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活跃度提升 全国碳市场迎“首考”倒计时

2021-12-03 13: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活跃度不断提升 全国碳市场迎来“首考”倒计时

累计成交额超20亿元 石化、钢铁等行业加快纳入

活跃度提升 全国碳市场迎“首考”倒计时

伴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截止日期渐行渐近,11月以来重点排放企业交易意愿明显上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数据显示,近1个月来全国碳市场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较上月增加65%,挂牌协议交易日均成交量较上月上涨163%。截至12月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847万吨,累计成交额超20亿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后续全国碳市场的市场化机制建设将加快完善,目前石化、钢铁等重点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具体方案正在推进中。此外,金融机构也有望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各地要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时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时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根据试点碳市场的经验,临近履约期交易活跃度会大幅上升,四季度也会成为交易活跃期。”上海环交所总经理刘杰此前表示。

  交易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判断。自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截至10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交易量分别为595.19万吨、248.85万吨、920.86万吨、255.30万吨,成交金额分别为3亿元、1.17亿元、3.85亿元、1.07亿元。11月以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逐步放大,11月单月成交量已达2302.97万吨,成交金额约9.39亿元。

  在交易规模放量同时,全国碳市场价格呈现动态平衡状态。截至12月2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为42.88元/吨,低于首日开盘价48元/吨。

  “从首笔交易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配额价格在合理的区间波动。临近首个履约期,重点排放企业交易意愿上涨,交易活跃度逐渐上升,流动性与交易规模较前期都有较大变化。”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称。

  相对于碳排放配额而言,履约期“倒计时”压力对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交易影响更为明显。上海碳市场数据显示,自今年10月底以来,CCER每天成交量都在十万吨以上。11月12日,上海环交所官微刊发了一则CCER询价信息,称因业务需要,某公司拟出售已签发的燃气电厂项目CCER,数量超100万吨,拟通过协议交易方式进行。

  “由于市场上没有更多新增资金,现在被纳入到履约范围内的都是存量CCER,未来价格走势取决于能否形成市场驱动的价格机制。”某环保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价格相对碳配额更便宜一些,目前CCER市场交易热情更高。

  广州期货分析报告判断,在第一个履约期基本结束之前,全国碳市场以及CCER市场仍有望继续保持活跃。由于碳配额供给仍偏松,预计短期内价格仍将保持在41元-43元/吨区间。

  在安永大中华区能源及基础设施咨询主管合伙人朱亚明看来,全国碳市场运行百日来的表现并不足以反映其潜力。他表示,目前纳入全国碳市场的2000多家重点排放企业均集中于发电行业,另有更多高碳行业有望在明年年底前纳入全国碳市场。全国碳市场有着广阔发展空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未来全国碳市场将向成熟完备的金融市场迈进。

  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日前透露,按照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下一步全国碳市场积极推动扩大行业覆盖范围,“现在是电力行业,明年可能还会增加2到3个行业,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把所有八大控排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目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正在负责有关石化行业的碳核算体系、碳中和的有关标准立项等前期工作。

  石油公司也在积极行动。例如,中国海油提出进一步研究完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决策机制,构建涵盖职能部门、重点控排单位、研究单位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搭建碳排放和履约管理体系、适合新产业发展的公司管理内控体系和绿色金融体系等五大管控体系,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效融入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中。按照目标,该企业力争到2028年国内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钢铁行业力争2025年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目前该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具体方案正在推进中,研究探索何时纳入、如何发放和核查。”有钢铁行业分析师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此外,为进一步增强全国碳市场活跃度,有关部门正积极推进非控排企业入市交易。这也意味着,后续金融机构也将参与到全国碳市场建设之中。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金融机构可以多维度参与碳市场,助力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其实现价格发行功能。除提供银行账户开立、场内交易结算、相关资金监管等基础性金融服务外,还可以广泛参与到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创设、为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金融业务中。

  朱亚明提示,在关注碳金融产品利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做好金融风险的把控。“任何一个市场机制的形成都需要时间,通过市场规则的逐渐完善,才能确保市场是有效的,避免‘市场失灵’。在市场规则清晰完善的基础上再扩大碳金融产品规模,发挥好金融产业扶持的作用。”他表示。

  展望下一步全国碳市场建设,孙传旺表示,从短期来看,应提升企业市场参与度,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从中期发展来看,将推动碳产品创新和碳衍生品交易;从长期来看,应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协同,加快非化石能源发电的蓬勃发展。 (记者 向家莹 王璐)


点赞()
上一条:如何弥合分歧,给地球降温?2021-11-15
下一条:碳排放权交易首个履约期将至 碳市场放量2021-12-15

相关稿件

资本市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投融资活跃度不断提升 2021-05-27
新三板多项改革举措渐次落地 有效提升市场活跃度 2021-02-26
PMI等六大数据反映中国经济活跃度不断提高 2021-04-07
36城投资活跃度排名:深沪京位居前三 南京超广州 2021-03-24
债券“南向通”上线倒计时 理财公司火速推出新产品 2021-09-17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