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明:尊敬的王忠禹会长,春城书记,李成云副省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首先我感谢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和四川省、成都市政府的安排,有机会参加这个会议,能够与各位辛劳朋友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大企业发展前景,本次会议突出与引领大企业发展的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企业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这次中国五百强当中,我所在的公司中国中信集团是第21位。
在世界五百强,也是衡量全国大企业最著名的名单,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的企业入围增长很快,从2010年到2011年,中国内地企业有58家,这是一个特点,增长了15家。另外一个特点,还是跟欧美大公司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像美国,现在2011年入围世界五百强132家,虽然比2010年减少8家,但是他们在整个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有减少,欧洲仍然有133家,日本有68家,中国内地有58家,所以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趋势,世界五百强入围这种趋势,能否持续,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另外,还有我们这个企业要做好内功。抓内功,主要就是刚才忠禹会长给我们企业提出的要求,还有如何做好这六篇文章。今天围绕这个主题,介绍一下中国中信集团的情况。
从一个企业的发展看中信集团,在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创建的一个公司,当时创建的目的主要是三个,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还有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那么他的作用,希望能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计划经济试点。当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试点。当时按照国际规律、国际管理和市场规律来运作,所以中信集团在1979年成立以后,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并有很多首创和第一。
邓小平同志给中信集团题词是勇于创新、多做贡献。胡锦涛同志最近视察中信重型机械厂时也讲到,企业生命等于创新。只有各方面创新了,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中信集团的发展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创新发展的实践,也是一个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实践。
中信集团在30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若干个特点,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所在的领域基本上都是竞争型的领域,始终在竞争中发展,截止到去年年底,中信集团的总资产是两万五千多亿,净资产一千七百多亿,净利润326亿。从业人员是13万,加上投资和控股公司的投资,有26万人。它的特点主要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集团,这样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管理上各方面也是很难的。这个行业涵盖了金融和非金融、制造业等等各个行业。展望今后未来,我们想在未来发展中,希望能够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
另外一个改革的试点作用。但是我们从三个引进到走出去这方面,从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外汇储备已经三万多亿,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整个收入占40、50%,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能源、资源。所以我们希望,我们能够转变我们的经营方式,从引进来,变成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特别是利用综合优势,公司的特点,可以从金融服务到投资、到工程承包,为所在国提供一揽子的服务,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实践,也和在座很多中国大企业进行合作,在各个方面进行合作。我们也希望今后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和企业转型过程当中,能够和中国的企业能够进行全面的合作,特别是在我们中企联的支持下,能够全面的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作出贡献。谢谢。
主持人:下面请海尔集团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同志发言,大家欢迎。(文稿来自速录,未经审校)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