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跨国贸易,小到细胞呼吸,碳排放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气候变化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威胁,任何一个个体都肩负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
为应对这一巨大挑战,各国正在开展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合作行动。基于此,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全球的战略意义重大。
那么,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要耗时40年之久?
实现碳中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碳中和?
1、碳中和的背景
在全球快速升温,自然环境面临威胁的背景下,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减缓全球变暖趋势,2015年12月,联合国近200个缔约方共同通过了《巴黎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行动安排。这一协议的主要目标是将21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之内,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控制在1.5℃之内。
为了推动我国低碳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正式向世界递交我国减排路线的时间表。
这里提到了两个关键概念——“碳达峰”和“碳中和”,那么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2、碳达峰、碳中和的定义
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的过程。
碳达峰示意图
碳中和: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每一个对象(可以是全球、国家、企业、甚至某个产品等)未来“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这其中的碳排放在狭义上指二氧化碳排放,广义上是指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
碳中和示意图
3、为什么提出碳中和
低碳化、清洁化和高效化是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碳中和意味着从化石能源时代向非化石能源时代过渡的开始。从人类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的经验来看,煤炭、石油等能源的获取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国的兴衰。未来多数化石燃料将退出历史舞台,哪个国家能够快速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哪个国家就能够在新的国际格局中成为领导者。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宣布碳中和目标,积极响应《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主动做出减排承诺,不仅彰显了大国责任与担当,而且对于加速我国社会、经济、能源、技术等方面的转型与重构同样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意义。
碳中和目标实现面临的挑战
从我国当前的碳排放规模和行业结构来看,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对我们来说仍非触手可及。这将是一次经济结构、社会认知、能源变革和技术创新的大转变,也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关于能源的革命和时代的变革。我国在实现碳中和之路上,挑战与机遇并存。
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经济高速增长时,每一单位GDP 的增长都将进一步带来碳的排放,未来十几年,要想基本实现现代化,能源需求还需继续保持合理增长。如果我们当下立即停止发展,全面主攻环保减排,经济势必会大受影响。
能源转型技术面临重重挑战:构建新型低碳工业体系是碳中和目标下的大势所趋,未来许多行业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工艺技术转换需求。目前我国碳中和各技术链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尚未达到大规模商业化运行的水平,技术成本较高,仍需加大创新研发力度。
社会观念的转变挑战:碳中和目标下的另一大挑战是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和个人,唯有具备正确的理念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才有可能顺势迎来碳中和目标下能源发展的新时代。
实现碳中和,四项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技术可行:大力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路径。在未来几十年,以CCUS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气化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中心的一系列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成本可控: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固然会推动我国技术转型的全面升级,形成国际竞争力,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需要企业“买单”,增加产业链各环节中间产品、终端消费品的成本。因此,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考虑低碳与市场发展的平衡,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做到成本可控,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策引导:虽然我国已具备2060年实现碳中和愿景的一定基础,但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国脱碳之路对行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调整以及社会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要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去规划与监督全社会的行为,充分发挥引导、调动和约束的作用。通过完善行业排放标准、建立碳税征收机制、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等,实施一系列碳减排政策,为企业发展碳减排新技术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与引导。
多边共赢: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一方面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利益共同体的协同努力,从而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我国碳排放量主要来自于哪里?
按行业来看,2018年我国发电和供热行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国总排放的51%,碳排放量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主要是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征决定了当前发电和供热行业仍以燃烧煤炭为主。工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为28%,是第二大碳排放行业。钢铁、水泥、化工等工业的生产过程由于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因此产生了相对较多的碳排放。
此外,交通行业和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占比分别是10%和6%。可以看出,目前许多行业的能源结构与节能环保的要求相比仍显得格格不入,行业低碳、零碳改造刻不容缓。
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按行业细分
各行业转变路径
我国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加速了对能源系统的低碳绿色转型。能源系统分为供给侧和需求侧,在供给侧,实现电力碳中和是我国碳减排的核心。但是很多领域的能源需求无法仅依靠电能替代实现电气化改造,例如长途交通、钢铁、化工等行业由于其生产特性,需要氢等作为燃料,因此非电发展也是供给侧碳中和很重要的一环。
在需求侧,依托技术改造的节能减排是核心,尤其是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例如工业、交通、建筑、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脱碳路径对我国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探究竟。
我们分别从能源供给侧和能源需求侧两个角度出发,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现状,畅想电力、非电、钢铁、水泥、化工、交通、建筑和服务行业的“零碳”未来,提出各行业具体的脱碳路径。我们认为各行业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离不开碳的“负排放”技术的发展、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设以及绿色金融体系的保障,因此在行业着手减排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这些支撑要素。
在书中,关于各行业碳排放的现状、零碳未来以及具体的脱碳路径,我们一一进行了解答,并从政策支撑、技术发展、市场建设三个角度出发详细描绘不同行业的脱碳路径。
碳中和“公式”描绘行业脱碳之路
对于能源供给侧,清洁能源替代以及清洁能源输送和储存是走向碳中和之路的关键。对于能源需求侧,则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经营过程的低碳化实现减碳。其中,生产运营低碳化包括生产原料代替、电气化改造及生产运营技术的改造。但是仅通过行业自身努力仍无法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那么这些碳又该怎么去吸收呢?答案是发展负碳吸收技术,通过负碳技术去吸收剩余的碳。
通过对各行业碳中和路径以及支撑保障体系的研究,我们提出了碳中和“公式”。但其实这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公式,而是一种数学表达关系,目的是希望通过简单的方式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达到碳中和的“0”排放目标。
在近期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碳排放减去碳吸收是不等于0的,但通过各方的努力,可以让这个数字越来越小。只有当公式等于0时,我国才真正实现了零碳排放。在书中,我们详细说明了公式中的各项是如何实现的,并将各行业的脱碳路径与公式进行了匹配。
实现碳中和,下一步怎么走
不同的社会主体(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个人)如何更好的参与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政府应如何发挥“指挥棒”的作用,通过政策保障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实现低碳发展与保持盈利之间的平衡?金融机构如何开展投资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个人可采取的有助于降低碳足迹的措施又是哪些?我们在书中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