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供图/海淀区城管执法局
连日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多家企业,了解“优营”政策为企业带来的影响。企业负责人表示,在登记注册领域减环节、减时间,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让企业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办事体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税务部门主动联系商户退税,帮助其顺利渡过难关﹔执法部门探索降低涉企检查频次的有效路径,对守信者“无事不扰”,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道隐性壁垒得以破解……北京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两区”精细化建设。
减少时间成本让企业高效办理业务
百信银行是全国首家独立法人互联网直销银行,专门为这家银行办理证照变更等业务的基层经办人张帆说,以前办理变更登记,需要提交纸质材料、跑到业务大厅,一个营业执照变更没个四五天下不来。如今,张帆只要在公司里登录北京企业登记“e窗通”平台,就可以进行营业执照变更的线上操作,当天上午完成提交,当天下午就能在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自助打照机上领取到新的营业执照,效率大幅提升。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本市的企业注册登记中,新开办企业已实现一天全办好。而企业变更登记也大幅提速,不复杂的营业执照变更一般一到两天就能完成。
除了政策上的“硬提速”,市场监管工作人员也在积极助力企业登记注册提效。今年2月,百信银行需要增加基金销售新项目,须先完成营业执照的变更。张帆来到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才发现,准备的材料并不符合要求。“本以为会被打回去自己解决,没想到登记科的工作人员亲自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对接,还和我们一起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最后仅用了一周多时间就完成了变更项目。”张帆说。
此外,“优营”改革中针对市政接入也进行了全领域改革。
减少税收成本解企业燃眉之急
北京泰和创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新发地一家从事进口及国产新鲜水果及蔬菜批发销售的企业,批发供应北方水果批发市场和各大超市。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发地聚集性疫情让企业受到了影响,大量库存商品积压。
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丰台区税务局通过数据筛选注意到,该企业可以享受“增量留底退税”政策,便立即联系企业财务负责人。经各方努力,该企业100多万元增量留抵退税款顺利到账。
据了解,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对增量部分给予退税,一方面是基于鼓励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基于财政可承受能力的考虑,若一次性将存量和增量的留抵税额全部退税,财政短期内不可承受。因而这次只对增量部分实施留抵退税,存量部分视情况逐步消化。
“这笔退税款来得特别及时,切实减轻了现金流压力,提高了复工积极性,让我们更能在国际市场中抢占先机,为公司进口水果再销售注入新动力。”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张丽芳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保证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增量留抵退税”政策,丰台区税务局通过精准政策培训、优化退税流程、完善配套措施,不断提升退税审批效率,跑出留抵退税“加速度”。
减少隐性成本“无事不扰”守信企业
“同样是检查餐厅后厨,燃气安全归城管执法部门管,食品卫生归市场监管部门管,火灾消隐归消防部门管……”董大爷涮肉(茉莉园店)餐厅经理李兰珍告诉北青报记者,“过去不同部门的执法人员分头来我们餐厅检查,多的时候一天能来两三拨人,这让本就繁忙的后厨感到压力更大。”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优化营商环境4.0版政策特别提出:重点清理隐性壁垒,切实消除审批执法领域不合理管理措施,其中就包括“有效降低涉企检查频次”。最近这段时间,李兰珍发现,执法部门不再单独行动,城管、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始联合执法了。
“餐厅后厨里的这些事儿,可以一次查完了!”李兰珍说,“联合执法可以一次性发现所有问题,我们也能一次性完成全部整改任务。纠错成本降低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隐性壁垒得以破解。”
联合执法的背后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如今,海淀区由街道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同时,部门内部也对检查事项进行了梳理。以市场监管部门为例,分别把原工商、食药、质监、价格、商务等部门的检查内容进行汇总。通过一次检查,即可实现全面“诊断”。
海淀区马连洼街道试点为餐饮企业建立“信用台账”,将辖区内284家餐饮单位划分为A、B、C三类,这也是降低检查频次、更好为企业服务的有力举措。马连洼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马国锐介绍,C类餐饮企业每个月至少检查一次,B类餐饮企业平均每两个月检查一次,A类餐饮企业一个季度甚至更长时间才抽检一次。
“建立信用台账后,可以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马国锐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