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绿金”挺“绿能” “两绿”助“双碳”

2023-06-28 13:16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绿金”挺“绿能” “两绿”助“双碳”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加速实现“双碳”目标和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在宁夏、青海等地采访了解到,当地的水电、光伏发电和风电等“绿色能量”正通过一条条“电力高速”持续向外输送。

  而“绿色能量”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既有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的低成本资金,也有金融机构量体裁衣打造的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布局,多层次市场持续发力,为绿色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政策助推 “绿电”融资成本下行

  从青海省西宁市区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到达位于黄河上游的李家峡水电站,记者在这里看到,155米高的三圆心拱坝后方,水电站5号机扩机工程正有序进行。

  作为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简称“青豫直流工程”)的重要调峰电源,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李家峡水电站5号机组和拉西瓦水电站4号机组主要配合光伏、风力发电间歇性电源运行,平抑风光电发电出力变幅,将新能源发电转换为安全稳定的优质电源,实现青海清洁能源“打捆”输出。如果以青豫直流工程每年为华中地区输入清洁电量400亿千瓦时计算,相当于替代原煤1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60万吨。

  “在李家峡5号机组和拉西瓦水电站4号机组项目的建设中,金融机构提供了充足、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支持,为我们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家电投黄河公司负责人介绍称。记者采访了解到,上述项目由兴业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并享受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带来的优惠。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人民银行推出的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放对象为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明确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减碳领域。

  “按照人民银行要求,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按贷款本金的60%予以低成本资金支持,利率仅为1.75%,有效助推我们金融机构以更低的资金成本支持‘绿电’走向千家万户。”兴业银行西宁城东支行行长崔家铭表示。

  在日前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实现30/60目标需要“胡萝卜加大棒”。显著提高排碳成本可以理解为“大棒”,适度提高则是“中棒”或“小棒”,而人民银行设立的支持工具则是激励机制中的“胡萝卜”。他还表示,人民银行提供给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到期收回,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自担风险,这样的“胡萝卜”激励机制是适中的、市场化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近40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约6700亿元,带动碳减排量超过1.5亿吨。

  机制创新 化“技术流”为“资金流”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机制和产品创新。尤其对于绿色低碳领域一些拥有重大技术突破的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更是“量体裁衣”,提供专门服务。

  位于宁夏的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力传动”),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风电偏航减速器、风电变桨减速器等,截至2023年6月8日已拥有授权专利138项。“我公司正是通过‘技术流’评价体系获得较高评分,高效快捷地拿到了兴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解决了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题。”威力传动财务总监李娜表示。

  据兴业银行银川分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殷嘉良介绍,在传统信贷逻辑中,不少像威力传动一样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轻资产运营,缺乏抵押物,因此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难题。为此,兴业银行通过深入调研,运用大数据风控技术,推出“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涵盖8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着重考察企业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发明专利密集度、科研团队实力等科技创新能力,银行再根据指标分值,给予企业“技术流”评级。

  除了对科技企业“量体裁衣”,在绿色金融领域,金融机构创新不断。例如,多家银行正在尝试通过碳配额质押融资,助力企业盘活碳资产,推动碳配额由环境资产向兼具部分金融资产职能转变。此外,银行也尝试发放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通过银团贷款条款激励借款人达成预设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推动减排降耗。

  工具箱丰富 多层次市场体系持续发力

  “实现30/60目标,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必须发生深刻转变,其中绿色金融将在平稳实现30/60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易纲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发展需要多种类型和层次的资金支持,如直接融资的债券市场、间接融资的贷款市场以及绿色金融衍生品等。

  从总量上看,我国已经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均居全球前列。

  从金融机构层面来看,不少银行已经构建起绿色金融专业产品体系。例如,浦发银行打造绿色制造、绿色城镇化、绿色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汽车、碳金融等绿色金融“六大领域”企业的各类金融需求场景,形成“6+N”立体式、全流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兴业银行推动创新排污权抵押贷款、碳资产质押贷款、环保贷、节水贷等特色产品,推广复制碳减排挂钩贷款,承销市场首批“碳中和债”、境内首单蓝色债券等。建设银行日前在境外发行“生物多样性”和“一带一路”双主题绿色债券,这也是建行首次发行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

  “实现碳中和需要的绿色投资是百万亿级别的,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战略客户部)总经理助理陈亚芹表示,如何围绕碳中和目标实现这百亿级别的资金投入,既是金融机构的责任所在,也是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意义所系。(记者 王奇)

点赞()
上一条:金融改革向“绿”而行 国家级创新试验区扩容2023-06-28
下一条:减碳行动频“上新”——从夏季达沃斯看绿色发展新路径2023-06-29

相关稿件

广东“双碳”达标先锋集结 擦亮“绿建未来”常青品牌 2022-06-08
中信银行发布《低碳生活绿皮书》 解构“双碳”时代绿色消费 2022-03-11
绿色建筑成主流 雄安新区:“低碳成长” 向绿而生 2023-04-12
绿A喜获“绿色食品牌”5强 2023-04-07
“黑科技”通往“绿未来”千余种技术产品亮相碳博会 2023-06-12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