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重庆国企何以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2-10-24 10:36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重庆国企何以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劳动密集型制造变身高端制造,特殊功能单品打破国外垄断,新领域突破推动企业高速增长……近年来,重庆这个老工业基地,生发出越来越多的国企创新力量。

  来自重庆市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重庆国企各类创新平台总数从191个增长至490个,各类专利授权总数从2590项增长至7748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从1.11%提高至3.2%。重庆国企何以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调研。


1310670839_16665682644751n.jpg

四联集团PDS智能变送器生产线(资料照片)


1310670839_16665682590241n.jpg

工作人员正在装配重泵公司研发生产的3D135矿浆隔膜泵(资料照片)


  抢抓“新机遇” 超前布局新领域

  走进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国有企业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洁净敞亮的数字化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技术人员正在检测调试几台大型核电用泵机。

  建厂71年从未亏损、不断突破高端泵制造领域的技术难题、克服疫情影响实现逆势增长……这家老牌国企何以实现“长红”?

  “技术创新要紧跟国家战略。”重泵公司总工程师马文生告诉记者,创建于1951年的重泵公司曾以生产小型计量泵为主,“那时谁都不知道如何创新”。2005年,重泵公司抓住国家核电技术发展机遇,着手攻克核电站用泵领域的技术难题。

  今年上半年,重泵公司自主研制的“华龙一号”四型样机通过国家级鉴定。这意味着重泵公司在推动核电站关键用泵国产化方面又获得了新进展。

  “一个技术难题的攻破少则几年,多则十年,更需要率先开拓,抢占布局。”长期以来,重泵公司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关键泵国产化,研发出了多项打破国外垄断的首台、首套产品。如今重泵公司的所有订单均来自客户高端定制,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2021年,重泵公司克服疫情影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4.6%、15.1%。

  从一个批量小型泵制造企业到高端泵制造企业,重泵公司的一系列变化是重庆国企瞄准新技术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技术布局的一个缩影。

  重泵公司向南20余公里,另一家重庆国企也不断在新技术领域攀登高峰。不久前,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氢动力商用车正式启动成渝干线物流示范运行。

  近年来,庆铃集团深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攻关氢燃料动力关键技术,目前已完成70kW、132kW氢燃料电池动力模块的开发、生产,关键参数达到我国技术路线图2025年指标。

  重庆市国资委数据显示,全市国有企业拥有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5家,2022年预计新增43家。“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紧紧围绕战略性、关键性产业领域部署创新链,让创新真正成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第一动力。”重庆市国资委科技创新处处长袁超说。

  硬核“引留用”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在位于重庆江北区的重庆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全神贯注投入特殊功能聚合单体的研发工作。“别小看这些单体,它们可应用于电子化工、光刻胶、高端油墨等多个领域,具有高附加值,是开发化工新材料的基础之一。”重庆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兰剑平告诉记者,近年来,重庆化研院不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2021年投入1822.75万元。

  企业投入的增长释放了创新创造的热情与活力。“基础前沿领域研究,需要相当的经费投入和人才力量,否则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兰剑平表示,2021年,企业新增专有技术15项,其中特殊功能单体关键核心技术获得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项目奖”。

  “如今,企业的科学技术投入可视作利润进行‘考核’,这无疑为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了一针‘强心剂’。”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兵说。走入四联集团产品展示大厅,各式各样的智能化工业仪器仪表让人目不暇接,其研发生产的高精度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电磁流量计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企业不断调整人才结构,加大科技人才‘引留用’,更多懂技术、懂科研的人才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刘兵说,目前四联集团及所属企业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人才786人,今年预计增加至1000人。

  不断健全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让科技人才找到干事创业的激情动力。

  “只要你想干、能干,就能获得应有的奖励。”35岁的青年科研人员王军在重泵公司工作了11年,如今是技术中心办公室主任助理,“重泵推行‘价值贡献’积分制绩效管理,员工通过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职称与学历提升等获得积分,年底转化为绩效收入。”

  王军回想起刚入职时的场景,笑着说,“技术实践和课堂有很大差距,多亏了科研前辈‘传帮带’,才逐渐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丰富多样的科研人员培训课程和项目锻炼也让年轻科研人员能力得到提升。

  实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建立青年骨干培训机制及后备人才库、制定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一批批“硬核”举措激活创新力量。目前,重庆市属国有企业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6个、市级创新平台229个,集聚创新专业人才1.9万余人。

  瞄准“卡脖子” 主攻原创技术

  “最终,科技创新仍要落在原创技术研究上。”在调研过程中,不少国企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困扰科技发展的“卡脖子”之痛,根在基础。刘兵说,“从应用技术研究向原创技术研究转变,是未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任务。”

  刘兵告诉记者,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技术储备,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有些基础研究短期内或许不能直接应用,但在更长时间段内却能成为系统性应用研究的“活水”。

  如今四联集团及所属企业拥有2个国家级、13个省部级技术创新平台。今年还将建成一个“川仪研究院”,主攻原创技术、基础研究。

  近年来,重庆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产业并着重为传统产业植入“智能因子”,从老工业基地向创新之城迈进。在这个过程中,重庆国有企业成为主要推动力量——主动承担起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着力强化原创技术供给、加速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任务。

  作为重庆仪器仪表产业“链主”企业,四联集团下属企业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将汇聚产业链上游传感器、元器件等企业,以及下游的石化、冶金等企业,按照“行业生态一条链、数据协同一张网、应用服务一平台”,年内将建设服务于产业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动原创技术研究还需发挥社会多方力量,企业应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顶尖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协同优势,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科技创新进程。”刘兵说。

  数据显示,重庆市属国企的144项原创技术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原创技术有109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技术有25项。“未来,我们要推动更多国有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各自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从而带动更多企业一起发展。”袁超表示。(记者 李晓婷)


点赞()
上一条:内蒙古总投资近80亿煤电铝后加工一体化项目投产2022-10-23
下一条:房企争相开放工地为哪般?2022-10-25

相关稿件

大湾区“创新城区”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2-10-08
秀出科技范!南京这些企业跑出创新“加速度” 2021-06-15
重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研发跑出“加速度” 2021-01-22
重庆两江新区:“科创+产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1-11-17
广西宏桂集团融桂公司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跑出改革发展加速度 2021-03-19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