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中国中铁:在现代化铁路建设中勇当开路先锋

2022-11-16 16:52 来源:《求是》 次阅读
 
中国中铁:在现代化铁路建设中勇当开路先锋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中处于骨干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我国铁路建设,多次视察铁路建设工程,多次对铁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铁路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在现代化铁路建设中勇当开路先锋,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铁路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是优化资源配置、畅通全国市场、拉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在促进社会发展、服务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铁路建设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铁路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主干,在畅通市场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铁路网络的畅通可以扩大市场、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和资源配置优化,有利于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如果说铁路干线是主动脉,那么城市交通就是毛细血管,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就是它们的连接点。站城一体化的建设理念,让铁路与城市交通完美融合。雄安站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对外连接多条高铁,对接京津冀、联系全国,以高铁枢纽带动城市发展;对内采用立体交通组织方式,使车站城市空间与枢纽、城轨、地下空间有效融合。

  铁路建设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通考察,谈到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时说:“当年,你们这里和上海隔江相望,南通不好‘通’,现在跨江大桥建起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南通就好通’了。”习近平总书记用生动的话语阐明了基础设施“通”起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有力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铁路建设不仅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打通关节、疏通堵点,强化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能形成纵横全国的运输大通道,更好发挥东西南北中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能源、粮食、产品、人力资源等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为增强区域平衡性提供有力支撑。

  铁路建设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盛赞中铁隧道局集团参加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的青年党员:“他们接过先辈的旗帜,承担了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难度最高的小相岭隧道建设重任,决心传承好老成昆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使铁路早日成为沿线人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经过6年多的施工建设,位于大凉山的小相岭隧道于今年6月21日贯通;新成昆铁路通车后,将大大方便沿线大小凉山老百姓出行,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在新疆建设的和若、南疆、格库三段铁路,围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画”了一个长达2712公里的圈,极大便利了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在西藏建设的拉林铁路,是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成为一条团结线、幸福路。

  铁路建设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时指出,中老铁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跨越三山四水,全长1035公里,是首条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给老挝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除中老铁路外,中国中铁还深度参与建设了亚吉铁路、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及其铁路连接线、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等“一带一路”重点工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近年来,中方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不断提升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实现了各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共赢,为世界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我国铁路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中铁等铁路建设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我国铁路建设能力、技术水平、装备制造实现世界领先。

  铁路建设规模能力均实现大幅提升。新时代铁路建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能力上,都可谓突飞猛进,实现了重大突破。

  从建设规模看,10年来全国铁路新增里程5.2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1/3以上。目前铁路已经覆盖了全国81%的县,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铁路网络。其中,一大批高铁建成开通,年均投产3500公里,高铁网从“四纵四横”扩展到“八纵八横”,从2012年的9000多公里增加到目前4万多公里,高铁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从气候适应性看,我们具备应对各种复杂气候环境的建设能力。建成了哈佳、哈牡、牡佳等严寒地区铁路,确保在-40℃的高寒天气下,能够克服冻胀、雪害等气候难题,保持高速运行。建成的海南环岛高铁,位于热带地区,能够应对高温、潮湿、台风、雷电、暴雨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建成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所处海域是“世界级风口”,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中国中铁建设者通过安装风屏障等措施,使桥面风力减弱为3级,助力中国高铁走向海洋。

  从地质环境适应性看,我们拥有在不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铁路建设能力。我国铁路建设跨越三级阶梯,面对世界上最具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2022年7月22日开通的大瑞铁路大保段,有一座隧道被称为“史上最难掘进隧道”,这就是位于横断山南段的大柱山隧道。该隧道穿越6条断裂带、3条褶皱构造、5处岩溶发育及放射性区域、低高温带等。中国中铁在建设中攻克了冻土、软土、岩溶、滑坡、泥石流、地震断裂带、黄土湿陷沉降区等各类复杂地质难题。

  铁路建设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时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中铁认真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铁路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铁路建设技术。

  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建设成套技术,特别是开展智能铁路建造技术攻关,设计并建成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铁建设水平。在京雄城际铁路建设中继续突破,首次实现铁路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三维数字化智能管理,树立了世界智能高铁建设的新标杆。

  在重载铁路建设方面,掌握了新建30吨轴重重载铁路建造关键技术,攻克了重载路基、桥梁加固、编组站扩能、跨江跨湖、长大隧道掘进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难题,建成了浩吉铁路、瓦日铁路等多条重载铁路,既填补了世界重载铁路建设技术的多项空白,也构建了我国新的能源运输大通道。

  在铁路桥梁隧道建设方面,不断刷新“最高、最长、最大、最难”的世界纪录。高桥隧比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已十分常见。例如,郑渝高铁襄万段全线新建桥梁91座、隧道57座,桥隧比超过98%。中国中铁坚持以原始创新为主,在铁路桥隧建设中攻克了大量世界性难题。连镇高铁五峰山长江大桥首次实现了铁路桥梁一跨过长江,也是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运行荷载最大的公铁桥。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水下最大埋深115米,是我国最深水下隧道。一大批铁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获得国际桥梁大会、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颁布的行业最高奖项。

  铁路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作用显著。10年来,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7万亿元,对相关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带动建筑材料优化升级。铁路建设不仅拉动了对钢材、水泥等基础建材的需求,更带动了基础建材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中铁在铁路道岔研制中,进行了高锰钢的纯净化研究、含纳米原子团的高锰钢研发制造,大幅提高了锰钢性能;在拉林铁路藏木特大桥首次采用免涂装耐候钢,在雄安站大规模应用清水混凝土等,为这些新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

  带动施工装备迈向高端。施工装备现代化已成为铁路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攻克了盾构主轴承、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制了各类型号的盾构机、架桥机、大吨位起重船、智能焊接机器人等高端装备。正在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掘进的“彩云号”盾构机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杭甬高铁使用了世界最大吨位整孔预制箱梁架桥机“越海号”;还有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智能造桥机“共工号”、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赤沙号”、国产首台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机“雪域先锋号”……中国装备制造正迈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

  带动绿色技术蓬勃发展。我们在铁路建设中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制定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规范及评价标准,将绿色低碳生态理念融入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全过程,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和节能低碳技术。比如在铁路站房建设中,大量采用光伏、地源热泵等技术。亚洲最大铁路站北京丰台站屋面采用了光伏发电系统、自然照明系统、自然通风系统,每年可节省用电90多万度,减少碳排放900余吨。

  努力建设现代化铁路网

  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张高铁太子城站考察时强调,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中国中铁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铁路建设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网贡献力量。

  高质量建设一体化综合铁路网络。按照《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将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网。主要包括“三网一枢纽”,即现代高效的高速铁路网、覆盖广泛的普速铁路网、快捷融合的城际和市域铁路网、铁路客站为中心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国中铁将紧紧围绕现代化铁路网建设需求,加强对前沿引领技术的攻关,奋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积极推动高质量铁路网络建设,助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积极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的交通堵点,以都市圈的一体化铁路网络推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积极畅通城乡铁路连接,助力乡村振兴,解决好人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高质量推进铁路建设绿色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中国中铁将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广绿色建造技术等方面推动铁路建设绿色化发展。在勘察设计阶段,进一步强化生态环保设计选线选址,依法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在建设中,提升能源综合使用效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推广施工材料、废旧材料等回收循环利用,推进建设渣土、污泥、污水等资源化利用;建设完成后,严格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推进铁路沿线生态绿化,建设绿色铁路廊道。同时,加快绿色建造技术研究应用,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的科技攻关,打造更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铁路工程。

  高质量推动铁路建造技术智能化升级。智能建造技术已在我国高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中铁将大力实施铁路建造技术“数智升级工程”,重点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动设计施工协同、智慧工厂提高制造水平、智慧工地提升生产效率、智慧运维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等领域下功夫,为现代化铁路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空天地”一体化铁路勘察设计技术,提升勘察设计的准确性、精密性、经济性。大力发展铁路施工数字化集成系统,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化和现场管控智能化。利用智能建造技术的优势,打造铁路建设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铁路建设质量。

  (本文作者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点赞()
上一条:浙江省机场集团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全过程法治保障2022-11-15
下一条: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念好“三字诀”提升党务干部素质能力2022-11-17

相关稿件

中铁置业大力宣贯“开路先锋”企业文化 2021-09-26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勇当物畅其流的开路先锋 2022-07-20
打造“开路先锋” 浦东多领域改革开放政策加速落地 2021-07-21
中国中铁:党建引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021-07-02
中国中铁陈云:党建引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021-07-02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