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智
3月14日,就如何在产业实践中推动绿色发展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毕节市市长张集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毕节提出锁定“5个百万”工程,即在耕作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发展蔬菜(食用菌)100万亩,打造“科技田”“万元田”;在地形破碎的坡耕地重点发展刺梨100万亩、皂角100万亩、茶叶100万亩、改良核桃100万亩,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努力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旅游价值、社会价值“四个最大化”。
“毕节市是乌江、珠江发源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生态区位重要。”张集智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毕节到处开荒种粮,山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森林覆盖率仅为14.94%,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为打破“怪圈”,在国家支持下,毕节在1988年就建立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开启了以开发扶贫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开发扶贫的生态文明发展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毕节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20.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9.95%下降到5.45%,森林覆盖率从43.1%提高到56.2%,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试验区通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长防工程”、“天保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恶化得到有效遏制,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
未来,毕节将从五个方面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一是建好绿色屏障。围绕治水、治气、治土,深入推进“绿色毕节”行动,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确保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60%,筑牢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二是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发展“5个百万”工程,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旅游价值、社会价值“四个最大化”。
三是保护绿色家园。紧紧围绕山水城市、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果,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四是完善绿色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以制度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五是,培育绿色文化。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生态文明新风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毕节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张集智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