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进上海市闵行区,再也不是上海市民口中的“闵大荒”了。
从上海地铁5号线剑川路站出来,往东方向走上几分钟,一片颇具现代感的厂房映入眼帘,这里便是上海市闵行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核心地带。
记者从9月7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在申城”上海市政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大零号湾”地区已集聚“硬科技”企业3000余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零号湾”区域估值超亿元的企业达112家,估值超10亿元的企业有30家。“大零号湾”正在蓄势起航。
硬科技创业首选地
闵行区位于上海地理版图中心,是链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沟通全球的重要枢纽门户,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2015年6月,在距离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一路之隔的一栋5万平方米商务楼内,“零号湾”正式诞生。这座商务楼由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地产集团三方共建,旨在打造产、学、研一体转化链条的“试验田”。
“大零号湾”科创大厦 。闵行区供图
取名“零号湾”,当初本意是做“从0到1”的突破、孵化和“从1到10”的成长。但今天,“10到100”的企业均相继纷至沓来。
据介绍,在“大零号湾”,汇聚了4000多家硬科技企业,其中60%-70%的企业均为高校师生校友企业。目前,已经有60余家上海交大师生创业企业入驻“大零号湾”,总估值超过五百亿,其中估值超过两亿的企业有29家,相当部分为科学家创业,站上产业第一线。
此外,加速成果转化也成为将“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区从“施工图”转化成“实景画”的重中之重。
宁德时代、歌尔股份、泰尔重工等超30家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在“大零号湾”设立研发中心,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已成态势。
据闵行区科委主任徐豪透露,为提升“大零号湾”配套,目前在建的科创载体约有70万平方米。“大零号湾”国际人才会客厅、“大零号湾”图书馆、闵行科创公园已建成投入使用,闵行还筹措了超3000套人才公寓,并围绕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周边区域,启动综合环境提升工程,努力创建宜居宜创的开放式科创街区。
助力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一碗汤的距离”,这通常是用来形容一种父母和子女之间居住的远近,煲好一碗汤送去,刚好不凉。如今在“大零号湾”,许多交大科学家借此来形容校区与园区间的距离。
采访当日,上海交通大学菡源资产投研总监顾冰正在位于“大零号湾”核心位置的“天工之家”科学家创业服务中心内,忙着与高校教授们讨论如何助力前沿的科研成果落地成“金”,并获得投资。目前有60多家交大师生创业企业已经入驻“大零号湾”,总估值超过五百亿元。
走进“天工之家”科学家服务中心大门,墙上“厚植生态、笃行致远”八个大字在上海交通大学鲜红的校徽下显得异常醒目。
作为国内高校的率先探索,上海交通大学的“天工计划”与学校2021年底发布设立的“未来产业母基金”共同构成了“组合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天工计划中已经有5家企业获得融资,总金额1.98亿元,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其中,图灵量子、术锐技术、辉羲智能、节卡机器人、唐锋能源、荣骏科技、霖鼎光学等一批交大科学家参与创业的企业,已在“大零号湾”生根发芽。
“天工之家”科学家创业服务中心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摄
在上海交通大学菡源资产投研总监顾冰看来,科学家们要想创业,既需要硅谷(大零号湾)也需要沙丘路(创投)。而“天工计划”,就希望起到类似沙丘路的作用。该“计划”为科学家创业者提供一系列量身定制的公益创业培训、私董会、创业导师、创业管家、融资服务等。
“让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天工之家’的成立正是我们对这4个‘敢’的探索和实现。”上海南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亚云说。
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表示,下阶段,闵行区会加快高质量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构建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建立完善区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设立“大零号湾”创投基金,建设“大零号湾”金融港,构建全过程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大零号湾”科创成果转化中心、“大零号湾”国际智能医疗创新中心、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等重点项目的建设。
在大零号湾,众多硬核科技企业正在孵化,不久的将来,或许就能形成科技创新的“核爆点”。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