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从产业基础再造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学东

作者:本报记者 梁隽妤 2022-08-03 10:11 来源:中国企业报 次阅读
 
从产业基础再造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xcgfhu.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学东在2022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 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指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他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近日,在2022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会议现场(宁波),《中国企业报》就推动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等话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学东。

产业基础不能自主可控,有严重风险

《中国企业报》:我国产业基础的现状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陈学东: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主机进口价格昂贵,我们国家当务之急的是重大装备主机的国产化。如果主机、零部件及工艺等全部同时国产化,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国只能采取“分步走”策略,选择了依靠整机组装、生产为主的发展路径。在政策上,进口整机关税很重,购买零部件和半成品减税或者免税,这样下来国内专注于做核心零部件技术的企业就不堪竞争了。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我们可以很方便地从美国、欧洲、日本购买零部件。有一些企业通过购买国外零部件组装整机而产生的效益很快,但另一些企业专注做十年二十年零部件却没有效益,吃力不讨好。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后,西方对我们重点领域“卡脖子”,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了。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工业软件、质量检验认证等产业基础关键核心技术都面临着被卡的局面,短板问题很严重。目前,我国高端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和先进工艺技术等,80%至100%依赖于进口。万一再出现极限施压的情况,我们重大装备也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很严峻的局面。

总之,很高的对外依存度导致我国产业基础不够高级、供应链被卡,不能自主可控的风险很严重。

《中国企业报》: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具体讲都有哪些?

陈学东:第一是不能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分布领域广泛。例如,机器人的RV齿轮减速器、工业软件、盾构机密封件、核电装备关键阀门、12MW以上风电轴承、超高压压缩机、70MPa以上氢气瓶、50MPa管束集装箱、90MPa隔膜氢压机等。冬奥会期间火炬使用的供氢系统是35MPa以下的,除了氢气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其他如氢阀等都是从发达国家进口的。

第二是部分高端零部件即使我们现在做出来了,但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寿命可靠性仍相对较差。比如高端数控机床的精度保持性,国外先进技术可以保持15年以上,我国只能保持5年以下;飞机的传动齿轮寿命是美国的十分之一,涡喷及涡扇发动机的主要轴承寿命是国外先进水平的十分之一。

第三是工业基础研究积累不够、后期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后天失调,企业考核评价体系存在弊端,企业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欠缺等相关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另外,高校对于科技经济融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支撑不足。

第四是院所转制造成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不够,科技与产业融合不足。发达国家企业的基础技术研发投入是15—30%,我们国家只有5%左右,研发投入不够,开展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条件比较差。

推进基础工业高级化,两步走五对策

《中国企业报》:推动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面临哪些主要困难?

陈学东:一是产业基础存在严重的安全可控风险,对国外依赖严重,“缺芯”“少魂”“卡脖子”等问题挑战严峻。

二是工业五基产品总体处于中低端水平,体现在我国质量效益指数比较低、质量事故比较多、知名品牌不多等方面,产品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不高,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工业基础能力提升。

三是创新还没有成为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严重缺失,原创性、引领性的重大技术成果不多,“五基”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差。需要指出的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大企业不多。比如做密封件有几千家企业,做泵阀也有几千家企业,数量太多导致投入分散,国家支持也不太方便。因此希望能够通过建立一些创新平台,支持一两个龙头企业或者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力量攻关,解决目前的一些“卡脖子”和短板问题。

《中国企业报》:应怎样解决这些困难?未来我国需要重点从哪些方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陈学东:今后15年是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战略机遇期。对此,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院士建议分两步走。

第一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到2025年实现产业基础再造,产业基础整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一是产业基础薄弱局面得到基本缓解;二是对外依存度大幅度降低,重要领域70%的高端基础产品基本实现自主可控;三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四是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寿命可靠性大幅度提升,我希望可以实现倍增。

第二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工程”。到2035年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基础产业链中高端,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畅通、供应链稳定,产业基础发展生态更加完善,不再有被“卡脖子”的关键领域。

完成这两步走,可以有如下对策。

一、分类施策。对于“卡脖子”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组织力量来解决;对于短板问题,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来解决;对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问题,需要依赖于广大市场来解决。

二、完善产业基础体系。一是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作用。二是围绕重大装备产业链布局基础产业,比如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制造领域。

三、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优化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创新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围绕“五基”领域产业链进行布局。

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小巨人”、单项冠军,即是“链式创新”的实现形式;现在各个单位、各个地方都采用“链长制”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畅通和循环,也属于这种情况。

五、引导人才向“五基”领域企业集聚。企业家的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基础行业、基础产业自主化能力提升、缓解“卡脖子”和短板的风险都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也将不辱使命、恪尽职守、凝心聚力,发挥专业特长,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为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企业报》:如何客观看待我们国家在产业基础方面取得的突破?

陈学东:应该说经过各方努力,产业基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的工程保障能力现在已经显著增强了,有106项重点专项实现技术突破、具备国产化替代的能力,比如数控系统、新能源汽车的国产电池、驱动电机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农业专用的传感器也得到了很大进步。

“链式创新”有效地解决了中高端基础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应用,2017年以来初步形成了上中下游产融合作、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链式推进”模式,把产品和工艺结合起来,而且90%都是产业基础领域。另外,还有若干领域具备了基础产品和技术的自主化配套能力,比如轨道交通领域,基本零部件、软件系统、基础材料和工艺基本上实现了自主可控;光伏领域的很多零部件也有了国际话语权。

国机集团承担国家任务,带动产业发展

《中国企业报》:国机集团在产业链创新链方面都做出哪些努力?

陈学东:国机集团董事长张晓仑提出了秉持“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的理念,国机作为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是要扛在肩上的。先说“国机所长”,国机集团有四支力量:第一支力量是30家转制院所、24家国家级科研平台,担负着共性技术和产业基础研究任务。第二支力量是11家设计院,具有机械工业最强的勘察设计能力。第三支力量是一些重大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如中国一拖、中国二重、中国恒天等。第四支是海外工程和咨询力量,如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CMEC),在168个国家有300多个国外机构。这四支力量构成正好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战略。

国机集团有40多家国家检验检测中心、十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可以引进吸收海外高层次人才。国机支持科技期刊的发展,有40多本专业杂志;有80多家全国标委会、若干国际标委会,为国家标准、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国机集团是企业,企业是要见效益的,但是作为国有企业需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在一起,关注企业利润的同时更要关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同时也要统筹“锻长板”和“补短板”,把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结合在一起。在这几个原则下,国机在产业基础领域承担国家重点任务,为国家提供支持和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在国资委支持下,国机集团正积极打造两个原创技术策源地,一个是关键基础零部件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还有一个是农业机械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国机集团也选择了两个领域打造产业链“链长”,一个是农业机械,另一个是纺织机械。

习近平总书记还谈到“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因此国机集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组建了重大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创新联合体,由近20家中央企业+20多所大学+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组成。

《中国企业报》:以国机集团为例,中央企业如何对中小企业进行帮扶和带动?

陈学东:比如在宁波,不管是密封件还是泵阀企业,应该都知道国机集团的合肥通用院。因为合肥通用院以自身的技术实力起草建立行业标准,带动这些中小企业跟踪世界科技前沿;同时,利用国家检测中心、行业检测中心等检测平台做好产品的质量分级,拉动这些中小企业从次优级向优级,以及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另外,我们也派专业技术人员到这些中小企业共同进行产品研发,解决了很多关键核心技术的有无问题和中高端问题。

《中国企业报》: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要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

陈学东:去年(2021年)4月,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提出,工信部和工程院共同支持设立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从事产业基础领域政策和技术层面的战略研究和咨询工作。成立以来,专委会发挥工程科技优势,编写的《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简称《目录》)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和支持,引导科研院所、高校、大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围绕《目录》提出的“卡脖子”和短板产品,集中力量开展攻关,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专委会要聚焦服务决策和引领发展,发挥“顶天立地”的重要作用,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开展战略咨询、出谋划策方面的工作,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另外是结合《目录》开展一些具体工作,比如说开展“《目录》进企业、进园区、进地方”活动,“链式推进”解决“五基”问题,探索建立《目录》应用后评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基础领域。

《中国企业报》:对推进我国产业基础创新发展有哪些建议?

陈学东:第一是要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扎扎实实抓宣贯,多措并举促落实。

第二是大力发展关键环节产业和技术的研发,实现关键产品的自主可控。

第三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因为企业是创新主体,如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提升,工业强基很难实现。另外,需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的作用,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校不仅要在科技探索中有所贡献,并且要结合企业需求做应用技术创新,发挥高校为企业服务的功能。

第四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需要推动有条件的转制院所一定程度回归公益,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围绕国家产业基础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国家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示范基地。优化制造领域国家创新平台体系布局。近期,科技部开展的制造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工作,充分考虑了制造业基础子领域,正是体现了这方面的布局思路。

2019年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这次会议明确了工业强基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并上升至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是一项持久战,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战略布局特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久久为功,把产业基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关键任务,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点赞()
上一条:宋银立:产业基础高级化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022-08-03
下一条:方式多元精准服务 金融加码支持制造业2022-08-05

相关稿件

宋银立:产业基础高级化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022-08-03
首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 航空材料产业发展论坛12月18日在京举行 2021-01-07
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陆续启动 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21-12-06
中央和地方多策齐出 护航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2021-11-03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哪些“着力点”? 2022-06-19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