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是国运之道,将决胜大国博弈。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动新动能新优势。面对既错综复杂又难以捉摸的世界形势,我国企业不应再是简单地在既定赛道上加速奔跑,而是需要拥有“变道超车”的智慧与勇气,以创新为翼,飞向更加辽阔的天空。今天,我们想与大家共同探讨的,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创新实现“变道”发展,以破茧成蝶之姿,引领行业潮流,开创崭新的未来华章。
变化是一个永恒的不变量。在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交织的今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见证着世界的深刻变革。传统商业模式遭遇挑战,新兴业态层出不穷,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切都在向我们昭示:唯有创新,方能破局;唯有“变道”,才能致远。
我们不禁要问: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如何才能找到那条通往未来的“变道”?是固守成规,等待被时代淘汰?还是勇于变革,以颠覆性创新为矛,开辟新路径?答案显而易见,后者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一、什么是“颠覆性创新”?
如何理解“弯道超车”和“变道换向”?——
所谓“颠覆性创新”,指的是一种打破原有格局的超常增长。颠覆性创新有两大特征:一是与原有技术性能无直接竞争关系,二是引入了全新的技术曲线。“颠覆性创新”一词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于1997年在《创新者的困境:当新技术使大公司破产》中首次提出,用于与遵循原有增长模式的“延续性技术创新”形成区别。
“颠覆性创新”超越“延续性技术”的这一过程,就是“变道换向”。过去我们提及“赶超”等话题时,更习惯使用“弯道超车”一词。但在这次的工作务虚会上,济南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目标概念——“变道换向”,彻底切换跑道,完全改变思路,才能在根本上实现提速增效,改变落后被动的局面,加快推进“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城市发展战略。
“变道换向”与“弯道超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弯道超车”侧重于超越的过程,通过借道弯道来缩短追赶的路程;“变道换向”则更重视长效,不仅仅限于超越的那一刻,而是着眼全局发展。如果说“弯道超车”是催油门抄小路赶超的话,“变道换向”要做的则是直接舍弃汽车、改走空路换乘飞机。
例如,华为,作为全球企业创新领域的佼佼者,其发展历程深刻诠释了“变道”发展的精髓。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中,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技术封锁的重重挑战,华为并未选择回避或妥协,而是以一种坚韧不拔的姿态,毅然决然地加大了对5G、芯片设计、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这是一场勇气与智慧的较量,更是对“核心技术就是命根子”这一理念的坚定践行。华为深知,在快速迭代的科技领域,唯有不断创新,方能占据先机。因此,它不仅聚焦于技术的单点突破,更致力于构建全面的技术创新生态体系,将散落的技术碎片巧妙串联,形成了一条条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创新链条。从最初的跟随者,到逐渐与全球顶尖企业并驾齐驱,再到在某些关键领域实现领跑,华为的华丽转身令人瞩目。
这一过程,生动展示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变道”发展核心动力的重要性。正如乔布斯那句掷地有声的名言:“创新就是把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华为正是凭借这种超凡的创新能力,将分散的技术点融合为整体优势,不断打破常规,超越自我,最终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方向。华为的故事,是新时代企业勇于创新、敢于“变道”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无数企业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二、模式创新
同样,模式创新是企业“变道”发展的重要途径。阿里巴巴集团,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璀璨明星与领航者,其辉煌成就的背后,模式创新的持续驱动力功不可没。自创立之初,阿里巴巴便敏锐洞察市场趋势,以B2B平台为起点,开启了重塑传统商业模式的非凡征程。随后,公司不断突破边界,从B2C、C2C的深入布局,到新零售、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全面拓展,每一次战略转型都精准地把握了时代脉搏,引领了行业风向标。阿里巴巴不仅仅满足于在既定领域内深耕细作,更勇于挑战自我,勇于颠覆传统。它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体系,让消费体验焕然一新;借助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智能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开启了数字经济的新篇章。这一系列的模式创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阿里巴巴的业务版图,更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实现了从单一电商巨头向全球领先数字经济体的华丽蜕变。
三、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企业要实现创新“变道”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与外在条件。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要实现“变道”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协同作用。而这些创新的背后,又蕴含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和外在条件。
(一)接受变化,培养创新思维
在新时代的浩瀚浪潮中,变化不再是偶发的涟漪,而是成为了持续涌动的常态,而固守陈规、拒绝变革则成为了与时代脱轨的异象。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细胞与活力的源泉,必须深刻理解并主动拥抱这一时代特征,将每一次变化视为推动自身成长与进步的宝贵契机,而非令人生畏的外部威胁。为此,企业需要构建一种自上而下、深入骨髓的创新思维文化。这意味着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员工,每一位成员都应被赋予并鼓励具备敢于挑战传统、质疑现状的勇气,以及勇于提出新颖见解、不懈追求创新方案的精神。企业应当营造一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员工敢于发声,不惧怕失败,因为每一次尝试,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一小步。
(二)跨界融合,拓展创新边界
在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跨界融合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不仅重塑了产业格局,更成为了企业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驱动力。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若想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勇于跳出传统框架,打破行业壁垒的束缚。这意味着,企业应积极寻求与不同领域、甚至看似毫不相关的行业之间的合作机会,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具备前瞻性的视野,密切关注新技术、新趋势的演进动态。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科技的兴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企业应深入研究这些技术的核心价值与应用场景,探索它们在企业运营、产品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潜在价值,力求将技术红利转化为实际的商业竞争力。
(三)社会责任,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石
如今我们日益注重可持续发展,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其社会责任的担当已成为衡量其综合实力与长远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尺。企业应将社会责任视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度融入其发展战略的核心,通过一系列积极举措,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环保生产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企业需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排放污染,推动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这种对环境负责的态度,不仅能够减少因环境问题带来的潜在经营风险,还能赢得政府、公众及合作伙伴的广泛认可与信赖。
此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如教育支持、灾害救援、扶贫济困等,能够直接惠及社会弱势群体,展现企业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这些行动不仅能够解决社会问题,还能在公众心中树立起企业的正面形象,增强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社区参与同样不可或缺,企业应与周边社区建立紧密联系,通过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形式,促进社区和谐,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增强企业与社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还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人才培养,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
人才是企业持续繁荣的基石,更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为了保持竞争力与活力,企业必须将人才培养与引进置于战略高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在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及创新思维上不断进阶,享受个性化的职业成长路径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此外,企业应积极拓宽视野,深化与高校、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平台,不仅吸纳前沿科技成果,更吸引并留住高端人才,为企业的技术革新、产品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灵感,共同开创企业更加辉煌的未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新时代的企业创新“变道”发展,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坚定的创新信念、开放的合作态度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企业家们一定要在大海中学会游泳,炼出一身硬功夫,实現从追赶到超越,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作者:王国灿系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城市政府工作报告编委会城市高级研究员、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城市国际化研究院资深高级政策顾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