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观察当前经济运行各领域各层面,一些重点产业及产业链面临的风险加大。聚焦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影响、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特别是确保重点产业链有序运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我们需科学把握和深入分析重点产业链面临的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研究其成因,观察其态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短期困难亟待解决
短期内,重点行业在生产方式、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方面都面临挑战,产业链安全有序运转存在不少现实困难。
疫情持续反复对既有生产组织方式形成挑战。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汽车产业。今年以来,吉林、上海等地相继出现局部疫情,这些地方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汽车产业的精益生产管理方式因此受到挑战。目前,国内整车企业基本采取按订单生产以及零部件加速流动、减少库存、单一采购为主要特点的精益生产管理方式,这一方式以稳定条件下的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运转为前提。汽车行业供应商验证成本高、周期长,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对同一款零部件难以同时开发两家以上的供应商。疫情反复对此类采用精益生产管理方式的行业和企业产生冲击,相关行业必然要在精益生产和稳定生产之间作出平衡。
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加剧企业困难。运费、原材料成本、能源资源价格高位运行,这些都大幅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今年前5个月,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54.2%、29.6%、64.2%。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生产经营仍面临诸多困难,工业企业效益恢复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出口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疫情持续反复阻碍全球经济复苏,导致消费需求下降,订单减少,出口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同时,订单交付也受到较大影响,海运费用高企与流通环节梗阻问题依然突出,企业海外订单和客户有所流失。较为典型的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相关外贸企业面临夏季和初秋季订单取消、新订单签约难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进入7月份,长三角海域船舶数量增加,装载量显著加大,这些可能是外贸向好的积极信号。
共性问题值得关注
从长远来看,确保重点产业链安全稳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着眼中长期,我们既要警惕一些重点产业链的短期困难演变为长期问题,又要着力破除制约产业长期发展的基础性、共性问题。
第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目标面临诸多挑战。从中长期看,随着我国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创新环境将持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会不断增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也将继续突破。但也要看到,我国在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基础能力、参与全球价值链治理能力等方面实现质的跃升仍需时日,现有产业知识体系和技术知识体系根基尚不牢固,工业软件等方面的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还需长时间工业经验积累和持续迭代。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治理能力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在标准制定、组织协调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吸纳和整合全球优质资源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第二,产业转移态势需密切关注。观察国际经验可以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是一国经济发展至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许多国家将传统产业转移后,更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会发展壮大。当前,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既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有疫情影响下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速本土化、区域化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可能出现的产业空心化,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尽快形成若干支柱产业。同时,还需关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发展态势,避免高端环节随低端环节一起外迁。
第三,绿色低碳转型对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长期任务。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等在内的高碳行业将面临碳交易、信贷、环保、技术改造等各类成本的增加,部分企业可能会因无力承担转型成本而退出市场。对此,有必要更好统筹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与绿色转型的目标导向,既确保重点产业链稳定有序运转,又推动产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
既要保稳又要做强
聚焦重点产业链运转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共性问题,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经济性与安全性并重,科学精准施策,努力打造更具创新力、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解近忧,关键在保稳。重点是实施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在政策供给上,按照“应享尽享快享”的原则,促进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落地,更大力度推进降成本工作,考虑扩大纾困政策行业覆盖范围;考虑出台重点产业链专项支持政策,精准聚焦不同行业产业链运行状况、发展困难和企业需求;支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同时,对于产业链供应链出现的安全方面问题,需高效响应,及时有效应对和解决。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科学评估重大事件可能造成的冲击,对重点区域、行业、企业进行提前预警,积极谋划应对预案。
纾远虑,关键在做强。重点是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产业发展有序接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
一方面,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要强化企业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主体作用,围绕集成电路、工业软件、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展开攻关,改革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推动链条式开放创新,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创新模式,鼓励企业进行全球研发布局与创新资源配置;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平台,支持建设一批多方参与的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机构,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大对原始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相关政策措施需更好适应重点行业的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特征。
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发展有序接续。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做好稳外资各项工作,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引导外资投向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重点产业链生产力布局,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协作机制,推进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梯度转移;前瞻谋划未来产业,聚焦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在前沿技术孵化、前期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打造、监管政策设计等方面构建全方位支撑体系,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此外,还要坚持底线思维,确保极端情况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围绕重点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加强供应链弹性建设,提高供应链技术、生产流程等方面的应急能力;持续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加快打造多中心、多节点并联供应网络,鼓励企业建立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采购交易管控体系。
(作者:王海成 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