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
这些年中,每年一次的企业营商环境研讨会都有各方嘉宾积极参与,看到许多地方政府、园区管理部门在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上不遗余力、成效显著,一大批企业顺势成长、快速发展,让人感到由衷地高兴和赞许。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企业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探讨碳中和之道正当其时。为此,我谨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对研讨会和峰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大会的代表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向关注支持企业发展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媒体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借此机会,围绕主题,从营商环境、绿色发展、企业活力等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一、突出重点,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加油赋能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发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要素,是企业得以生长的外部条件。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全力推动下,各地区、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并不断取得举世公认的成效。据世界银行于2019年10月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继上年从此前78位跃至46位后,再度提升至第31位,跻身全球前40,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对这一成就,企业的感受最为直接与强烈。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是社会和谐安定的稳定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营商环境建设的评价标准有很多,如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电力获取、财产登记、信贷获取等等,但是最为直接、最为实际的评价,还是要看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的感受和企业的发展。去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营商环境的建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压力测试与检验。包括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一度遇到空前的障碍,供应链、生产链乃至人员链条的阻隔与中断,使得众多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前提下,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就业作为六稳工作、六保任务的首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扩大财政、金融支持,着力营造有利经济复苏的市场环境。各地区各部门奋力向前,集中各种资源,加大协调力度,帮助克服各种困难,打通供应链生产链,改善生产态势。这些努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中国成为202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经济增速正增长的国家,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GDP增长1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9%;考虑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7%、7%,就业比较充分,日均净增企业1.2万户,总体保持了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不少企业反映,今年上半年已经进入到与疫情前类似的通道,经济供需循环较为畅通,宏观基本面为下半年企业经济增长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但一些企业感到担忧,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国际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增加,疫情灾情影响亟待解决。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唯有各方共同努力,使营商环境得以进一步优化,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各地方各园区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营商环境,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加大执行中央帮扶政策力度。要及时通过支持地方法人银行,落实今年再新增的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使更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得以获得贷款,缓解资金紧张压力。二是加大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力度。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针对目前企业面临的困难,研究出台具体帮扶措施,实实在在减轻中小微企业成本上升压力,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严禁乱收费、乱摊派。鼓励创新创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增强发展信心。三是加大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力度。要继续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提高快速处置和精准管控能力,促进服务业加快恢复,帮助企业供应链生产链畅通。根据中央精神和省级统一安排,动态调整优化外防输入管控措施,为中外人员往来创造安全便利条件,提升国际货物运输保障能力。要及时清理取消疫情防控中新增的审批事项。
总之,只要坚持不间断地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将企业发展作为重点,加强政策储备,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赋能企业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十四五”顺利开局,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低碳前行,以坚持绿色成长为企业发展校准方向
当今企业面对的全球经济社会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气候与环境、能源和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政治博弈和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企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主体,既有发展的挑战,也是绿色转型的重要机遇。
(一)把握政策导向,坚决践行绿色理念不动摇
中国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让企业在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文化需求过程中实现低碳绿色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企业只有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逐步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广大企业要在国家政策顶层设计基础上,着眼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共识,切实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紧跟高质量发展步伐,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从战略层面出发,转变运营方式,坚定绿色低碳转型理念。
(二)把握发展路径,坚守构建绿色生态不放松
充分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探索全产业链供应链碳减排、碳中和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大企业要主动将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到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中小企业要发挥全员投入的主动精神,要共同履行社会责任,做依法经营、合规守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表率。龙头企业要积极发挥链长作用,不断优化减碳技术路线,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乃至跨行业企业协同减排。要推动绿色生态中各类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
(三)把握创新驱动,坚持打造绿色动能不停步
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全新共识,我国以及全球能源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革。企业应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力争在全球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占据重要位置。要更加注重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及应用,增加防范技术壁垒的风险意识,有效应对欧美各国的碳税机制。要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清洁能源替代、能效提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方面,加强低碳、零碳、负碳重大科技攻关;同时注重成本、性价比和安全性方面的综合把握,探索绿色能源管理的创新应用,逐步建立完善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优选减碳技术路径,科学制定减排目标和实施方案,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动力。
(四)把握统筹发展,坚定推动绿色发展不偏航
要帮助企业和企业家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坚决摒弃个别“扩大碳达峰基数有利发展”的错误认识,处理好发展与减排、近期与长远、全局与重点的关系,以大格局、大思路开辟一条高效率、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坚持科学系统性思维,避免排浪式运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降碳减排工作。能源企业要坚持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加强国际合作,切实推进能源转型。制造业企业要加快创新步伐,一手抓“整顿调整”,严控质量低、能耗高、消耗大的产品产出规模,促进循环利用,加大技改力度;一手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三新产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节能环保产品。统筹各方,使绿色发展不迷失方向。
三、凝心聚力,以加快改革创新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企业从1300多万户增到4500多万户,成为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如何使众多企业在新时期不断增添活力,持续提升实力和竞争力,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毋庸置疑,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形成一流企业群体的沃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全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前不久出台,营商环境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正在加速整体推进。这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局面的形成。在宏观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更是活力迸发的重要因素,值得重视的领域有:
一是找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明显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为下半年经济发展把脉定调时,又一次强调,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日前工信部公布,已培育三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五批596家“单项冠军”企业,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今年年初,财政部、工信部共同发文,明确“十四五”期间启动中央财政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3批支持千余家并培育万家能够发挥示范作用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显然,国家全力支持并对广大中小企业加以引导的信号非常强烈,各地相关政府部门要更加重视,企业要据此精准地选择发展方向。
二是加大企业数字化转型力度。广大企业充分认识到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意义,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其中。沿着两化深度融合的路径,国内外许多企业已走过了数字化技术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应用的数字化制造初级阶段,开始步入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与规模化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的网络化制造中级阶段,充分展示了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旺盛活力。但对于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未来五年还是要将产业数字化作为开启数字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攻方向,做好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的工作。应鼓励和引导制造业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挥生态构建的核心作用。推动形成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的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帮助中小企业形成自身数字化能力。
三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7月2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习总书记的要求应成为每一个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企业家的根本遵循,也应成为企业家激发澎湃活力的动力源。面对新时期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和企业家应保持信心,不畏困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要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激发广大员工创造力,引领企业不断迎击风浪,实现新的发展。
(本文根据朱宏任在第八次全国企业营商环境研讨会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厦门)峰会上的致辞整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