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背景雄厚的“国家级”基金来重庆了。
7月30日,超高精密3D打印领军企业———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方精密”)宣布完成1.7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泰君安创新股权投资母基金联合领投,上海张江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健欣合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广东泛湾盈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云帆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跟投。
这一轮融资的投资方看点十足,覆盖国家级大基金、各地国资平台和产业方。其中,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是国家财政部主导的大基金,重点布局基础智能装备、新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等领域。
而在一年前的7月31日,摩方精密才“刚刚”宣布完成了3亿元C轮融资。
截至当前,该公司的投资方除了有渝富集团、两江基金、重庆产业引导基金、重庆涪陵区国资外,也有深创投新材料基金、建银国际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摩方精密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第一次直投重庆当地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摩方精密作为全球微纳尺度非金属3D打印领军企业,具备较强的战略性、先导性,是我国在3D打印领域为数不多具备全球领先优势的企业之一,也许在大众眼中,摩方精密并没有多“网红”,但在全球3D打印领域,它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个来自内陆城市的科技机构,得到了市场化投资机构和国资平台的青睐,这不仅是对企业的认可,更是对这座城市科创实力的肯定。
在重庆,像摩方精密这样拥有原创技术的初创公司并不少见。从工业软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到生物医药,各路大神都藏身在这座山城。不久前,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曾强调,要聚力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4大科创高地,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16个重要战略领域,加快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持续动态调整、迭代升级。
这是一场创新盛宴的正式开始。随着重庆的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一个个拥有原创创新的公司竞相涌现,这座城市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一
押注原创技术,工业老城找到了第二曲线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重庆签约现场的热闹场景,就是对重庆产业、对城市未来发展投下“信任票”的表现。人勤春早争朝夕,重庆靠着硬实力再次雄起。
在外界看来,重庆有着灯火通明的洪崖洞、李子坝“穿楼”轻轨、长江索道等著名经典,是一座极具赛博朋克风格的网红城市。而在旅游城市的外衣下,重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工业城市。
进入新中国以后,重庆形成了冶金、化工、机械、纺织、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同时也成长为全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当时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全国每8辆汽车就有一辆产自重庆”、“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每10部手机就有一台重庆造”。毫不夸张地说,重庆作为西部工业重镇曾支撑着中国工业的半壁江山,自身也培育了机械、电子、汽车、装备、化工、冶金等产业,风光无限。
可这座工业老城也有落寞的时候。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重庆则像一位看似“古板”的老者,没能领悟互联网经济的要义,仅仅培养了猪八戒等几家为数不多的互联网公司。可就在大家感叹错失互联网风口的时候,重庆其实在悄悄谋划另一件事情——产业升级。
可这座工业老城想要焕然一新,不是引进几家企业就可以,需要一些原创技术和一大批“从零到一”的科技企业。
2019年,重庆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促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加速发展。培育壮大智能产业,一手抓研发创新、一手抓补链成群,着力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
由此,重庆的传统制造业充满了科技元素——在赛力斯智慧工厂的汽车生产车间里,中控屏幕正在实时跟踪生产流程;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中,工业机器人已经能够完成主要生产工序……重庆开辟了第二曲线,渐渐从“制造大市”蜕变成“制造强市”。
如果说城市历史故事是一个荡气回肠的史歌,那么城市的产业进化也是一部百转千回的长篇小说。互联网的造富盛宴过后,人们拍一拍身上的尘土意外发现,这个制造老城“重庆”竟然被科技彻底激活。
二
用金融杠杆,重庆产业升级打怪之路
重庆的高质量发展辉煌史少不了资本的助力。
重庆是一个聪明的城市。为了让更多硬核的科技公司涌入重庆,这座城市敢于下重注,也善于使用巧劲。它清楚自身产业基础的优势和弊端,但却不急于斥巨资地筹备大项目,而找到了“产业投资”这个流量密码。
同时,在“资本招商”的模式火遍全国的当下,重庆更善于变通,给出了诸多“创新性”灵活举措,不仅降低返投比例、还创新采用“即退即分、即分即缴”的方式进行滚动循环,分期实缴组建新基金,充分挖掘盘活已有产业基金的存量资源。
“即退即分、即分即缴”就是在原有基金退出阶段返还各国企投资人的投资成本及收益,在设立新基金时继续以此前出资方分配收回资金作为新的投入,从而通过“滚雪球”方式,做大做强产业基金集群。
“重庆有一些政策是全国独有的,投资重庆,看多中国。”一位人民币基金负责人曾表示。于是,曾经的价值洼地竟意外吸引了一大批VC/PE。深创投、IDG资本、松禾资本、领航新界、招商国际、蓝驰创投等投资机构在重庆扎根。在投资人的带动下,一些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公司也迁到了重庆,摩方精密也在其中。
重庆摩方精密于2016年成立,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生产最高精度达到2μm并实现工业化的3D打印系统提供商。作为精密3D打印的先行者,在三维复杂结构微加工领域,摩方团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科研及工程实践经验。成立至今,摩方精密依托自身颠覆性的原创技术能力和不断成熟的工艺及材料研发基础,不断拓展了应用场景。
这需要交代一个背景:3D打印技术是一种颠覆性的生产技术,也是制造业往更高端发展的关键支撑。尤其在工业制造日益精密化、精准化和小型化的背景下,传统生产方式难以实现复杂结构产品的制造。摩方精密的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是将光刻技术与3D打印技术结合,提供了一种颠覆性的精密制造解决方案。
而摩方精密基于原创性超高精度3D打印技术,具有为全球制造业提供颠覆性的精密加工能力,这与重庆制造业升级的诉求极为契合。
如今,摩方精密已经成为重庆这座城市的创新代表案例之一。截至2022年底,全球35个国家,近1600家科研机构以及工业企业与摩方精密建立了合作——合作伙伴既有强生、GE医疗等在内的全球排名前10的医疗器械企业,也有全球前10的精密连接器企业。这一个个真实案例,足以证明摩方精密在行业不可替代的地位。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摩方精密实力变强后,便开始回馈这座城市——今年,摩方精密发起,连界创新联合支持摩方精密BMF“精智共创计划”,计划将集“实验室+产业方+资本方+专家团队”于一体,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聚集先进产业集群和产业资源的城市高地为核心,为当地政府及产业园区带来优质技术、产业方及资本的高效对接,拓展超高精度3D技术的应用边界,探索更多技术合作可能性。目前,摩方精密已经在牙齿贴片、生物反应器、雾化器等应用场景展开了广泛的应用。
重庆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重庆在引进市场化投资机构的同时,也会积极尝试直投、主动出击、自己带着项目回重庆。
譬如活跃在全国的重庆两江战略基金先后投资了万国半导体、象帝先、峰米科技等项目,还通过发挥资本招商“牵引器”作用,促成峰米科技、摩方精密、诚瑞光学、睿博光电、七腾科技、条马科技等一批重点招商项目落地。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他们更懂重庆的产业情况,也更清楚重庆需要什么。此外,重庆两江战略基金投资了长安新能源、赛力斯、极星汽车等整车龙头企业,帮助引进了赣锋锂电、太蓝科技等项目,补齐了“大小三电”短板,总计投资项目达12个,累计投资近100亿元,助力两江新区乃至重庆汽车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正所谓“基金强,则资金聚;投资强,则产业兴”。在资本的鲶鱼效应的影响下,重庆焕发了生机——重庆作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汽车、电子两大支柱产业蒸蒸日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新区重点发展产业各有千秋。
随着以摩方精密为代表的创新企业增多,一座富含创新精神的新重庆跃然眼前。
三
内陆城市产业升级的新范本
事实上,布局原创科技并不是重庆这种内陆城市的“传统强项”。
城市建设的要素很多,资金、土地、产业生态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这些可以帮助重庆完成了“引进来”的工作,真正想要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因子持续活跃,便少不得一个重要因素——人。
重庆着重在人才方面下功夫,更拿出“千金买马骨”的诚意。重庆最先想到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融合创新中心、联合产业孵化基地等大批重大创新平台环绕着明月湖而建造。一个仅30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了14名院士、600余名博士,17个市级、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其次,这座城市包容且细心。“我选择来重庆创业就是因为这座城市足够包容。”陈路(化名)说道。他曾在大厂实习过,今年回到重庆创办了一家智能科技公司。陈路的感受是,自己在北上广创业的压力和成本很大,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太多关注。回到重庆后,他发现,重庆本土的创投机构虽比不上北上广深,但当地政府对中小企业关注很高,也愿意提供更多扶持政策。
这种对科技企业关怀体现在细微之处。重庆深知培育更多像摩方精密这类“0—1”原创技术企业需要为公司提供创新的环境,便会主动帮助公司不断验证、试错、迭代。譬如,摩方精密主攻的微纳3D打印技术应用于精密医疗器件制造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
为此,重庆两江新区持续建设共享服务平台,依托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的49家科研院所联合攻关下一代精密打印材料、工艺以及相关应用。今年年初,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与摩方精密联合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用示范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结合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飞秒激光技术和摩方精密微纳3D打印技术,通过增材、减材协同制造模式,实现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并最终实现以给药微针为代表的个性化精密医疗器件的小批量制造应用示范。
此外,落地到重庆的企业可以与重庆当地的学校合作,产生“1+1”>2的化学反应。目前,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经建成的多个协同创新平台,累计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长安汽车、中汽研、铁马工业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190余项,仅2022年,就新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近100项。这种模式的放大效果绝不是给钱、给地、给政策可以比拟的。
人是城市的核心,人的精神是城市的命脉。那么,人与城市的互动,这看似最虚无缥缈的要素正是城市与创业者、企业家的情感羁绊。尤其,一个城市的前景是否被看好,这个城市的创新活力如何、产业竞争力有多强,都与每一个个人乃至背后万千家庭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对于当下的重庆来说,身处基础产业需求过剩的年代,这座城市需要资本激活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需要科技创新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好在重庆正在蜕变:有创新意识的科技型企业家群体正在壮大;制造业走向智能化……一座创新之城正在成长。
每座城市都想成为深圳和杭州,也想重现“合肥的投资神话”,但每个城市的特质和基因各不相同。因此,重庆守住了本心、耐得住寂寞,正心无旁骛地讲好属于重庆的创新故事。
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摩方精密这类专注于原创科技的公司,正在重庆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并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而在这场产业升级的持久战中,重庆再次靠创新赢得了掌声和关注,也为内陆城市打造了一个城市创业的新范本。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