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南
首先,我国实体经济当前面临很多突出问题,原因比较复杂。
从影响实体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看,成本上升是制约部分行业和企业效益提升的一个突出问题,但影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不仅是成本上升过快,不少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产品价格和设备利用率大幅下降,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自主品牌普遍缺乏等,也是影响实体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提升我国实体经济竞争力,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次,政府还要在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方面继续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大量措施着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2016年,全年取消了13项行政审批,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的取消了152项,职业资格行政许可取消了222项,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92项,降低实体企业成本约1万亿元。
从影响企业效益的主要成本因素看,一些成本因素如人工成本具有“刚性”,今后一段时间可能继续上升。特别是2014年开始人工成本增速与GDP增速出现分化,人工成本呈现两位数增长。利息支出占营业利润的比重持续提高,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反映出银行惜贷、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还有物流成本,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0.8万亿,占GDP比率为16.0%。所以,对于这些对企业效益影响较大的成本因素,如物流成本、能源成本、融资成本、用地成本等,需要政府通过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同时,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去产能、去杠杆等方面要继续加大力度,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数据显示,自2015年开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速由降转升,反映企业经营的难度加大。同时,财务费用增速下降,说明国家降低利息和国企降低资产负债率等去杠杆措施效果显现。另外,我国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高达30%—4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占比只有10%—15%,直接影响到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过快,但我国在人口红利、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产业配套、政府治理、政局稳定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加之政府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我国的市场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依然是外资最佳投资国之一。
最后,企业应眼睛向内,在降本增效方面下功夫。企业要强化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创新成本费用管控方式和机制,确保营业成本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实体企业降本增效的对策包括: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技术创新强度;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严控非生产型支出。
虽然企业这几年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还有很大的空间,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和要做。2016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桶油操作成本平均降低1.3美元,不要小看这1.3美元,2016年全国三大石油公司开采原油19756万吨,如果一吨按7桶,每桶按1.3美元计算,累计降低操作成本1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5亿元。
截至2016年底,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6.4%,民营企业为51.0%,外资企业为53%,如果能通过提高资产证券化、市场化债转股等措施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降到60%以下,将可以大大减少国有企业的财务费用。
虽然现在实体经济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只要政府积极进取,共同努力,在宏观和微观上一起做工作,一定能够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明显成果,为提高我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有力支撑。
(本文根据季晓南在第十四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核实,有删节)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