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当“烟火气”加入,书店的边界在哪儿?

作者:施晨露 2023-10-18 14:58 来源:解放日报 次阅读
 
当“烟火气”加入,书店的边界在哪儿?

■今天的书店,不是把书摆进来就能成为一家书店。开一家书店,希望让有意思的人相遇,让社区更有吸引力,让社区生活更幸福

  ■功能性的购书行为,线上平台已经可以满足。到线下,更希望得到的是体验,有时独处,有时约上朋友一起交流,不会纠结它到底是不是一家书店

  本报记者 施晨露

  “理想国,这是一家书店吧?”昨天中午时分,洛克·外滩源街区,两个女孩走近亮着“naive理想国”店招的店铺,小声议论着。记者采访完,恰好遇见这一幕。

  “理想国”是一个出版品牌,如果是深度用户,或许还会知道它旗下另一个产品“看理想”,这是一款呈现音视频节目的移动应用。那么,naive理想国呢?

  国庆前夕,“naive理想国”在洛克·外滩源落地,二层空间,主打“早C(咖啡)晚A(酒)”。作为出版品牌开的实体店,“naive理想国”里有几千种书,但很难仅仅定义其为“书店”。

  “现在,卖书又不完全是书店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多了。”90后王帆最近在书店里吃了一顿饭。去年1月初在复兴中路一栋石库门里开业的唐宁书店,新增了一间泰式小酒馆,天井里还可以喝茶,王帆和朋友从下午一直待到晚饭时间。

  眼下,咖啡逐渐成为书店“标配”,今年上海咖啡文化周期间,上海80家品牌实体书店推出150项文化活动,在书店“恰”咖啡已然成为上海市民日常选项。当餐馆、酒吧等越来越有“烟火气”的消费项目加入书的空间,“书店”的边界在哪儿?

  书店里开餐馆,很有氛围感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对书店里的多样业态,一位经营者言简意赅地表示

  复兴中路118号复兴·风,是一栋历经百年历史的石库门老建筑。去年1月8日,这里挂上了“唐宁书店”的招牌,这是来自广州的唐宁书店走出广东的第一家门店。

  复兴·风的前身是位于绍安里2号的沈宅,建于1925年,和建于1921年的历史建筑“逸庐”、建于1920年的景安里7号一起,三栋老建筑在动迁过程中被平移到了如今的位置,被分别冠以“风、雅、颂”之名。

  “复兴·风”从定位初始就希望引入阅读文化空间——这是一栋非典型石库门建筑,既有6米多高的女儿墙,墙上有一圈石库门代表性的红砖,又有少见的8根罗马柱和西式阳台,在业主方看来,它本身就是海派文化东西融合的见证。

  “今天的书店,不再是一个硬件,不是把书摆进来就能成为一家书店。”唐宁创始人鲁宁馨在开业时曾表示,这家新的唐宁书店完成了百分之六七十,“剩下的进度要在了解社区居民的喜好过程中继续完善。开一家书店,希望让有意思的人相遇,让社区更有吸引力,让社区生活更幸福。”

  沈宅的建筑特色凸显在一楼的绍安庭与二楼的闲廊、探花亭。绍安庭位于书店入门处,为进店读者提供缓冲过渡带,在开业伊始就引入了Manner Coffee。唐宁书店开业一年多后,记者再度探访发现,其格局与开业时相比变化不大,但每个房间的经营内容略有调整。书店所在的一楼、二楼均为三开间,一楼正中为“复兴118厅”,以书为主,设有收银台,二楼走廊靠墙的杂志书架与开业时一样,三个房间分别为文学厅、艺术厅、香水客厅,图书陈列集中的是居中的文学厅。爬上三楼则为一间画室,书店楼层指示图显示,二楼楼梯间背后还有一家高定服饰店。

  “刚开业时,这个房间卖的应该也不是书,应该是其他文创。”70后张先生曾在附近区域住过多年,对石库门房子的格局相当熟悉,发现这家新的“泰式小酒馆”,他浏览菜单,拍了几张照片,最后点了一壶茶在室外天井坐下。书店里有咖啡店、有餐馆,在他看来“没什么不可以”,“上海人比较适应这种融合形态的”。桌上,除了在餐馆点的茶,还有刚喝完的咖啡。

  “餐馆是跟我们租赁的,也要经过业主方同意。”这家唐宁书店的张店长表示,自己入职不久,不太清楚餐馆入驻前的布局,“开书店不容易,餐饮可以增加人流。有的客人会从书店去餐馆,也有到餐馆的客人会来书店看看。”

  “复兴·风”门口挂着“黄浦区文物保护点”铭牌,书店、餐馆、咖啡店各有店招。在点评网站,记者查询发现唐宁书店里的这家餐馆评分颇高,不少消费者留下的评语是“氛围拉满”“Chill(放松)”“老建筑新的生命力”,还有人表示,书店、咖啡店、餐馆一体,“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了”。

  在上海,有餐馆的书店不止这一家。位于兰心大戏院旁的朵云书院·戏剧店地下一层有自营餐厅,茑屋书店前滩太古里店有一家品牌轻食餐饮;今年开业的大隐书局·和平公园刊茶社和美兰湖畔·大隐书局都有餐厅,这两家新书店开业后很快成为大隐书局旗下营收最高的两个店面。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对书店里的多样业态,一位经营者言简意赅地表示。

  “有时候在图书馆看书、学习、工作一整天,就希望能配个食堂。书店有餐厅,满足多种需求,挺好的。”有读者表示。

  文保建筑做餐饮,可不可以

  如果不做重油餐饮,厨房位置仍在原先住宅厨房里,在可控范围内是可行的

  记者调查发现,书店里的餐馆多以“bistro”命名,这是近年来火起来的一个概念,通常翻译为小酒馆、小餐馆。比如朵云书院·戏剧店自营的餐馆就从一开始的“朵云小食堂”易名为“brunch&bistro”,唐宁书店里的这家泰式小酒馆同样叫“bistro”。“走进bistro的预期,就是喝喝小酒放松一下的地方。”王帆说。

  唐宁书店所在建筑为区级文物保护点。今年8月,外地一处建于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被改造成日式餐厅曾引发争议,除了文保建筑风貌被改变,产生的消防隐患也令人担忧。

  文保建筑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去年8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首次专门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出台政策性文件,明确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及参与内容、方式和程序等。根据这份意见,社会力量可通过社会公益基金、全额出资、与政府合作等方式,按照《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要求,利用文物建筑开设博物馆、陈列馆、艺术馆、农村书屋、乡土文化馆和专题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也可利用文物建筑开办民宿、客栈、茶社等旅游休闲服务场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保建筑的“活化”,前提是不改变建筑外立面、内部结构等。唐宁书店开业时,设计师李伟斌曾表示,出于对老建筑的保护原则,书店进驻后的改造不易。唐宁书店保留了石库门大宅原有的“中轴线对称”格局,一楼与二楼共8根西式罗马型羊角柱,二楼宽大的弧形闲廊与宝瓶柱围栏,包括屋内壁龛、壁炉等具有中西交融特色的元素都被留存下来。

  唐宁书店改造过程被《中国民居》系列纪录片导演莫政熹全程拍摄,“作为一个外来者,走进上海的石库门,深深感受到石库门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区域,尤其是邻里关系有一股自豪感。这几栋石库门老房子的改造,不仅保留了建筑原始细节,还有面向未来的发展,不是成为被参观的标本,而是继续生长着”,莫政熹这样解释他对这几栋石库门建筑的兴趣。

  “如果不做重油餐饮,厨房位置仍在原先住宅厨房里,在可控范围内是可行的。”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娄承浩近期探访了唐宁书店,在他看来,石库门一楼西厢房改为餐馆,说明书店经营面积在压缩。还有专家表示,保护建筑内能否引进餐饮,应在租赁合同中写明,确定保护事项。

  书店+,还是+书店

  过去打造书店+,现在探索+书店。要让书香持续,书店经营必须是可持续的

  去年,唐宁书店业主方八号桥集团曾给予书店6个月免租。当时,书店负责人表示,房租占其运营成本一半以上。“会有另一座城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将市中心黄金位置的老建筑留给一家书店吗?”在书店落地上海新天地区域的过程中,鲁宁馨的不少朋友跟她这样感慨过。

  “naive理想国”所在的洛克·外滩源,东起圆明园路,西至虎丘路,北临南苏州路,南至北京东路,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黄金地带,由11栋历史保护建筑和6栋新建筑构成,经过17年修缮改造,今年国庆前正式开放。在“naive理想国”工作的小莹坦言:“业主方对入驻品牌的要求挺高的。”

  洛克·外滩源有美术馆、画廊、小型图书馆和在年轻人中很有号召力的生活方式店铺、咖啡馆等。“naive理想国”的定位是集书籍、咖啡、鸡尾酒、住宿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2020年8月在北京国贸郎园开出第一家店,第二家店位于秦皇岛阿那亚,叠加了青旅酒店业态,位于洛克·外滩源的第三家店打磨了两年多。

  10月16日,一场名为“从书店谈起,聊聊我们如今的打卡与对话”的“看理想圆桌”,作为开业月系列活动之一在“naive理想国”外滩店举办。小莹回忆,“很多读者对未来的书店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形态展开了热烈讨论,也有读者说,现在的书店似乎越来越‘消费主义’了。”“理想国”品牌创始人刘瑞琳则表示,这家店只卖“理想国”的书,肯定不算一家标准的书店。

  小莹大学毕业后曾在苏州诚品书店工作,她形容,“当时身边第一批同事,很多是冲着‘诚品’来的,或多或少带着开书店的玫瑰色的梦,但入职的第一课其实是‘如何清理书架’。”

  无论是茑屋还是诚品,都曾被认为是书店复合经营的标杆。“实体书店在城市生活中仍然不可或缺,但传统书店的生存空间的确越来越小。不要把图书和阅读强加于生活,应该让图书和阅读融入生活。”曾锋是国内较早观察茑屋品牌的书业从业者,在他看来,轻松、丰富的业态组成是茑屋的“杀手锏”,“茑屋经营的是一个商业平台,在图书的氛围下,有餐厅、鲜花、面包和其他一般零售,对没有明确消费意图的人来说,足以解决在节假日大半天的休憩需求。”

  “naive理想国”二楼被命名为“作家的房间”,进门一面墙上,陈列了12本书,每一本都对应了店内的咖啡特饮或鸡尾酒。记者点了一份创意来自白先勇作品的“纽约客”,由一杯“纽约客”特饮、一杯“盛夏派对冷萃”和一小碟火腿组成。把杯子、碟子挪开,会发现餐纸上还有隐藏语。为什么是火腿?书的第130页写到“老妇人生前对我很亲切,每次去她都送一长条她亲自烘焙的面包给我夹火腿”。

  “如果你看见特饮的名字,会不会有兴趣了解一下这是一本什么书?”小莹随手拿起吧台上的一本《狐狸》,这是荷兰女作家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小说,一楼提供的咖啡特饮“狐狸”连造型都与图书封面有几分相似;另一款咖啡特饮“里约折叠”灵感来自讲述追击贫民窟毒枭故事的纪实作品,混合了代表热带的菠萝汁和西番莲,还在上面撒上些许辣椒丝,希望顾客可以从舌尖体验这本书的辛辣刺激。

  “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方式变化,茑屋、诚品这样的书店品牌出现不是偶然的。当我们的城市发展到新的阶段,对书店行业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观念上更进一步的开放。”旗下拥有朵云书院、思南书局品牌的世纪朵云总经理凌云表示,几年前,实体书店经营咖啡还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如今,人们已经十分习惯咖啡和书一样嵌入商业空间;未来人们或许会更习惯书店出现更多生活色彩更浓厚的用品和场景。以世纪朵云为例,据统计,其旗下书店营业额20%来自图书销售,20%来自文创销售,其余60%来自餐饮服务、空间服务、运营输出和品牌输出。

  “如果说,过去我们打造‘书店+’,现在探索的是‘+书店’。”大隐书局总经理何旋谈及今年两家融入餐饮的新店变化时表示,要让书香持续,书店经营必须是可持续的。

  2015年,肯德基餐厅在上海获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被业内人士称为“餐饮业的一小步,书刊发行业的一大步”。当时,有资深发行人感慨,“换作十多年前,政府主管部门向餐饮业颁发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简直不可想象”。

  这位资深发行人记得,多年前,上海一家书店店堂里卖眼镜,还成了一桩引起轩然大波的新闻,且是反面例子。当书店经营业态越来越向复合型转变,图书发行的地面网点不再局限于书店一种业态,这一变化的实质是技术变化引发的需求变化,“图书作为一种标准化商品,是相当适宜发展电商经营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后,图书交易功能向网络转移,书店要如何继续存在?”

  这些年,实体书店的面貌,的确在不断变化。“功能性的购书行为,线上平台已经可以满足。到线下,更希望得到的是体验,有时独处,有时约上朋友一起交流,不会纠结它到底是不是一家‘书店’。”第一次来到“naive理想国”的读者京凡说,“更重要的是来到这个空间的认同感,认同有品质的生活、有深度的思考,认同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


点赞()
上一条:美图秀秀“国潮纹样”特刊回顾丨跨越千年,共赴美好之约2023-10-17
下一条:吴锡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文化产业2023-10-19

相关稿件

优化营商环境 让消费更有“烟火气” 2023-05-06
北京“烟火气”回归 本地游复苏冰雪消费升温 2022-12-26
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一线观察 2022-06-29
当制造“智能”后,工人工位在哪儿? 2023-09-25
实体书店的春天在哪里 2023-06-0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