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全国人大代表、国和控股集团董事长陈乃科:通过传统工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助力中小企业突破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朱晨辉 2022-03-06 13:47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国和控股集团董事长陈乃科:通过传统工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助力中小企业突破发展

600陈乃科.png


  工业集聚区建设(包括各类园区、功能区)是中小企业发展重要依凭所在,过往工业集聚区在壮大块状产业、夯实经济基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也暴露出“缺用地空间、缺规范管理、缺协作创新”等发展之困,与中小企业转型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因此在空间资源紧缺、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传统工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已刻不容缓。就传统工业集聚区如何通过改造提升促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国和控股集团董事长陈乃科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国企业》记者的专访时就当前传统工业集聚区发展谈了三个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是园区开发粗放,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基层调研发现,部分传统工业集聚区(特别是地处城乡结合部或县级以下的区域)一是由于开发时间较早、总体定位偏低,土地利用管理方面以“项目需求”导向为主,缺乏明确的强制性规范,产业低水平重复现象较为普遍,如很多江浙地区家电重镇下辖的村级工业集聚区,尽管相关的生产或配套企业数量较多,但各企业的产品类型雷同且品质不高,企业盈利能力较低;二是在项目准入等方面缺乏严格把控,导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偏低:部分园区厂房建设以单层为主,部分沿道路布局的“狭长型”园区内企业布局比较零散,园区容积率总体偏低。由于“缺土地”,一些高质量的中小企业难以进入传统工业集聚区。

  一个是管理主体缺失,运营管理自发为主。基层调研还发现,工业集聚区特别是村镇工业园区中大概仅有1/3左右成立了运营管理机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并不具备园区日常运营管理功能,有些村级工业集聚区的标准厂房虽名义上由该村管理,但这些村实际仅能承担收租、园区公共安保等基本职能而无力承担园区的日常运营管理。其余集聚区的日常管理则更是完全依靠园区内企业的自我维持,缺乏园区主体对于园区的统一规划、有序协调、专业管理、配套服务等。同时许多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也较为滞后,生产类服务设施更是严重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机构和良好的配套设施的缺乏,给中小企业在园区内的发展带来了额外的管理负担。

  还一个是协作共享不强,创新孵化能力薄弱。传统工业集聚区中,一方面由于缺乏行业领头羊或组织者的引导,各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各自独立经营为主,企业间自发性的协作共享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园区在协同创新、企业孵化等方面也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在园区中未能有效地搭建起针对块状产业的创新平台。传统工业集聚区中的产业链、创新链因此远未形成,这种“形聚而神散”的状态不利于中小企业发挥“集中抱团”优势,不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参与市场竞争。

  就如何推进传统工业集聚区改造提升,陈乃科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凝聚改造共识,加强政策设计保障。建议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城融合发展、管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明确改造内容。二是地方上要明确方案和配套政策,形成上下联动机制以及园区、企业协同互动机制。三是要以加强用地政策设计,支持重点工业集聚区用地保障、鼓励对园区工业用地上的存量厂房适当提高容积率、探索灵活的低效土地流动激励政策,通过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企业转型提供支撑等为重点,构建政策保障体系。

  二是强化规划统筹,明确园区更新导向。建议一是强化规划统筹谋划。开展工业园区现状普查和综合评价,重点对地方各工业集聚区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发展需求与存量潜力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工业集聚区改造提升规划,提出工业园区进行分类提升目标,如集聚发展园区、存量改造提升园区和逐步减量搬迁园区等,根据每一类型特点制定精准的改造指导政策,促进零散工业用地向园区集聚,引导园区特色发展。二是要大力推进工业用地二次开发。根据“亩产论英雄”的要求,对不符合产业导向、土地产出水平低、能耗高、污染重以及僵尸型企业,采用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工业用地二次开发,进一步提升工业用地容量,同时要积极鼓励企业实行“腾笼换鸟”或二次流转,避免工业用地资源浪费。

  三是完善服务配套,构建“三生”融合格局。建议积极推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理念,引导园区管理从传统的招商和物业管理,向综合性服务商转变。一是要完善生产性服务功能。利用园区集聚优势,在融资、人才引进与培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在市场信息、研究成果转化、股权交易、法律法规咨询等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有条件的园区可承担起孵化培育、壮大升规、股改上市等全周期服务功能。二是要完善生活性服务功能。要积极构建综合性产业邻里中心,推进工业集聚区由传统的单一型园区向综合型服务园区转型,提供其所需要的生活性支撑服务。努力推动产城融合,推进居住与就业相对均衡布局,减少远距离通勤交通。

  四是实施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提质。建议一是加强产业配套协作。充分发挥园区块状经济优势,特别是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善的特色,由核心部件企业或园区龙头企业为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步开展新产品研发工作,切实提高新产品研发效率,实现一个大企业带动一个产业链。二是加强智能化改造试点扩面。深化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试点向乡镇级工业集聚区延伸,加快园区特色行业的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建设,让园区企业加快融入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浪潮。三是加强共性化技术协同创新。瞄准园区特色产业的共性技术,通过建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模式,整合创新资源,建立利益分配链,实现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共享。利用互联网平台,打破地理空间条件限制,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服务发展,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创新网络。
点赞()
上一条:全国政协委员董瑞:做好大健康服务、传承中医药文化需要重视民间中医药挖掘整理2022-03-06
下一条:全国人大代表、国和控股集团董事长陈乃科:通过传统工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助力中小企业突破发展2022-03-06

相关稿件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善红:不取消“银行承兑汇票” 中小企业“解困、纾困”难落地 2021-03-17
闫希军:建立中药国际化的补偿制度 2017-03-14
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 创新干细胞临床转化机制,加快产业孵化 2021-03-10
全国人大代表、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 民营经济好起来了,民生就好起来了 2020-05-24
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加大智慧物业公共投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2020-05-24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