、产能等方面的优势对全球新能源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沙特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经验令沙方受益匪浅。随着沙特“2030愿景”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对接,沙中优势不断互补,未来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沙特能源大臣外事高级顾问纳赛尔·阿尔多斯利说,全球能源转型正在迅速推进,各国既面临不少挑战,也存在很多机遇。能源转型有助于增加就业,赋予年轻一代巨大潜力,使他们有机会重塑经济、开拓未来。


点赞()
上一条:中欧班列“乘风破浪” 为世界经济发展再添强劲动力2023-02-20
下一条: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铁路物资项目首批铁路车辆顺利发运2023-02-28

相关稿件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斯共建项目蹄疾步稳 2023-05-16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知行合一 2023-04-11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 2022-12-29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 2022-03-30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要从哪些方面发力?《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告诉你! 2022-04-07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