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重大成果竞相涌现 科创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1-12-08 13: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重大成果竞相涌现 科创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提速,赋能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绘就浓重底色。展望未来,围绕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多科技政策将加快落地。

基础科研为根基 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距离地球约3.78亿千米,“天问一号”成功“落火”。截至12月1日,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火星车目前在火星表面工作超过1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超过1200米,获取巡视探测原始科学数据约10GB。

  这是一个缩影。“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多个领域,我国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探日”时代开启。10月1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长征二号丁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人造太阳”持续“燃烧”。5月28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以1.2亿摄氏度的温度持续“燃烧”101秒,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世界纪录延长了5倍。

  量子计算升级。“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对“量子随机线路取样”问题的处理速度,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00万倍以上。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背后,正是我国不断上扬的基础研究水平。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等奖更是难得地产生“双子星”,成为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持续提升的最佳注脚。

  “基础研究能力是国家创新活力的源泉。基础研究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强大的基础研究是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和根基。”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表示。数据显示,2020年,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首次突破6%。“十四五”时期,这一比重有望达到8%以上。

  企业成创新主体 科技进步赋能实体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从5G到人工智能,从物联网到机器人,科技创新进步引领产业升级,赋能实体经济,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高质量发展绘就浓重底色。

  高新技术企业群体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相较于传统的金属安检仪,我们研制的主动式毫米波人体安检仪效率更高、范围更广,只要走进该装置的玻璃门,停留短短1秒,显示器随即呈现出人体图像,金属、陶瓷、粉末、液体等违禁品也以不同颜色的圆圈清晰标注,一览无余,大大提高安检的效率和准确度。”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讯方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运营总监李军霆表示,目前,这款产品已在深圳宝安机场投入使用。

  传统企业也以科技创新带动转型升级。“国内每五块智能水表的配套电池就有两块来自长江科技。”武汉中原长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杰表示。截至2021年11月,长江科技在国内智能水表市场配套电池占有率高达40%,在智慧物联网市场也达到了10%的占有率。

  李文杰说:“长江科技成立之初就针对智能水表、电表行业充分挖掘自身的研发能力,262个横向研发项目、23个总装新品项目、8个总装质量项目,为我们的产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做了铺垫。”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渐凸显。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国家高新区群体进一步壮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169家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29.5万亿元,同比增长21.9%。

  “目前张江高新区集聚了10万余家科技企业,9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超过60%。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兴产业领域快速发展,在线新经济等新业态加速崛起。”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硬招实招出台 激发科创活力

  从新版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到《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再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2021年,诸多重要文件的发布,勾勒出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路线图。

  特别是《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出炉,从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到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项目成果评价改革;从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到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一系列硬招实招出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北交所突出“更早、更小、更新”——即更早地关注并服务于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提前发现“好苗子”。

  展望未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仍将深入推进。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专家表示,随着一系列新政的落地生效,包括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作用在内的新体制机制的充分发挥,将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记者 张莫 钟源 北京报道)


点赞()
上一条:党领导民营经济发展和工商联工作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2021-12-06
下一条:央行降准已在路上 助力外贸企业降低融资成本2021-12-10

相关稿件

航空航天系列工程取得重大成果 2017-01-17
万创产城: 打造产业升级新动能,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2021-01-06
党领导民营经济发展和工商联工作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2021-12-06
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复苏新引擎 2021-03-17
科创板及鼓励“独角兽”回归A股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2018-12-28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